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渊明四言诗

陶渊明四言诗(如何理解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3 16:00:50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如何理解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即使他不是陶侃的嫡系,从他的《命子》诗"肃矣我袓,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的话中,可知他祖父是作过太守的。他父亲是否就是《陶茂麟家谱》所载的那位"姿城太守"尚难断定,但也绝非一般平民。陶渊明少年時他家境是相当清寒的,"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的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不得不"投未去学仕"〈《饮酒》)了。这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事,使他至死不忘:当他后來在《与子俨等疏》中提"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的事時,还不胜感慨系之:而《饮酒》诗中所表现的却已是孤忿了一一"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而长,风波阻中涂,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陶渊明曾说自己: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券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時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義皇上人。(《与子俨等疏》),

但我们不能认为他天生"高雅"实际上,他的爱闲适,不好务世事的性格和志趣,却隐藏着一个不箅小的抱负和壮志,我们读他的诗自会知道,他是要求有大作为:他所不愿务的世事只是那一般的"仕进"和"利禄"。

陶渊明前期象古代一般传统的读书人一样,是讲求进德修业的,如他的《荣木》之一章说:

先师遗训,佘岂云坠?四十无阃,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轨敢不至!

可他还想立一番功业,这想法也不出"三不朽"的范围,只是在当時的具体条件下,对他來说是极难实现的。

经历了十三年的仕途他的"壮志"早就幻灭了,但长期的生活经历却使他认清了当時社会的黑暗面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巜归去來辞序》)他的去志是坚决的"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他对当時道德堕落的上层社会的评语是"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他再四歌颂"贫穷"和贫士"这是对当時权贵们的有力抗议,他赞扬黔娄,"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的大无畏精神。

他对丑恶事物,腐败政治加以否定,蔑视,对被压抑的贫民寒士加以肯定,赞杨,这是很有进步意义的,在这方面他是爱憎分明的.。他何尝是一个浑身"静穆"的""山林隐逸"!田园诗人"

对于陶渊明的归隐你有怎样的看法

有勇气,可佩服,不必效法。

有这样一种说法:年轻时“不要怕”,年老时“不后悔”。是说年轻人做事,率性而为反而易成大事;人到老年就要坦然面对过去,感谢生活之所赐。

以我的愚见,年轻时“不怕”似乎较容易,而年老了做到“不悔”,恐怕就难一些。

陶渊明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大家所熟知并津津乐道的典故。对于他的弃官,不管是一时冲动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都可看做是他 “不怕”的表现——虽然这一年他41岁,不年轻了。

那么,对于他早年的选择,陶先生晚年后悔了吗?依我推断,有可能。

请看他写于晚年的两首诗:

“……风雨纵横至, 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 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 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 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 于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 钟期信为贤。”(《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 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 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 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 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 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 冥报以相贻。”(《乞食》)

贫困到了如此地步,您说他后不后悔?

再看看他的《责子》诗:“虽有五男儿, 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 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 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 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 但觅梨与栗。”

渊明先生有学有识文采情趣过人,而几个孩子却都粗劣无文——什么缘故?这是不是诗人辞官的后果?

汉武帝的时候,窦婴要全力营救得罪了丞相的朋友,妻子劝止他,他说:“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渊明先生自身遭罪是自酿苦酒自己喝;可是,对于和他一同受苦的孩子,他能坦然地这样想吗?

《水浒传》中武松常以“景阳冈打虎”为一生荣耀。事实上,他当初可不是本着“为民除害”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是赌气上山的——结果,等确信有虎时,英雄好名弄成了骑虎难下之局。好在侥幸杀了虎。陶先生后来在贫困中坚辞朝廷的征召,拒绝江州刺史的馈赠,在我看来都是骑虎难下,有硬着头皮充好汉的嫌疑。

就有俸禄的时候,就有免费的酒喝;不做,就难免挨饿。也许是我的视野有问题,我还没听说过有哪个真正的隐士是幸福的。“桃花源”不过是他们困苦中的幻象,慰情聊胜于无耳!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话应该作为先生的遗言,而不应该在刚要归隐时就轻率地说出来。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反映陶渊明怎样一种思想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一诗句,写于他即将来到人生终点的时刻。当时家境贫寒,身体状况不佳。他悟透人生,挥笔写下这句富有哲理的诗句,即蕴含儒家“中庸”思想,也有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大自然四季更替,化育万物。人类社会变化万千,推动历史发展,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在顺应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切极端的想法、做法都不可取。有道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由此才能做到“不喜亦不惧”,豁达而乐观,不在乎世俗,不在乎名利。

陶公为生活所迫,在42岁时做了江西彭泽县令,开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为官之旅。上任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我怎么能够为了五斗米的县令薪俸,向乡野间的卑鄙小人卑躬屈膝。于是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五次做官三次隐退的生活,真正回归田园,从事农耕劳作。辞官回乡后,写了《归去来兮辞》,表达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回归田园,辛勤劳作,虽然“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他乐在其中,有时背着柴禾,边走边唱。朋友来了,粗茶淡饭饮酒为乐,每当酒后尽兴时,常常抚弄无弦琴。每次畅饮,常常自己先醉,便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后来李白据此景,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