压胜钱到了宋代,不再是单一的祈福和禳灾为主题,各种文学的、美术的艺术形式也开始出现在钱币载体上,比如选仙、镂空、打马格钱甚至表现性爱的秘戏钱,都纷纷形成了各自的系列并流传至今。
挂牌及选仙钱
由于佩戴或悬挂的需要,从汉代压钱钱出现之时起,就有在圆形钱郭外缘加铸穿挂圆环的形式。如“避兵莫当·除凶去殃”,“日入千金·长毋相忘”等。
宋代压胜钱的穿挂明显变小,突出了钱的主体。还有许多在铸造时就留了穿孔,有的是被人们在钱体上开了小孔,都是便于佩戴。这说明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佩戴一枚压胜钱在身已经蔚然成风。反映了人们祛邪消灾、祈福的心理夙求。宋元时期还出现了小形的集圆钱、牌位、莲花座于一体的压胜钱品种,在上面的覆式荷叶装饰中专门铸有用以穿绳佩戴的孔洞。其实它们的原型源自汉代。
日入千金·长毋相忘挂钱
汉代铸。青铜质。钱牌形。上方环式挂钮,面背缪篆“日入千金·长毋相忘”,旋读。文字间饰乳丁纹。下方设挂钮。
辟兵莫当·除凶去央挂钱
汉代铸。青铜质。上方环式挂钮,面背缪篆“辟(避)兵莫当·除凶去央(殃)”,旋读。文字间饰乳丁纹,下方设挂钮。
展开全文
长命富贵挂钱
宋代铸。青铜质。正背钱上方覆荷叶形三孔挂钮,下方莲花座式挂钮。面楷书“长命富贵”,对读。富字缺首笔,民间俗称“富字无头”,富无止境。
天寿永昌挂钱
宋代铸。青铜质。方穿。钱上方覆荷叶三孔挂钮,下方莲花座式挂钮。面篆书“天寿永昌”,旋读。光背,制作精美。
龟鹤莲花镂空挂钱
宋代铸。青铜质。方穿。上覆荷叶式挂钮,下莲花座式挂钮。面背龟鹤、莲花图形,寓意“龟鹤齐寿”。
天下太平月孕星钱牌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上方覆荷叶式挂钮,下方莲花座。失挂钮,方穿。背穿宽郭。面楷书“天下太平”,大字,狭穿,穿上月孕星。
福德长寿钱牌
宋代铸。青铜质。上下草叶形挂钮。面楷书“福德长寿”,旋读。背穿上下仰、俯“双月”纹。
选仙钱(诗牌)
酒令诗牌,属于博戏工具,主要流行于宋代,元、明亦有铸造。行于宫中和仕林, 闺阁中亦为之。宋·王珪《宫词》中描述宋人游玩选仙博戏的情景:“尽日闲窗赌选仙, 小娃争觅到盆钱。上筹须占蓬莱岛, 一掷乘鸾出洞天。”选仙钱以传说中的神仙形象或历史人物为图案,通常背铸一首相应的五言绝句,图文并茂,故亦称“诗牌”。形状有圆牌形、方牌形或方孔钱形,个别圆牌和方牌上方带有挂钮,或年代稍晚。选仙牌分大小,独立成套使用,带“余庆阁”字号者一套罕见。目前所见选仙钱的品种,大约有十三、四种。
圆形
醉仙钱
宋代铸。青铜质。圆形有挂钮。面楷书诗文曰:“笑傲诗千首,沉酣酒百杯,若无诗酒敌,除是谪仙才。”诗中所指“谪仙才”乃唐代诗人李白。李白别号“谪仙人”。其酒瘾超人。他曾在给妻子的《寄内》诗中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在《襄阳行》诗中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在《将进酒》诗中说:“会须一饮三百杯。”背有一人开怀袒腹,席地豪饮,前有盛酒梅瓶。两侧楷书“醉仙”。书法遒劲,制作精美。
散仙钱
宋代铸。青铜质。圆形。面有一仙踌躇前行,两侧楷书“散仙”。 背书诗文曰:“尘分不我留,身计白云浮,欲问真游处,三山与十洲。”散仙没有特指,泛指神仙。战国时,传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为仙人所居。后道教发展为十洲三岛,即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州、生洲、凤麟洲、聚窟洲及昆仑、方丈、蓬莱三岛。群仙若要升天,均需往此。三山十洲皆古代人们理想中的洞天福地。
拔宅仙钱
宋代铸。青铜质。分圆方两种。面有一仙足踏祥云,两侧楷书“拔宅仙”。背楷书诗文曰:“一夕玉皇诏,为君功行成,分明五云里,拔宅上三清。”道教修仙炼丹之人,据说功成之后,都与居所一起升入仙苑圣境。“拔宅仙”即指此。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严君平。据史书记载,汉光武元年,严君平生于上清观,六岁读书过目不忘,对儒、道之学极感兴趣,苦学岐黄之术,立志济世救人。后随父去白云山采集灵芝妙药,开炉炼丹。用自己炼成的仙丹,救活了一株干枯三年的桂树,治好了三年卧床不起的樵夫之妻。严君平每日出入于观里的通仙井内,到成都、广汉、彭州卖卦,日得百钱而归。买卦之人,一卜即灵,为此,人们呼他为严仙。严君平确有其人,着有《道德指归真经》、《周易骨髓》等书。传说69岁时,白日乘“仙槎”拔宅飞升,其宅地下陷为池。
