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
智能化时代,智慧化阅读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也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并非增添几台智能设备、引入一些大数据分析那么简单,归根结底,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深层次创新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利用智慧手段构筑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知识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群体数字鸿沟。
《瞭望东方周刊》一直关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为助推全民阅读,以书香中国建设促进文化强国建设,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瞭望东方周刊》联合首都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综合业内专业机构和专家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港澳台地区除外)推选出“十佳高颜值图书馆”“十佳特色图书馆”“十佳智慧图书馆”“十佳全民阅读推广力图书馆”,以飨读者。
本次,《瞭望东方周刊》发布“十佳智慧图书馆”,以窥见当代中国公共图书馆如何应用科技践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
重庆图书馆
关键词:智慧重图微体验区
展开全文
重庆图书馆(图源/重庆图书馆官网)
推荐理由:
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重庆图书馆精心打造的“智慧重图微体验区”正式向读者开放。体验区引入了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AI等先进技术,创新打造了“重图映像”“智慧小图”“百变化身”“数字藏品”“智能云游”“VR阅读”“大咖讲书”“智慧书架”八个智慧服务场景。
在这个以智慧化阅读体验为主题的“馆中馆”,读者能一站式体验对话数字馆员、云游孪生重图、触碰3D古籍等种种乐趣。例如,“数字藏品”场景中,在全景扫描及数字化建模应用的帮助下,重庆图书馆的重要文献、珍贵藏品都被3D化,读者可在这里体验AR全景数字藏品鉴赏。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关键词:“采编图灵” “粤读通”数字证卡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明路总馆B区(图源/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官网)
推荐理由: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综合采用物联网、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自动分拣等技术,研究和设计了一套“图书采分编智能作业系统”,用自动化作业替代重复的人工操作,通过精准的图书识别及数据处理等方式,实现批量图书验收、人机协同编目、典藏加工及分拣等处理,以极大地减少重复的人力劳动,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图书采分编效率。
这个图书采分编智能作业系统被命名为“采编图灵”,是国内外首个将人工智能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等应用到图书采分编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系统。
该馆自主研发的“粤读通”数字证卡,则依托广东省数字政府的身份统一认证平台优势,实现全省域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互联、互通、互认,目前已基本覆盖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实现全省“一张网、一个卡”,读者一次办理(包括线上办证或激活),全省通用。
甘肃省图书馆
关键词:服务数据实时呈现 读者画像
甘肃省图书馆(图源/甘肃省图书馆)
推荐理由:
甘肃省图书馆的“智慧甘图综合管理平台”采用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中台,实现对图书馆人、资源、设备、环境、过程等要素的全面感知、广泛互联、深度融合与可视化管理,为读者提供多样、优质、便捷的服务。
该平台实现了服务数据的实时呈现,并基于读者画像提供精准服务。根据读者的个人信息、到馆频次、行为偏好、借阅内容、各项指标的排名等信息进行读者画像分析,实现针对群体和个人的新书推介与知识定向投送,使服务更加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
江西省图书馆
关键词:“无感借还”
江西省图书馆(图源/江西省图书馆官网)
推荐理由:
江西省图书馆新馆区内,已初步建成了“5G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各类创新服务中,“无感借还”智慧流通服务的成效最为突出。该服务系统采用红外光幕技术、人脸生物识别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打造出“入馆即还书,出馆即借书”的智慧场景,让读者在短短3秒完成图书的借阅,为读者提供了高效、便捷、智慧的流通服务。
该服务于2020年9月27日在新馆投入试运行,2年多来,读者累计借还327万册次,极大节约了读者时间,2021年读者借还册次同比增长47.5%,图书流通效率提升90%。
昆山市图书馆
关键词:智慧空间网络 24小时集约智能管理 馆藏动态调配
昆山市图书馆(图源/昆山发布)
推荐理由:
江苏省昆山市图书馆面向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了便捷的“馆在城中央”智慧空间网络。智慧空间网络由1个中心馆,36个智慧24小时自助图书馆、55个智能书柜共同构成,注重将智能设备和图书馆空间无缝融合,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体验到图书馆空间的智慧。读者可免押金信用办理电子借阅证,通过数字视听太空舱、耳机森林、电子阅读和朗读亭等智慧阅读设备,便捷享用图书馆各种资源。
