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振飞 一些 知识

给俞振飞一些知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4 00:41:02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俞振飞下海于汉口大舞台,为章遏云配戏,当时余正居汉上,特赠二立轴壮其声势外,并在汉口《戏世界》《楚报》《舆论报》写捧俞文字以为振飞张目(俞振飞之名为鄂人所未闻),后振飞北上,加入程砚秋班,余则返沪闲居,后与汉口《戏世界》主人梁君合办《戏世界报》,不久又与林某办《小小罗宾汉》,最后弃报办本刊,数年如一日,总因本人个性异众,笔下不论生熟,概不留情,故本刊出版以来,不知得罪多少伶人。

振飞之与我不欢,因振飞与程砚秋拆伙时,本刊不直其行为,俞遂不念过去本人之力捧,反以此而怀恨,伶工不易结交,余熟闻之,俞下海未久,竟亦深具伶气,可知伶工比小人更难近矣。

以艺论俞,其缺点正多,如嗓嫌细,而无膛音,歌律不严,扮相清癯,雉尾少功夫,其好处为扇子戏,身上、脚下有样,手眼有尺寸,扇子按置得法,神态静中寓雅,动则有书卷气。

俞振飞之《拾画叫画》

此外,穷生无寒酸气,靠子生少英武相,雉尾生不见气急心窄表情,去色迷迷文绉绉一类脚色,是正合其个性,饰英俊勇武之少年(赵子龙、王伯党),扮穷途落魄之公子(莫稽、陈大官),去智谋双全之将帅(杨再兴、周公瑾)便不对工。

至其私生活之如何糜烂,是为南北与振飞间接直接人士所佩知,固不待我述,本刊宗旨对于私生活不上正轨的伶人,尤其是借唱戏来实行“吊”的角儿,极不愿加以褒词,和时常提起,因为捧他,无异是助他为虐,所以近一年来不提起振飞。振飞亦非汉口下海时,不必再须要我捧,何况趋炎附势的文人正多,不患无人奉迎。

不久前,本刊一度刊出俞之《叫关》,后在某期曾谈起,振飞无此戏,却有此照,按老路应披马褂,振飞竟在某杂志大发其牢骚,说某年曾在杭州唱过,似乎是算他有这一出戏,但是我晓得振飞吃戏饭以后,《叫关》没有动过。

展开全文

俞振飞之《罗成叫关》

他说程剧团人多,《叫关》单挑戏派不着唱,可见《叫关》振飞唱不好,如果唱得好,班中亦决会不派他,更新黄金二期,振飞因何不贴《叫关》,据俞说,萧长华和其师程继仙言老派并不披马褂,不是唱唢呐二黄起,应当罗成扎靠起霸上,丑扮三王元吉,升帐命罗成为先行,会阵枪挑李天寿,回营交令,被三王元吉责打四十军棍,罗此时即卸靠、穿箭衣,好似《空城计》斩谡时的王平扮相,二次出兵回,三王元吉将四门紧闭,连杀东南西三门,都不放罗成进城,末杀到北门,才是现在的所谓《叫关》,所以罗成的扮相箭衣外面,如果加下甲是合理,披马褂是不对的,然而现在差不多都行的是披马褂,以致某剧刊(指本刊)的作者(指在下)以为披马褂是老规矩这种笑话。

我倒要请问吃唱戏饭的俞振飞,卸甲后是否就是一件箭衣,《群英会》黄盖、《双狼山》杨继业,都亦是责打后卸甲,《空城计》王平、马谡,《战太平》花云,皆曾卸甲,箭衣外各系有战裙,初未见卸甲后仅见箭衣,而不见战裙者,诚如萧、程之言,则此《叫关》剧照,亦已不遵规矩,至披褂,当然亦有披褂理由,因此戏近三四十年,只演后面一段罗成杀到北门,见城楼有红灯而《叫关》,若出场就是箭衣战裙,台风不大好看,因此加披马褂,以增其美,好在于前面杀四门,久无人演。

俞振飞

当时我还谈过“老规矩,《长坂坡》救幼主一场出扬,与此戏中罗成,皆应打油脸,现在谁在遵老规矩?”振飞就借题发挥说:“这句话并不是骂我,因为某剧刊的作者,认定我不会唱《叫关》,当然不是骂我,不过真纳闷,某剧刊的作者知道的老规矩真多,就是我们的梨园行中,也很不多见。”

我又要叫老板听好了:乱弹旧规,剧中人逢到紧张极急之时,皆应打油脸,如《劈棺》之田氏、《杀媳》之宋江、《杀子报》之王氏、《九更天》之马义、《九件衣》之县官、《翠屏山》之石秀、《走麦城》之关平、《刺婶娘》之邹氏、《狮子楼》之武松、《潞安州》之陆登、《汴梁图》之妃子、《连营寨》之赵云……今伶尚存其旧规,赵子龙军中救主,罗士信力杀四门,我说应上油脸,你就纳闷,可见你在梨园所见有限,所学不多,老实讲一声,戏剧入京朝,是犹璞玉之经斫人手,已失其真,理失求诸野,古有明训,我作此文,非惩振飞大胆,实给振飞一些知识耳。

(《十日戏剧》1940年第3卷第2期)

- 历史推荐 -

汪曾祺:从赵荣琛拉胡琴谈起

徐兰沅:今昔听戏耳朵习惯的变化

唱戏的三大毛病,武生为什么都爱唱老生戏?

梁小鸾:德高望重的李多奎先生

王吟秋:缅怀义父马连良先生

由《别姬》谈京剧涉及佛教的错误

赵燕侠:谈“舍不得”

梅兰芳先生留有哪些珍贵遗物?

1942年访问孟小冬:“她最佩服师弟李少春”

细说京剧《春秋配》的情节与版本

京剧《杨家将·碰碑》中的“石虎”究竟是什么?

梅兰芳:“名利二字对我来说,已经淡极了”

王少楼、杨宝森之比较

铸剑磨刀半百年(1959年的靶子戏衣作坊)

由谭小培、谭富英《群英会》说到父子同行同台

更多梨园旧事get√

光风霁月的梨园

久已被人遗忘的

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