曼倩钱
宋代铸。青铜质。圆形。面东方朔偷桃作匆匆溜走状。两侧楷书“曼倩”。背楷书诗文曰:“青琐窗中客,才称世所高,如何向仙苑,三度窃蟠桃。”所指为西汉人东方朔,武帝时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以诙谐滑稽著称,深得武帝宠信。魏、晋以后被文人、方士们附会成神仙。《博物志》所书东方朔偷桃的故事情节,看似贬,实是褒,三次偷桃,暗示东方朔非凡夫俗子,已近万岁矣。
双成钱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诗文曰:“王母叫双成,丁宁意甚频,蟠桃谁窃去,须问(捉)坐中人。”诗中双成姓董,是西王母身边的侍女。传说有一次西王母请汉武帝作客,拿出七枚桃子,给汉武帝五枚,自食二枚。汉武帝吃完把桃核留着,西王母问其何用?汉武帝说:“此桃甘美,欲种之。” 西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当时,东方朔从殿南厢窗中偷看西王母,西王母对汉武帝说“此小儿已经三次来盗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谓东方朔神仙也。“东方朔偷桃”故事被后人不断编为戏曲,称为祝寿戏, 借以满足人们超越生死、寿享千年的心理欲望。
壶中仙钱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诗文曰:“:有时壶内去,去即一千年,荣辱悲欢外,须知别有天。”古代方士将神仙所居之神山称为“壶”。《后汉书.费长房传》中记载: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李白《赠饶阳张司户燧》诗:“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 背一仙人面对桂树挂壶吟诗,身后楷书“壶中仙”。制作精美,书法遒劲。“壶中仙”亦有不同版别。
醉仙钱
宋代铸。青铜质。圆形。面楷书诗文曰:“笑傲诗千首,沉酣酒百杯,若无诗酒敌,除是谪仙才。”诗中所指“谪仙才”乃唐代诗人李白。背有一人开怀袒腹,席地豪饮,前有盛酒梅瓶。两侧楷书“醉仙”。书法遒劲,制作精美。少见。醉仙”有不同版别。
琴仙钱
宋代铸。青铜质。圆形。面一人盘坐抚琴,两侧楷书“琴仙”。背楷书诗文曰:“膝上按焦桐,宵分一曲终,知音有谁是,明月与清风。” “琴仙”应与东汉蔡邕有关。蔡邕是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他善弹琴,还能制琴,深知琴音。《后汉书•蔡邕传》记载:蔡邕在吴地逃难时, “吴人有烧桐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琴焉。”蔡邕的焦尾琴,传至六朝齐明帝时还在使用。书法遒劲,制作精美。
棋仙钱
宋代铸。青铜质。圆形。面二仙对弈。上方楷书“棋仙”。背楷书朱熹《烂柯山》诗文:“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交采樵客,柯烂不知归。”故事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信史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即来源于此传说。书法遒劲,制作精美。
方型
余庆阁酒仙牌钱
宋代铸。青铜质。长方牌形。面界栏上酒仙席地畅饮,身后有大酒缸,左侧有酒坛两尊。界栏下楷书“余庆阁”。背界栏上居中“酒仙”二字,两侧“伴双成饮”。界栏下楷书诗句:“中山徒命侣,河朔谩飞觞,直把千钟酒,今宵醉一场。”
余庆阁诗仙牌钱
宋代铸。青铜质。长方牌形。面界栏上诗仙,右手执笔,左手举诗篇高吟。界栏下楷书“余庆阁”。背界栏上居中“诗仙”二字。界栏下楷书诗句:“价重篇篇玉,声传字字金,江山为我助,无日不高吟。”
余庆阁王母牌钱
宋代铸。青铜质。长方牌形。面界栏上为西王母坐像。界栏下楷书“余庆阁”。背界栏上居中“王母”二字。界栏下楷书诗句:“我有蟠桃树,千年一度生,是谁来窃去,须问董双成。”
余庆阁双成牌钱
宋代铸。青铜质。长方牌形。面界栏上为董双成像。界栏下楷书“余庆阁”。背界栏上居中“双成”二字。界栏下楷书诗句:“绰约去寻真,仙源万木春,如寻窃桃客,定是滑稽人。”双成:董双成 。神话传说中西王母侍女名。“滑稽人”指汉代武帝时人东方朔,,以诙谐滑稽著称,深得武帝宠信。魏、晋以后被文人、方士们附会成神仙。
