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感觉对您有用,欢迎点击关注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参加。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① 国务院总理李强谈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
有记者提问,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是什么?有哪些工作重点?将会怎样来开展工作?
去年十月份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对我们国家今后五年和更长时间的发展作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大家比较关心的重大问题都能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找到清晰的答案。
新一届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与全国人民一道,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今后工作中,有这么几个方面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
第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说到底,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牢记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这两个字,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客观地讲,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 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第二是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次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任何一个总量指标,分摊到14 亿多的人口基数上,人均水平都比较有限。现在,我们的发展更多地只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总的来说,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三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还是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② 李强谈施政方针:2023年政府施政稳字当头打好四套组合拳
今年两会恰逢换届之年,新一届政府的施政方向和重点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今天,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会上表示,2023 年,政府施政的基本取向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整个经济运行整体向好,最重要的还是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
他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要打好四套组合拳: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打好扩大需求的组合拳,包括内需、外需、投资;打好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打好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
展开全文
③ 李强谈粮食安全: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记者提问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荣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请问本届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有哪些考虑?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有哪些举措?
对此,李强表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现在还有近5 亿人常住在农村,可以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全面的。去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专门就建设农业强国,抓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当前我们整个农业农村工作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每一项工作抓落实。
关于乡村振兴,李强提到下一步要关注 三个关键词:
第一, 全面。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发展经济,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彰显乡村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等。
第二, 特色。中国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必须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特别要注意保护好、传承好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不能搞成千村一色、千村一面。
第三, 改革。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来促进乡村振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我们一定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而且要让农民更多地分享由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针对记者提出的粮食安全的问题,李强称,我们国家已经连续八年年粮食产量超过1.3 万亿斤,总体上看,我们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下一步,我们会抓住两个要害:第一是耕地,第二是种子,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这里,我特别想跟农民朋友说句话: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一定确保14 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
④ 李强谈民营经济:社会上对民营经济有不当议论,党中央一直是旗帜鲜明的
记者提问,您曾任职的温州市,以及浙江、江苏、上海都是中国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中国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提振民企信心,促进民企发展?还有哪些措施需要补齐?
李强说,这次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去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特别就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做了深刻阐述,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广大民营企业家深受鼓舞、深感振奋、备受激励。
“我确实长期在民营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有很多机会接触民营企业家,和他们交流。对他们发展当中的一些期盼和遇到的一些困难还是比较了解。”李强说,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要表达三层意思:
第一,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国家经济的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去年有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不正确言论,让一些企业家心存忧虑。在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问题上,党的方针政策一直是明确的,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此做了强调,我们是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
第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空间会越来越大。我们这届政府将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的产权和企业家权利,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从发展空间看,我们国家有超级大规模的市场需求,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新领域需要大家去开拓,还有很多新赛道需要大家去参与,各种发展机遇很多,民营经济一定大有可为。
第三,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谱写新的创业史。经济发展有它内在的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也需要很强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民营企业家一定要进一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再出发。“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浙江和江苏发展个体经济的时候,提出来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李强说,虽然现在创业条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当时那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李强说,政府各级干部要真诚的关心民营企业发展,要与民营企业家交朋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带头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良好氛围。“相信在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广大民营企业家一定会谱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的创业史。”
⑤ 李强谈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要靠发展经济
记者提问:网民对一些热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今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稳就业?去年中国出现多年未有的人口负增长,是否意味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今年会不会出台延迟退休政策?
李强表示,“我非常愿意回答网民的关切,我自己也可以说是一个老网民,现在如果有空也会上上网,看看大家关心什么,提了哪些建议和意见。你实际上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就业,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确实,就业是民生之本,但要解决就业问题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经济。”
李强说,下一步具体工作当中,我们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的战略,进一步加大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就业服务、技能培训,这方面的政策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另外,我们一定会综合施策,扩大和稳定就业岗位,对新的就业形态既要支持也要规范发展。“我看今年网上比较关心大学生就业,因为今年大学毕业生在中国再创新高,预计今年毕业的大学生规模是1158 万人,这对就业来讲确实是增加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这是好事,这么多的年轻人走上新的岗位,一定会为我们这个社会注入蓬勃的朝气和新的活力。下一步,我们要广开就业渠道,帮助支持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奋斗去实现自己更加美好的人生价值。”
对于人口负增长、人口红利是否即将消失的问题,李强表示,“我们国家人口增长由正转负大家有所担忧,有的人担心我们国家的人口红利是不是就此消失了,我看恐怕不是这么简单。人口红利既要看人口数量,更要看人口质量,既要看人口数,更要看人才数。我们国家现在的劳动力总数,准确表述是适合劳动年龄的人口已经有近9 亿人,而且每年新增劳动力是1500 万人,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一个巨大优势或者显著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超过2.4 亿,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14 年。因此,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逐步形成,发展的动力依旧强劲。当然,对人口增减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一定会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应对。”
对于今年会不会出台延迟退休政策,李强表示,对这件事我看到网上也是很关心,我们一定会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在合适的时候稳妥推出。
⑥ 8个字概括中国经济前景:乘风破浪,未来可期
国务院总理李强:我们的经济总量已超120 万亿元,在这种高基数上要达到5% 左右的增长目标,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年我们的困难也会不少,但是静下心想一想,我们哪个时候、哪一年没有碰到困难?我们从来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实现新发展,创造新奇迹的。
来源 |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整理
出品 |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
主编 | 杭春燕编辑 | 姚政宇
声明 |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