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你去看《灌篮高手》了吗?
零点首映场上座率超五成
位置好的影厅直接坐满
一向严格的豆瓣评分高达9.1
朋友圈前去打卡的人更是多到刷屏
但是,一些不和谐的画面
也很快出现了!
电影博主@3号厅检票员工 指出
“屏摄应该是我看过这么多电影
最严重的一次”
“记者发布会都没这阵仗”
他还吐槽到:
“情怀要靠这种方式记录
真的太Low了”
展开全文
在微信、微博、知乎、快手、抖音等
常见社交平台随手一搜
就能获取大量画质低清,滤镜随机
以及缺边少角的“剧照”
甚至不止静态或live照片
还有大量完整的视频片段
比如将高燃片段拼接成小视频
就获得了上千点赞
画上黑×以示不建议效仿
以至于有网友吐槽说:
“我再多刷一会儿朋友圈,
就可以把电影看完了”
还有一位网友记录下了
他遭遇的离谱瞬间:
在樱木与流川“世纪击掌”的瞬间,
有人“把整个身子转向后排,
按下快门自拍。
这个创意,这个取景,
我都有想替他拍一张的冲动。”
好笑归好笑,但是请注意:
以上所有行为,均构成“盗摄”
涉嫌违法!
4月20日晚上
也就是电影首映22个小时之后
片方也不得不紧急出声呼吁:
“不要盗摄”!
对此有不少人是不以为意的:
“花钱买票了,你管我?”
“我这是在帮电影宣传,有意见?”
“不就几张照片,用得着上纲上线?”
其实我们两年前也科普过
盗摄不妥!
2017年3月1日《电影产业促进法》生效
明确规定未经权利人许可
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
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
并要求其删除,甚至有权要求其离场
不同影院的电影票背面都会提示“影厅内严禁摄影、录音及录影”
央视电影频道《今日影评》中
也请来过专业律师
对一些常见误区做出详细解读
只拍彩蛋不拍正片行不行?
只拍照片不拍视频呢?
拍了只发朋友圈,或者干脆不发呢?
现任北京市律协文化旅游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的
娱乐法律师曾雯雯表示——
以上均属于侵权
只要龙标亮起
观众就不可以再拿出手机拍摄
在这里需要厘清的一个概念是
买了票,不等于可以拍:
“我们是购买了一个单人观影体验的服务
而不是说我们买了电影票就可以
去拍电影的内容,并且做一个传播”
“如果若干个网友
每人拍一帧不同的影片照片发在网上
流传得足够多
就可能构成对于该片内容的泄露”
这也就是为何2023年春节档各影片
与2021年春节档各影片
要联名倡议“不要屏摄”的原因
除了法律、版权等方面的规定之外
“不屏摄”也是一种观影礼仪
电影是带有沉浸属性的艺术\商品
在影院这样特殊的黑暗环境
任何手机光源
对于旁人的眼睛都会构成一种“夺目”
打断旁人的观影体验
需要看到的是
《灌篮高手》凭借其现象级的人气
让很多许久没看过电影的人
再次踏进电影院
对于观影礼仪
这些人并没有那么敏感
跟风拍照也可以说是无心之举
那么,既然屏摄不可取
如果真想表示自己来打过卡了
记录缅怀一下自己的青春情怀
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首先,官方会在社交平台放出
海报、剧照、预告片/预告片截图等物料
这不比自己拍的画质低劣、角度扭曲的照片香?
实在要打卡
看电影的票根就可以拍!
片方这次在各大影院
都设置了专门的“打卡区”
摆放了人物立牌、巨幅海报等等宣传品
还附送许多周边
如此沉浸式的体验,不比屏摄更珍贵?
此外
上海各大商圈最近还空降了不少
以灌篮高手为主题的线下打卡点
新天地时尚
美罗城
在户外,
美罗城和旁边的T20大厦也给足了排面。
走过路过抬头看看,
说不定就能捕捉到!
屏摄不是热爱
情怀无须如此证明
文明观影
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来 源 |上观新闻综合自 上海新闻广播、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