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 生物学 揭示 团队 基础

陈根:复旦团队揭示“越挫越强”的生物学基础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5 12:22:03 浏览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文/陈根

在现实生活中,挫折和挑战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情绪上的压力,甚至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焦虑、抑郁等;更有甚者,还会危及生命,比如天津孩子的七连跳。那么,如此挫败真的只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吗?其实不然。“但凡不能杀死我的,最终都会使我更强大”。这是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在其里程碑式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的经典名句。这句话充分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只有在面对困难和挑战中,才能够成长为更加强大的自己。

所以,对于社交挫败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论。当社会应激处在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时,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学习机会。从生物学基础角度来看,一定强度的社交挫败会让人体产生适应性的应激反应,如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以应对挑战和压力。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挫折,保持警觉和活力。而且,人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即能够通过经验和学习不断改变和适应。挫折和失败可以促使人们反思和学习,加强神经网络的连接和重塑,从而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除此之外,人们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内在的动机和渴望成功的愿望也会更加强烈。这种动机可以激励人们继续努力和坚持,从而实现他们的目标。但是,社会应激若超过了可承受的极限,那后果可能是不堪设想的。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玉秋课题组与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俞瑾课题组合作,在社会应激改变学习记忆能力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同时揭示了社交挫败应激增强青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脑机制。

课题组的实验以小鼠为对象,进行多轮比较测试:首先,研究人员将一只雄性小鼠(受试鼠)放入一只陌生的雄性退役种鼠领地,后者将对受试鼠发动持续约5分钟的攻击(中等强度应激)。然后,研究人员将两只小鼠隔开,它们彼此间可以互视、互听、互嗅,但无法进行身体接触。这一过程重复10天,但每一天受试鼠与攻击鼠都是陌生的,即受试鼠连续10天被不同的退役种鼠攻击5分钟,震慑24小时。经历该社交挫败的受试小鼠常出现社交回避、焦虑甚至抑郁行为。但是这种结果仅出现在年轻的受试小鼠(6-8周龄)中。因为只有年轻受试鼠的背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突触蛋白SNAP-25和NMDA受体GluN2B亚型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这一神经可塑性改变与小鼠的行为表型相一致。

该动物模型常用于模拟人类社会强势对弱势个体施加的精神压力。它不仅为生物心理反脆弱性提供了坚实的动物实验证据,同时也给我们带来重要启示:“趁年轻,要勇敢前行;不畏艰难,越挫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