余庆阁龟鹤仙牌钱
宋代铸。青铜质。长方牌形。面界栏上为仙人、龟鹤。界栏下楷书“余庆阁”。背界栏上居中“龟鹤仙”三字。界栏下楷书诗句:“鹤鸣龟喘息,龟鹤两长生,洞府相随去,丹青画不成。”
将马钱
旧称打马格钱,也称马钱。最早出现于北宋,是打马博戏的博戏子。打马博戏主要流行于当时的上层贵族社会中。李易安《打马赋》称“打马爰兴,樗蒲遂废,实小道之上流,乃深闺之雅戏”。马钱一般为铜制,也有牙、角制品。马钱的形制通常为圆形方孔,与同时代的方孔行用钱无异,故旧时钱录都将其附与钱品之后。李佐贤《古钱汇》:“马钱,犹仙钱,均非钱也,以其具钱形,附于谱后。”但也发现有少量带挂钮的异形马钱。根据李清照《打马图序》记载,马钱有两种,一种是“有将有马”,一种是“有马无将”。所谓将者,都是古代著名军事将领。如“吴将孙武”、“魏将吴起”、“齐将孙膑”、“齐将田单”、“赵将李牧”、“赵将廉颇”等。所谓有马无将的品种也大致分为五类:一、名某将散骑者,如“燕将散骑”、“秦将散骑”、“汉将散骑”、“唐将散骑”等。二、名某将及马名者,如“鄂公特勒”、“英公朱汗”、“武安飞练”等。这其中也有名帝王名骑者,如“汉帝天骥”等。三、形容宝马之名者,如“追风之马”、“赤电之马”、“千里之马”、“龙驹之马”、“骏马龙驹”等。这其中还有著名之战马者,如“逐日”、“追风”、“黄芝”、“飞黄”、“渠黄”、“绿耳”、“赤骥”等。亦有唐代著名之昭陵六骏,如“飒露紫马”、“拳毛”、“青骓”、“什伐赤马”、“特勒骠”、“白蹄乌马”。四、地名加马名者,如“京兆”,这其中也有以官职名加马名者,如“御史”等。五、只有马图而无文字者。这其中分为两面有图主光背者,马图亦分有骑乘者和无骑乘者等两种。宋元时期铸造的马钱,特征为青铜质地,铸造规整精美。制作精美、铜质精细、外廓圆润、地章平整、内廓方正、棱角规范、穿口光洁整齐、钱体厚重、文字高挺、图案深峻。 穿郭通常面径小于背径,外廓也能明显的看出倾斜坡度。
宋打马钱棋盘
蜀诸葛亮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蜀诸葛亮”,右旋读。背诸葛亮骑乘于马上,前有兵卒牵马。面背均阔缘。书体端庄,背图精美细致,刻画生动,铸造精湛。
赵将廉颇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赵将廉颇”,右旋读。背一将纵马疾驰。面背均阔缘,书体端庄,铸造精湛。廉颇,山东德州陵县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拜上卿,多次率军与齐、魏等国作战并取得胜利。公元前251年胜燕军,任相国,封安平君。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秦将王猛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秦将王猛”,旋读。背一将肩刀纵马驰奔。王猛,十六国时期秦大将,字景略,今山东寿光人,任符坚谋士。公元357年符坚即位,累迁司徒、录尚书事。后统兵灭前燕,留镇冀州。不久又入朝为相。
燕将乐毅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燕将乐毅”,右旋读。背一将持兵骑马。面背均阔缘,书体端庄,铸造精湛。乐毅,中山国灵寿人,战国时燕国著名战将。燕昭王时任亚卿。公元前284年率军伐齐,五年破齐七十余城。封昌国,号昌国君。后归赵,封望观津(在今河南省商丘东),号望诸君。
唐将李靖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唐将李靖”,右旋读。背一将持兵拍马前行。书体端庄,铸造精湛。面背均阔缘。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武德元年李靖随从秦王李世民东进,平定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以军功授任开府。后任行军总管,兼任孝恭行军长史,加授左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至右仆射,成为宰辅。卒后陪葬昭陵,谥曰景武。是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