同时,所有智慧空间实现24小时集约智能管理。在夜间无人利用的状态下,馆舍内自动断电,读者刷卡后自动供电,最大限度实现了读者服务和能源节约的平衡。针对每个自助图书馆所在片区的人口、文旅资源、城市功能等特色,配置对应的文献资源,实现动态调拨。
根据读者借阅历史记录和预约状况等数据,智慧空间还能对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智能书柜的图书进行馆藏动态调配,实现“书跟着人走,书围着人转”的“人在馆中心”的调配模式。
首都图书馆
关键词:快递借还书 “二维码读者证”
首都图书馆B座外景
推荐理由:
借书如同点外卖——通过首都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读者可进入“阅享京彩”网借服务平台,绑定实体读者证,在线检索图书,并通过“送书上门”和“送书到分馆”两种方式借阅图书,还可选择通过快递物流寄还。
此外,首图推出“二维码读者证”,读者凭此二维码可使用自助设备借还图书,登录首都图书馆和各区图书馆网站、App和微信服务号平台,畅享“北京记忆”“首图馆藏古籍珍善本图像数据库”“首图讲坛”“首图动漫在线”等90多个特色数据库的图书、报刊、多媒体等各类数字文献。
上海图书馆
关键词:特大型城市图书馆集群系统 海量数字资源
上海图书馆东馆(图源/上海图书馆官网)
推荐理由:
上海图书馆积极支撑中心图书馆数字化和智慧化建设,推动实现“一城一网一卡一系统”特大型城市图书馆集群系统,近年来加速推进新一代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云瀚(FOLIO)应用推广,推动“二维码”“随申码”“社保卡”等多卡多码技术在图书借阅中的标准化应用。
2020年,上海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经费在文献信息资源采购总经费中的投入占比已达43.49%,目前共计拥有外购电子资源平台68个、数据库164个,其中包含211万种中外文电子书和报刊。自建54种数据库,资源总量超过661.59TB(书目文摘型数据库除外)。
初步统计显示,2021年,上海图书馆全年数字服务量已经超过1.6亿次,数字资源下载量820多万篇(本)次,数字资源在线使用量1008多万次。
苏州图书馆
关键词:国内首个大型智能化书库 数字阅读
苏州图书馆(图源/苏州图书馆官网)
推荐理由:
苏州图书馆北馆智能立体书库是国内首个大型智能化书库,自动化书库内将全程自动化存取书籍,实现图书的高密度储存和高效利用率。大型分拣系统,实现图书高速分拣和精准配送,与智能立体书库组成了苏州图书馆文献典藏中心和流转枢纽,促进全城文献流动,提升文献服务时效。
苏州图书馆不仅早就实现了“你选书我买单”的书店新书借阅服务和在线选书快递到家的“点单式”借书服务,还积极转战“云端”,通过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直播等模式,多渠道满足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参与互动性强的阅读活动需求。
当前,苏图正在打造集阅、听、视、资、创等为一体的数字阅读平台。该项目建设一期主要实现在手机端利用微信小程序向读者提供电子图书阅读、听书、电子杂志阅读、讲座视频观看、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呈现等服务。并且,通过智能推荐系统,平台将做到“千人千面”,精准向读者推荐数字资源。
浙江图书馆
关键词:全省性古籍文献集成平台 长三角“一卡通”
浙江图书馆(图源/浙江图书馆)
推荐理由:
浙江图书馆牵头浙江全省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目前,它已发布数字化古籍近2300种、约5.5万卷,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浙图。浙图的数字化古籍涵盖了国家珍贵古籍、印谱、两浙学者稿抄本等特色馆藏,包含宋元刻本、写本、活字本、套印本、稿本、抄本等各种版本,如唐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元刻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清代大诗人袁枚手书《随园诗稿》。它们都是馆藏古籍文献中的珍品。
与此同时,浙图实现了长三角地区社保卡公共图书馆服务“一卡通”、纸质图书省域范围内“通借通还”,并联合全省公共图书馆推行“信阅”服务。各地公共图书馆的“一键借阅”服务均入驻支付宝、微信公众号、“浙里办”,凭“芝麻信用”免借阅证、免押金,轻点手机“网购式”借还书突破读者到馆服务模式,实现15.6万册新书全省借还,百万册馆藏书全国借还。
广州市南沙区图书馆
关键词:“地磁导航” AR眼镜个性化服务
广州市南沙区图书馆(图源/广州市南沙区图书馆)
推荐理由:
广州市南沙区图书馆的地磁导航技术开全国之首创。在馆内,读者只要打开蓝牙,通过公众号的菜单,便能实现人工智能导航,精确找到图书架位,误差不超过1米。由此,读者能够在馆内不同区域查询图书,并能够清楚看到书本在馆和外借册数,真正解决“找书难”的行业难题。
该馆还有不少独创“黑科技”。比如AR眼镜个性化服务模式:以往,图书馆以被动服务为主,有事找管理员,没事自己看书,而南沙图书馆馆员可以通过佩戴的特制AR眼镜,对读者进行人脸识别,由此读取该读者的主要业务数据及预约信息,读取这些信息后向读者提供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打造图书馆智慧服务新模式。
再如,该馆书架采用石墨烯电子架标,石墨烯材料的电子纸具有随时改写、无需充电、透光率高等特点,环保且方便高效。
推荐专家委员会成员(排序不分先后):
毛雅君(首都图书馆馆长、党委副书记)
方家忠(广州图书馆馆长)
吴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
黄玉华(海南省图书馆协会秘书长)
郭欣萍(山西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
张久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党委书记、教授)
覃柳笛(瞭望东方周刊编辑)
周丽娜(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刘佳璇(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