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首带雨字的古诗

500首带雨字的古诗(带数字的诗句有多少)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30 22:15:52 浏览5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带数字的诗句有多少

《一去二三里》赏析

北宋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朴实无华,由数字构成,读起来却朗朗上口、耐人寻味。这是在老一辈中,传颂已久、耳熟能详的作品。今天来看仍很有情趣。

《围城》中有这样一句话: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这仿佛让我们看到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跟父亲从城里到城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那一日,在春光明媚的早晨去郊游,到底走了多远呢,也许是一里也许是二里也许是三里吧,在孩子的印象里第一次走了那么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是一个袖珍小村庄,藏在山里很别致。

看到了炊烟袅袅、烟雾笼罩的四五家的小村庄,也许是烟花朦胧吧。走累了就到亭子里坐一坐,究竟是多少座亭子呢?这也许是古代送别的长亭短停,也许就是随形而建的供人休息的八角亭子吧。

从这小巧玲珑的亭子望去,孩子看到了竹外桃花三两枝,也许更多呢!就像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四六七八。

这样的数字并不枯燥,仿佛是春天里的一幅画!


带雨,洋的诗句有哪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 唐·杜牧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长恨歌》 唐·白居易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长恨歌》 唐·白居易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长流,犹如春天带雨的梨花。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长恨歌》 唐·白居易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带悲。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 唐·王维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谁的诗妙在何处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僧人志南和尚,记述的是在一场微风细雨的春天里,诗人拄杖郊游的事,写了春风的温暖,表达的当然是对大自然的喜爱。

要说妙呢,就妙在他对春的描写与众不同,当然,不止于此,我们慢慢说来,先看全诗: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一妙

整首诗的前两句是叙事,说诗人驾着一叶小舟,停泊到一颗古树的树荫下,他把船系在树上,拄着拐杖等上了岸,走过桥东,欣赏着无边的春色。

第一个妙处:本来是自己年老体衰,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行走,但他偏说是拐杖扶着自己“杖藜扶我”,这就把拐杖拟人化了,它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诗人的游伴,并且是值得信赖的游伴,有了这位老友相伴,诗人才得以驾舟出游。

第二妙

这里还有一处也很妙,那就是“桥东”。为什么一定是桥东呢,桥南、桥西、桥北行不行?答案是不行!桥东跟桥其他方向风景有很大差异吗?一个小破桥而已,能有什么差异!

其实啊,在古代特别是诗词里,“东”经常就是“春”的同义词,比如我们常在诗词中看到东风, 实际上就是春风,因为只有春风是从东面吹来,《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借东风是在秋冬季节,他却借来了东风,所以周瑜才会认为他会妖术,要杀他。

既然是春游,那么肯定只能是“桥东”,换做西南北,情趣就完全不同了。

第三妙

这两句写景,眼前有杏花盛开,有杨柳依依,有细雨绵绵,但是他又不直接写眼前所见,而是写身体所感,把重点放在了“浴湿”和“不寒”上。

浴湿,是细雨绵绵,若有若无,滴落在杏花上,更添几分娇艳;不寒:是春风拂面,暖暖的,吹动着柳条轻轻扬起,更添几分春色。轻巧的两个词,就把缤纷的春色渲染得十分生动。

你想想,如果春雨是大雨倾盆,如果春风是冷冽透骨,谁还有心思拄仗郊游呢?

第四妙

这首诗最妙之处,在于它的与众不同。

历来诗人在写春天的时候啊,要么写得非常“大”,比如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比如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份大,是包罗整个春天;

要么写得非常“小”,比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比如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个小,是春天的一角。

但志南这首诗,既有大“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又有小“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他把两种不一样的春天结合起来了,从大处感受春天,再从小处品味春天。

这样的春游,才真正对得起大自然赋予世间的所有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