唐将尉迟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唐将尉迟”,右旋读。书体端庄。背一将持兵驭马。面背均宽郭。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初著名大将。初仕隋,为朝散大夫;入唐,为右武侯大将军,讨吴国公,后出任襄州都督,累迁同州刺史,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尉迟敬德卒后,唐高宗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陪葬昭陵。有不同版别。
吴将孙武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吴将孙武”,旋读。背一将驭马。孙武,春秋时期军事家,曾为吴王阖闾将,率军攻破楚国。着有《孙子兵法》,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兵书。
魏将吴起
宋代铸。青铜质。方穿宽郭。面楷书“魏将吴起”,旋读。背一将驭马前行。吴起,战国初军事家,今山东曹县人。初为鲁将,后至魏,曾率兵击秦,攻取五城。后至楚,出兵灭陈蔡。著有《吴起》四十八篇。
汉将关羽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汉将关羽”,大字,右旋读。背一将横刀纵马。面宽缘面背细缘,书体端庄,铸造精湛。背图尤为生动。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并州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人。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曾任蜀汉政权前将军,爵至汉寿亭侯。谥曰“壮缪侯”。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蜀汉五虎上将之首,死后备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奉为“关圣帝君”,在中国民间老幼皆知,家喻户晓,尊称为“关公”。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
齐将田单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齐将田单”,右旋读。背一将执令旗驭马前行。田单,妫姓,田氏,名单,战国时期齐国将军。曾以“火牛阵”大败入侵燕军,并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尽复失地70余城。齐襄王时受封安平君。
秦将白起
宋代铸。青铜质。方穿宽缘。面楷书“秦将白起”,旋读。背一将驭马前行。白起,战国秦将,今陕西眉县人。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官至大良造。他作战勇敢,公元前278年攻克楚都郢,长平之战又大胜赵军,封武安君。
漢飛將軍
宋代鑄。青銅質。面方穿,背圓穿。面楷書“漢飛將軍”,右旋讀。背一將馭馬挽弓。漢飛將軍指漢將李廣。李受祖傳弓法,射得一手好箭。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
吴骑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吴骑”,对读。面背细缘。背一将肩斧纵马前行。吴骑:全称吴骑都尉。湖州沈丕谟,字胤道。东汉末年为吴骑都尉,征讨有功,拜征虏将军。铸造较为精整,图案生动。
燕將散騎
宋代鑄。青銅質。面楷書“燕將散騎”,對讀。背一馬揚蹄前行。鑄造規整精湛。面文清晰無粘連。馬圖比例透視均合法度,戰馬矯健有力。 此钱有不同版别,背面图案亦有区别。
武安飞练
宋代铸。青铜质。方穿狭穿。面楷书“武安飞练”,旋读。背一将驭马前行。飞练,古骏马名。武安指秦将白起的封爵。白起,陕西眉县人。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官到大良造,后因功封武安君。
秦将散骑
宋代铸。青铜质。面“秦将散骑”,楷书,对读。背一马回首,扬蹄奋进。铸造规整精湛。奔马矫健富有动感。散骑:汉有散骑,为皇帝侍从。
唐将散骑
宋代铸。青铜质。方穿。面楷书“唐将散骑”,对读。
追风之马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追风之马”,右旋读。背一马奔驰。“追风”系古骏马之名。《抱朴子·内篇序》:“骋足则能追风摄景”。按:秦始皇有名马七匹,内有“追风”。
