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画作品 古雅 隐逸 管窥 清丽

清丽明快山野气 质朴古雅隐逸风——陈迤君国画作品管窥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4 14:12:04 浏览8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迤君兄浸淫花鸟画数十载,近年渐入佳境,呈现清丽明快、质朴古雅之画风,疏朗处大胆落笔,酣畅淋漓,细腻处耐心勾勒,气息清和,笔情墨趣,跃然纸上。观其画,如其人,有质朴古雅的隐逸之风,亦有勤勉严谨的士人之态。其画有清丽明快的山野之气,亦得恬淡平和的君子之德。

余与迤君兄相交甚笃,早年他在漾濞县富恒乡任职,我慕名拜访。他约我至山野间的“罗里蜜”温泉露天共浴,与村人侃侃而谈,颠覆我对官员的认知。多年后他调至州府任职,因缘和合,我得以与迤君兄同学书法三载,得以交流书画技艺。迤君学书,是为画艺精进之需。书画同源,书艺之线条质量,亦是花鸟画的基础,题款印章,皆是书法。古人善画者,大多亦擅书,自不必细说。迤君习书之后,其画用笔沉稳老辣、线条枯湿浓淡自如,落款篆隶楷行皆具,渐成气象。癸卯春夜,迤君兄邀我观画,得以瞻仰其数十年留存之画作,感受其画风之渐变,由模仿至创作、由稚嫩至老道、由清新至古雅,可谓清风拂面、怡然自得。

中国画据题材之不同,大致可分人物、山水、花鸟,花鸟画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写生即是“移生动质”,传达花鸟的生命力与特性。寓兴,即通过花鸟草木的描写,寄寓作者的独特感受,缘物寄情,托物言志。写意花鸟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像书法般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不因对物象的描头画脚束缚感情的表达与宣泄。故而写意花鸟最能见笔见性,体现个人的性情与修养,也最能看出画者对笔墨的理解与驾驭能力。

展开全文

花鸟画伊始,出自新石器彩陶。至唐代,有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还有韦偃画龙,戴嵩画牛。五代时,形成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两大流派,标志着花鸟画已为成熟画种。北宋,徽宗赵佶为花鸟画之集大成者,其为工笔花鸟之巅峰。之后,文同、苏轼等文人画兴起,主张“不专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元代赵孟頫标新立异,主张以书入画,提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的“书画同源”论。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以清淡水墨写意为主。明代沈周强调笔精墨妙,擅用水墨淡色,之后有陈白阳以生宣作画,有水墨韵味,徐青藤“不求形似、但求生韵”,其大写意影响到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和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近代大家,成语“胸有成竹”即来自于清代郑板桥画竹之事。清末“海上画派”的任伯年、吴昌硕使花鸟画再放异彩,尤以吴昌硕影响深远,赵云壑、王一亭、诸乐三、王个簃、陈师曾、王梦白、陈半丁、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诸人,皆从吴昌硕出。

我在迤君处观画,见到其画的丝瓜线条、轮廓、着色极似近故大理著名画家谢长辛,便问之。迤君云:其早年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大理分校国画系学习,以谢长辛为师。后又看迤君兄画的“群鸭戏水”似任伯年,他画的“八哥”似李苦禅,便知他追溯至清朝及近代,下足临摹功夫。观其近几年的画作,则在吴昌硕、齐白石一路苦修,将白石老人那种对比强烈的色彩融入自己质朴的画风中,增加其明快之色。白石老人用极工细的草虫配大写意花卉,或用重彩与泼墨相结合,使画风顿显热烈,更具人间烟火气,却在“俗”中现“雅”,是齐白石的厉害之处,迤君仿之,亦已做到大俗大雅。白石老人具有生活气息的朴实清新之风,迤君也能仿效,篮中的枇杷、石头上的八哥、芭蕉叶下的小鸡,都显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相对而言,身为海上画派重要画家的吴昌硕,其画风更显高古朴雅,能以俗入雅,其以书法入画,金石气十足,其画墨梅,纯以篆法入笔,显得高古苍劲。其画的紫藤、葡萄,以草书入笔,笔势雄健纵放、紫藤错综交叉,静动、虚实、繁简、刚柔结合,显得纵逸恣肆而又生机勃发。吴昌硕之画,既有文人之雅,又有平民之俗,他经常画梅、兰、竹、菊、水仙等寻常物事,迤君亦深受吴昌硕影响,擅画紫藤,深得老缶(吴昌硕)之意,擅画竹菊,亦深得隐逸之真趣。

