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可听、可感、可触……4月17日,澳门渔人码头的海风一如往常,而澳门渔人码头里斯本馆里,却悄然刮起了千里之外的“敦煌风”——
“敦煌不再遥远”数字敦煌展走进澳门。
当天,作为澳门“甘肃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的重要展陈和文化交流对话活动,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敦煌研究院、澳门渔人码头里斯本馆承办的《“敦煌不再遥远”数字敦煌展走进澳门》在这里开展,为加强陇、澳两地人文交流和文旅产业合作,讲好敦煌故事,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烙下鲜明“敦煌印迹”。
敦煌石窟,华丽现身“海上花园”
澳门,历经400多年的东西文化碰撞、交流、汇聚、融合,保留了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迹和文化精神。敦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唯一交汇的地方。
两地都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之地,却远隔千山万水。
为让澳门观众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敦煌研究院“用心良苦”。
单看展览主题“敦煌不再遥远”,就“心迹”了然,更花功夫、花心思去实现——
复制洞窟展示、高保真复制壁画专题展示、石窟艺术摄影作品展示、多媒体数字节目展演、全景漫游互动体验、“数字敦煌”资源库素材库平台互动体验、敦煌壁画乐器复原展示、文创展品展示……展览融学术、技术与艺术为一体,既全方位、多维度展示敦煌艺术,运用敦煌研究院多年来的潜心研究和探索而形成的敦煌石窟的数字成果资源,展现敦煌石窟数字化成果,又借助科技手段,以动静结合、虚实相应、多元异构的呈现方式,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如穿越时空般,让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艺术,华丽呈现在澳门观众家门口,让澳门观众近距离、全方位、多维度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让敦煌不再遥远。
展开全文
展览一角。
澳门观众细赏展览。
敦煌艺术,看点亮点“迎面而来”
展览精彩呈现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敦煌艺术数字展览,看点、亮点不少。
开凿于元代的莫高窟第3窟,是典型的覆斗顶殿堂窟,西壁开有一个佛龛,龛外北侧观音像南下方有墨书画工题名“甘州史小玉笔”。南、北壁则绘制着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神韵再现观音菩萨“千眼遥观,千手接应”之意境。
走进数字敦煌展,莫高窟第3窟“迎面而来”。
“我们将莫高窟第 3 窟整个洞窟的空间结构及壁画、彩塑等 1:1 原大高保真进行了艺术复原,让澳门观众身临其境体验第3窟魅力。”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小胜介绍道,莫高窟第3窟壁画设色淡雅清新,润泽透明。特别是此窟画工技艺精湛,擅长运用各种线描塑造不同的艺术形象:或以匀劲的铁线描表现人物的面部和肌肤,显得丰满圆润;或以棱角毕露的折芦描绘衣纹,体现布料质地的厚重;或以细腻的游丝描绘须发,有蓬松飘逸之感;或以顿挫分明的钉头鼠尾描表现力士隆起的肌肉,“特别值得细细欣赏。”
利用敦煌石窟壁画数字化图像,展示不同材质制作的高保真复制壁画,让观众真切欣赏到莫高窟的艺术之美,是敦煌研究院擅长的领域。
莫高窟第61窟是莫高窟最大的洞窟之一,窟内《五台山图》不仅是一幅山水人物画,更是一张百绘画,被誉为“一壁看尽众生相”。该图弥补了五台山许多历史空白,也为我国建筑史、艺术史、佛教史和当时的服饰习尚等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史料。梁思成、林徽因更是根据壁画的描绘找到五台山大佛光之寺,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
在高保真复制壁画专题展示区,长 13 米、高 3.6 米《五台山图》赫然出现在澳门——壁画详细描绘了东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圆五百里的山川地形及社会风情。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
胡旋舞、黑巾舞、盘上舞……除了千姿百态的飞天,在敦煌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中古时期多元舞蹈艺术形式集中体现的各时代乐舞,其栩栩如生,宛若眼前。
在“数字敦煌”平台互动体验区,感受敦煌研究院利用计算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字敦煌”魅力;在全景漫游互动体验区,观众穿戴设备,即可三维、立体、真实感受第61窟的美轮美奂;在多媒体数字节目展演区,敦煌藏经洞、莫高窟第285窟、敦煌飞天瞬时映入眼帘;在敦煌壁画乐器复原展示区,敦煌仿真乐器镌刻着历史的辉煌,从壁画中款款走出,复活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敦煌……
直观感受“数字敦煌”魅力。
敦煌壁画里的妙音乐舞。
观众体验全景漫游互动。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更是甘肃省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说,此次展览旨在让澳门观众领略到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而敦煌人,将赓续接力,秉承莫高精神,广泛传承弘扬敦煌文化,聚焦把敦煌研究院建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敦煌学研究的高地”的目标,一路前行。
展览吸引青少年观众参观。
(作者: 施秀萍 )
(来源: 新甘肃·甘肃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