赤骥之马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赤骥之马”,右旋读,书体楷中见隶,字口如斩。背一马抬蹄回首。赤骥:古骏马之名。《穆天子传》:“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以上是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赤骥是其一,传说能日行万里。
宁朔将军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宁朔将军”,右旋读。书法端庄高挺。内外郭宽缘,狭穿。光背。铸造精整厚重。甯朔将军,三国魏置,四品。
征西将军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征西将军”,右旋读。书法端庄高挺。内外郭宽缘,狭穿。光背。铸造精整厚重。征西将军,官名,东汉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骠骑将军
宋代铸。青铜质。面篆书“骠骑将军”,对读。光背。面细缘。光背平夷。骠骑将军,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始置。规定军队高级将领第一为大将军,第二为骠骑将军,第三为车骑将军。首位骠骑将军即历史上汉代著名战将霍去病。
赵骑特勒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赵骑特勒”,旋读。背一将肩兵纵马前行。此钱文字略具瘦金笔意,清秀婉丽。背将马刻画精细生动。面背均细缘。特勒,古代名马,“特勒”原意为古突厥汗国的高级官号之一。唐太宗曾将突厥所赠坐骑命名为“特勒骠”。后指来自西域突厥汗国的马。
魏骑骥足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魏骑骥足”,旋读。背一将肩兵纵马前行。文字清秀婉丽。背将马刻画精细生动。面背均细缘。
吴骑渥洼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吴骑渥洼”,右旋读。渥洼,古代传说中的良马。背一将肩兵纵马前行。文字清秀婉丽。背将马刻画精细生动。面背均细缘。
鄂公特勒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鄂公特勒”,小字,旋读。背一将肩兵纵马前行。文字清秀婉丽。背将马刻画精细生动。面背狭穿。鄂公,唐将尉迟敬德。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分封功臣官爵,册拜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特勒,原系突厥官名“特勤”之误,为突厥世袭高官。此处借指立有大功的战马。
騧騟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騧騟”,对读。二字及穿间卧一战马。面外宽郭,内郭细。光背。背内外郭均宽。铸造极精美。騧騟:传说中周穆王八骏之一,嘴黄身紫。
绿耳
宋代铸。青铜质。面上下楷书“绿耳”,中饰一战马疾驰。铸造精整。光背、绿耳:古代传说之宝马。传说造父于夸父山中得宝马五匹,绿耳是其一,乘以献周穆王,驭之以见西王母。宋铸绿耳钱有大同小异者,均精美。
飞黄
宋代铸。青铜质。方穿宽缘。光背。面上下楷书“飞黄”。中一马垂首向前。飞黄,古代骏马名《淮南子 .览冥训》:“ 龙进驾,飞黄伏 。”注:“飞黄,乘黄也,出西方,状如狐,背上有角,寿千岁。”
追电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追电”,对读。二字及穿间饰一战马,抬蹄欲行。刻画细致生动。光背。追电:秦始皇七匹名马之一。《古今注》: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骐骥
宋代铸。青铜质。面“骐骥”,楷书,对读。二字及穿孔间饰以战马,马作肃立状。面背宽缘,光背。铸造极精美。骐骥,传说造父于夸父山得宝马数匹,献于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骐骥是其中之一。