余观迤君绘画,以菊入画甚多,想必他躬身仕途,却有散淡之心。其画菊题材有《秋阳》《素韵》《东篱秋色》《丽日》《秋高》《秋阳》《秋晨》等,《秋阳》以两枝菊花横斜构图,上者稀,为黄菊,下者稠,为红菊,菊枝菊叶皆以淡墨入画,菊枝呈“飞白”,浓淡枯湿对比鲜明,尚有朵黄菊将放未放,右上方显眼处两只墨色小鸟振翅飞翔,颇为闲逸,左下角竖形朱文闲章“长乐”二字。右上角隶书落款“秋阳”,下有行书“辛丑年迤君于大理”,下落正方白文印“陈迤君印”四字。此幅作品黄、红、黑三色相得益彰,色泽浓郁厚重,有朴厚古雅之气。《素韵》亦是横构图的菊花,花瓣纯以淡墨勾勒、白描,花枝淡墨飞白、花叶青绿,有几处晕染些明黄,稍显嫩意,菊花背景以极淡墨随意涂抹,似为立石。左下角钤阴文方印“墨池情趣”,右上角标题隶书“素韵”二字,下接行书“迤君于大理”,单落阳文印“陈”字。此幅画作正如标题,虚实相生、质朴素淡,显得清丽平和,颇得吴昌硕笔意。《东篱秋色》则色彩对比强烈,颇有白石老人画风,几笔赭色,便成篱笆之状,两朵硕大的黄菊挺立绽放,精神抖擞,枝叶从右至左,纯用水墨晕染,墨色从清浅过渡至浓郁。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一株红叶红茎的草本植物,占据了画面的半幅,色呈淡红,并非浓艳。左上有两只头身赭黄、尾羽青黑的小鸟低翔。此画落款改为左上横排,右下有条形朱文闲章“墨戏”二字。《丽日》则将花鸟与山水结合,背景为淡墨铺就的两座山峰,画面主体为两簇菊花,左为朱红,有九朵,右为黄菊,由右至左横斜,将远山部分遮蔽,有疏朗的十一朵,其枝叶婆娑,均为水墨。右下为正方阴文印“墨池情趣”四字,左上有两只黄雀振翅高翔。左上角为竖行落款,标题“丽日”为隶书,“辛丑年迤君于大理”为行书,下方阳文印“陈”字。此画远近、虚实、浓淡、明暗皆具,颇得白石老人神韵。《秋高》较素淡,为青、绿、墨三色,画色统一,浑然一体,不似《丽日》对比强烈。画面正上方两只相爱相惜的八哥,蹲踞于巨石之上,后有疏竹几枝,飘逸灵动,似有微风轻拂。五朵硕大的菊花傲放于画面左下方,两白三黄,叶片晕染为青绿和墨绿,唯有巨石为淡墨涂抹。此画八哥鲜活、菊花饱满、绿竹疏朗,构图虚实相生,雅致清奇。《秋阳》显得极为闲逸,秋千架上,几簇菊花,红花奔放、黄花明丽,白花清雅,画面右下方,置一硕大茶壶,三个茶杯随意放置,壶与杯,纯用淡墨为之,这幅画作,将画中的人物隐藏在画面之外,想必三两文人,看花喝茶消暑,闲情偶寄,颇有故事性。《秋晨》亦以菊花为主题,篱畔巨石旁,菊花丛生,红者热烈,黄者贵气,画面左上方,群鸟高飞。至此方明白,所谓花鸟画,有花必有鸟,有鸟必有花,方显动静相宜。