华骝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华骝”,对读。二字及穿间卧一战马,马作回首状。面背均宽缘。光背。铸造极精美。骅骝:传说造父于夸父山得宝马数匹,献于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骅骝是其中之一。
龙子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龙子”,对读。二字及穿孔间饰以战马,马作奔走状。面背均宽缘,光背。铸造极精美。传说汉文帝有良马九匹,皆为天下骏足。龙子是其中之一。
驌驦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驌驦”,对读。二字及穿间卧一战马,马作回首状。面外宽郭,内郭细。光背。内外郭均宽。铸造极精美。驌驦,春秋时唐国公有良马两匹,均名驌驦,马色如霜纨。
满梢
宋代铸。青铜质。方穿。面一马驰奔,上下楷书“满梢”。“满梢”在史籍中并无记载,或为“蒲梢”之误。光背。铸造精整。
绝地
宋代铸。青铜质。面穿上下行楷书“绝地”,对读。二字间卧马。面背宽缘,面内郭狭细。背内穿宽郭。光背。绝地,相传周穆王八骏之一,《拾遗记》:一名绝地,足不践土。形容奔跑迅疾,马蹄连土都不沾。铸造精整,文图高挺。
飞兔
宋代铸。青铜质。面穿上下楷书“飞兔”,字体细小,对读。二字间一战马回首驰骋,马尾挽起。光背。飞兔,古代俊马。《吕氏春秋》:“飞兔、騕褭,古之俊马也。”
白蚁
宋代铸。青铜质。母钱。面上下楷书“白蚁”。书法工整。背饰一战马驰奔,光背。铸造精整。白蚁也称白义,即后世所谓之纯白色的天马。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白蚁是其一,传说能日行万里。
追电
宋代铸。青铜质。方穿狭穿,宽缘。面穿左右篆书“追电”。背一马驰奔。铸造精整。
赤骥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赤骥”,左读。书法工整。光背。背饰一战马,马作抵首欲行状。面背阔轮,内郭狭细。铸造精整,图文高挺。赤骥,即后世所谓之天马。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赤骥是其一。传说能日行万里。
渠黄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渠黄”,左读。背饰一战马,马作回首前行状。面广郭,背狭郭。铸造甚精美。文字、图案深峻。渠黄,古代良马。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之一,能日行万里。
桃骖
青铜质。宋代铸。面楷书“桃骖”,对读。背饰一战马,马尾挽起,作奋勇疾驰状,生动传神。制作精整。文字、图案深峻。桃骖,古代良马。史载唐代开元年间设八马坊,牧养官马,其中多良种。桃骖以毛色得名,是其中一种。 有数种版别,字分大小,背马姿态有别。
乌骓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楷书“乌骓”,对读。二字及穿间一战马,马作奔驰状。面背宽缘,铸造极精美。乌骓,又称楚骓,西楚霸王项羽坐骑。《史记》:项王骏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及败至乌江,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以赠公。”
赤兔
宋代铸。青铜质。宽缘。面背楷书“赤兔”,对读。图文高挺,合背。铸造精整。面背一马卧姿,带装具前行。赤兔,本为吕布的骏马,后为关公坐骑。《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传》:“布有良马,号曰赤兔。”《曹操传》:吕布有骏马名赤兔,常骑乘之。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赤兔 ”马钱版别较多,此其一。
赤电之马
宋代铸。青铜质。面篆书“赤电之马”,玉箸体。对读。背饰一战马奋蹄疾奔。面背内外狭郭。铸造极精美。赤电之马,古代良马名。《西京杂记》记载汉文帝有良马九匹,号九逸,皆天下骏足。赤电是其一。
龙驹之马
宋代铸。青铜质。面篆书“龙驹之马”,玉箸体。对读。背饰一战马奋蹄疾奔。面背内外狭郭。铸造极精美。龙驹之马,古代良马名。又名龙子。龙子即龙驹。《西京杂记》记载汉文帝有良马九匹,号九逸,皆天下骏足。龙驹是其一。
汉帝天骥
宋代铸。青铜质。方穿。面篆书“汉帝天骥”,旋读。背一马驰奔。天骥,天马名。《文选》张协《七命》:“天骥之骏,逸态超越。”注:“天骥,天马也。”
镂空钱
镂空钱是中国古代以金属铸造的、以镂空工艺表现吉祥内容的用以佩挂的钱形饰物。
镂空钱始铸于汉代,因其形象玲珑剔透,古人也称之为“玲珑钱”。又因这类钱的纹饰多以花草为主,所以又称此类钱为“镂花钱”或“通花钱”。铸工精美,纹饰以植物、动物、人物、楼阁等为主题,纹饰变化丰富多彩,极具观赏性。而且由于镂空钱本身通透,更适宜佩戴。许多精美的镂空钱上都留有常年佩戴的磨痕。
宋以前的镂空钱多小型,宋代开始出现大型镂空钱。绝大部分的镂空钱图案两面相同,如同古钱币中的合背钱。但也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有的镂空钱正背两面的图案有所不同,很象苏锈、湘绣中的双面绣,这类钱一般铸造精湛,所产生的年代也较早,明清以后少见。
宋代镂空钱的主要种类有花卉钱、双龙(少量单龙)钱、瑞禽钱、瑞兽钱、 鱼钱、神仙人物钱、楼阁钱、生肖钱、吉语钱等。
四花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盛开四朵迎春花,边郭内有十六根,穿外缘有七根放射状装饰,均由珠点组成。
缠枝莲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图案均为缠枝莲。构图清新雅致。
富贵好合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图案均为牡丹、百合花。牡丹寓意富贵,百合取谐音“合”,寓意“富贵好合”。
荷梅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两朵荷花一枝梅花。谐音“和美”。
双龙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双龙作蜷身相逐状。方穿。铜质精良,制作极精美。
蟠螭龙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图案相同,双蟠螭龙对峙,其形甚古朴,类早期玉器图案,无爪无鳍,生双角者似为雄性。蟠螭龙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有“无角曰螭龙”之记载。二龙之间有小龙,一身而二首,绕穿亦作对峙之势。
双龙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双龙作蜷身升腾状。龙身躯肥短,鳞甲清晰。口吐珠,无爪,长吻,长角,短尾。边郭有珠点纹装饰。铜质精良,制作极精美。
四喜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四喜鹊栖于高枝。中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有喜鹊兆喜一说。
双鸾
宋代大理国铸。青铜质。面背双鸾开屏及盛开花朵。鸾尾化为勾连纹。鸾,凤类。古人以鸾俦寓佳侣。有珠点纹饰。制作精美。少见。此钱有早期版与晚期版,晚期版边郭没有珠点纹饰。
四雉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四双雉鸟作首尾相接状。雉:自古称为瑞鸟。《抱朴子》:“盖白雉之所出,周成王所以为瑞者,贵其所自来之远,明其德化所被之广,非谓此为奇也。”又谓雉不同于流俗,《韩诗章句》:“雉,耿介之鸟也。” 《礼记·曲礼》:“凡挚士雉谓其守介节。交有时,别有伦也。”
群鸡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一只大鸡并十二只小鸡。中国古代视鸡为“五德之禽”。五德指“ 忠、仁、诚、节、勇。 ”又凤的形象亦来源于鸡。《太平御览》:“黄帝之时,以凤为鸡。”鸡又谐音“吉”,吉祥图案有“大吉图”。画面为雄鸡。构图饱满,直径大。
双狮滚绣球
云南宋代大理国铸。青铜质。面背双狮滚绣球图案,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制作精湛。
双狮滚绣球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图案相同,各有双狮滚绣球图案。穿作古钱式,代作绣球。制作精美。
三鱼戏莲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图案相同,均为三鱼戏莲图安案。三鱼口衔莲花,首尾相逐。高浮雕制作,生动有趣。
一佛二菩萨
宋代大理国铸。青铜质。面背图案相同,穿上下正中位置为盛开之莲花。在佛教中莲花是佛祖象征;两侧为文殊、普贤二菩萨。重郭,以珠点纹装饰。