迤君擅画菊,然紫藤和翠竹亦为其所长。在《阳春》中,颇得吴昌硕笔意,以草书笔法入画。画面正中,用枯墨、焦墨以极快的速度如草书般画出“万岁枯藤”,转折处露出坚实的骨节,中间飞白甚多,使这幅紫藤颇有韧性且有年代感,那种苍茫之感在迤君的画中较少见。与藤干相连接的,却是倒悬的三串紫藤花,朱红、粉红、淡紫相映,显得清丽脱俗,几绺淡绿的叶片,穿插在藤与花之间。三只蜜蜂兼工带写,振翅在画面的左上和右下空白处,右下还有条形闲章阴文印“淡泊”二字。左上落款为隶书“阳春”,行书“庚子年迤君”,下方阳文印“陈”字。此幅画错落有致,枯藤的沧桑感与花穗的清丽相得益彰,正好映衬“淡泊”之意,正是阅尽世事之后的云淡风轻,此幅画作甚合余心。《清晓》是典型的文人画小品,画面中的芭蕉、竹叶、小鸡是佳配,芭蕉为虚写,以绿色淡墨为之,上有细小的昆虫,两竿交叉的秀竹用浓墨实写竹叶。三只小鸡昂首踱步、顾盼生姿,怡然自得,颇有童趣。

就构图而言,迤君的画宾主鲜明、疏密错落,变化掩映,停匀统一、血脉畅通,具有和谐的韵律感和左顾右盼的照应。迤君的画,讲究形和势的变化、墨与色的变化、情和意的变化,画面上墨色之轻重、色彩之寒暖,使作品生动和谐,从中也能感受到画者创作时的心境。写意花鸟画创作,主要利用线来表达物象,通过用笔的技巧,要求从事物的线条复杂状态中,看到物体的本质,要求笔简意繁、态随意变,一转一束都有意趣,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笔尽力不尽,气见笔不见。迤君近学书法数年,线条质量大有提升,其画紫藤,藤的坚韧、婉转、遒劲,皆得之于运笔的沉稳与速度,下笔千钧,一挥而就,正如“万岁枯藤”,其画兰竹,中锋侧锋皆具,以中锋体现其劲节,以侧锋勾勒其妩媚,真正体现赵子昂所说“书画同源”之理也。

墨色变化纷繁,亦是迤君作画之妙处。古人说墨分五彩。黄宾虹先生用墨,讲究墨法,所谓“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说的便是宾虹先生山水。宾虹先生主张渴笔焦墨要腴润,要刚而有柔、润而不枯,要求墨气淋漓。白石老人讲求用墨的浑融变化,体现笔酣墨畅、抑扬疾徐的动人韵律,见物象而不见笔墨。黄宾虹和齐白石均是金石大家,宾虹先生金文大篆出神入化,白石老人篆刻治印堪称一流,吴昌硕的金石气更胜一筹。迤君追根溯源,渐窥吴氏堂奥,殊为可喜。

流连于迤君画室,徜徉其数百幅作品之中,转瞬已至凌晨,感悟其用功之勤,领悟之深。如今他的花鸟画已得美术界和媒体认可。他现为省美协会员、中国书画艺委会会员、大理州政协特聘画家。他的花鸟画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展览数十次,先后在《法制日报》等媒体发表国画作品100多件,在《中国书画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发表文章150多篇,《文艺报》《边疆文学》等选登其国画作品数十幅。2013年,出版《美丽中国——陈迤君国画作品珍藏纪念邮册》;2014年,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陈迤君国画作品选》。

清丽明快山野气,质朴古雅隐逸风。陈迤君花鸟画现已渐入佳境,深信假以时日,定能在中国画的大视野中撷取丰硕之果。

作者简介:

一苇,本名杨义龙,70后,白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发表和出版有长篇小说《遥远的部落》《桃李春风一杯酒》《喜鹊窝的秋天》《小河淌水》《云开雾散》《洱海祭》和中短篇小说集《暮色中的马群》。长篇小说《洱海祭》获2015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遥远的部落》曾在《春城晚报》连载。长篇小说《喜鹊窝的秋天》2009年获全国政协等六部委第四届“关注森林”文化艺术奖一等奖,2012年获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奖。另有小说、诗歌、散文、评论、报告文学在《边疆文学》《人民文学》《民族文学》《滇池》《大家》《小小说月刊》《青年文学》《黄河文学》《文艺报》《文学界》《百家》《云南日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湖北日报》《惠州日报》等数十家报刊登载。同时,一苇醉心翰墨,书法作品曾多次参与省州市各级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