星官龟鹤齐寿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图案相同,穿左右各饰星官、侍童,上有翔鹤,下为灵龟,寓意“龟鹤齐寿”。制作精美。
舞蹈人物
宋代大理国铸。青铜质。钱中有八人手拉手作舞蹈状。云南早期盛行多人手拉手围成一圈的装饰图案,云南省博物馆即藏有类似图案的扣饰。应是庆祝丰收或某种喜庆节日的舞蹈场面。构图精巧,制作精美。
状元省亲
宋代铸。青铜质。出云南。面有青年男子着官服、小靴骑马前行,酬躇满志。马回首注视花瓶,寓意平安。马前有小厮带路归里。前方有楼阁,楼上一妇人侧卧遥望。背除楼阁妇人外,上方有报喜鸟飞至,下方庭院中有鸾凤一双。画面祥云缭绕,气氛喜庆。表现了母盼儿回、状元省亲的主题。制作精美。
楼阁琴棋书画
青铜质。宋代铸。出云南大理地区。面背图案相同,画面以庭院、亭台楼阁为主,间饰芭蕉、竹林。穿下二人相见作揖,下有银锭。表现祥和富足的生活场景。此题材有大小,方、圆穿等版别,圆穿少见。边郭饰有珠圈者为早期版。
十二生肖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图案相同。中心作璧形,以如意祥云纹装饰。外圈分为十二界格,各置十二生肖图形。重郭,制作精湛。
秘戏钱
秘戏钱约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史记•周仁传》记载:“以是得幸景帝,入卧内,于后宫秘戏。”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钱中,已见刻画男女性爱内容的品种,人物均着唐代服饰,线条流畅,刻工精美。其后,历代均有铸造秘戏钱,但存量不多。宋元时期铸品最为精美。秘戏钱通常一面铸有“风花雪月”、“明皇御影”、“清河肖孺”、“花月宜人”、“鼓动人心”等文字,另一面则有一对或数对男女交媾之状,也有的两面均为图案,形似合背。秘戏钱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高浮雕作品。
秘戏钱的用途有数种说法,一是启蒙说。旧时父母在儿女婚配时将其藏于嫁妆箱底,好让新人在洞房花烛夜时有所遵循。二是避邪说。民间有将秘戏钱称之为“避火钱”的。有的读书人常在书房中存放秘戏钱或春宫画之类,用来避火消灾。在汉民族的传说中,火神“祝融”常以女子的形象出现,见室中藏有此物,会羞惭而退,不复为灾。这些民间习俗已经具有压胜的意义。三是妓院用物说。故有的地方将秘戏钱称之为“堂子钱”或“春钱”。
秘戏
宋代铸。青铜质。面男女秘戏图。背一马驰奔。圆穿甚小,制作精美。
秘戏光背广穿
宋代铸。青铜质。面四对男女作性爱交媾之状。广穿,制作精美。
秘戏光背狭穿
宋代铸。青铜质。面四对男女作性爱交媾之状。光背,狭穿,制作精美。
秘戏祥云拱月
宋代铸。青铜质。面四对男女作性爱交合之状。背穿上祥云拱月。寓春宵一刻。制作精美。
秘戏缠枝纹
宋代铸。青铜质。面四对男女作性爱交媾之状。背饰缠枝纹。制作精美。
秘戏
宋代铸。青铜质。面背四对男女作性爱交媾之状。绘有枕、床榻、橙、栏等,刻画细腻,制作精美。
秘戏帷幄
宋代铸。青铜质。无穿。面背各有一对男女作性爱交合之状,上有帷幄,下有床笫。制作精致。
风花雪月
宋代铸。青铜质。面楷书“风花雪月”,对读。背三对男女作性爱交媾之状。间饰围帐、花床、香炉等,地张饰有谷纹。制作精美。
注:图片除署名外采自《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及互联网,侵权即删!
参考:
《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 刘春声主编
《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 刘春声著
制图、拓片:刘春声等
作者简介
刘春声,文化学者,笔名齐庚,别署宜斋、汉风堂主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委员、主编。著有长篇小说《天雨》,文化散文集《探花集》、《情满吕梁山》,专著《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打马百钱》。主编出版首部《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发表文学、学术文章150余万字。原创公众号《文史宬》。
本文已由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