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苏州4月19日消息(记者郑楚豫)“你看明朝的《核舟记》就已经记载了王叔远的核雕作品。苏州核雕工艺从那时开始就已经远近闻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建明在和记者谈及自己的核雕之路时感慨道。“许多知名核雕艺人都来自光福一带。核雕是从我们光福镇发扬光大的,是我们的骄傲。”
苏州光福镇是名副其实的工艺雕刻之乡。走进苏州光福镇,路两旁时常可见玉雕、核雕、红木雕等各类工作室的招牌。2018年,光福被列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拥有各类“非遗”项目18个。其中,光福核雕更是因其精湛的工艺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光福重要的一张文化名片,光福核雕匠人世代相传的“精、巧、细、灵”技艺对吴地文化的发展传承产生着深远影响。
光福核雕(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
如何用小小核雕作出发展大文章?如何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如何做到“后继有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苏州光福镇,以“核雕”传统工艺为原点,探寻“苏作”小镇的发展之路。
从“摆地摊”到“工作室”:核雕从光福走向世界
“这个核舟上的每扇窗户都可以打开。”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许忠英在介绍自己的作品《三层核舟》时说,“这个作品曾经参加过国际交流展出,现在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了。”如今在许忠英的核雕展览馆里,陈列着许多精美的作品,从神话传说到各地美景,题材选择多种多样。
展开全文
许忠英核雕作品(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
从17岁开始学习核雕起,到如今许忠英从事核雕行业已近50年。“一开始是为了有个赚钱的手艺,跟着我们当地的4位六七十岁的老师傅学核雕。”回忆起自己从事核雕艺术的历程,许忠英坦言,最开始雕刻的是罗汉头式样手串,一串能卖7块钱。
“后来我就想,能不能做得更加精细呢。”于是,许忠英在继承老一辈雕刻技法的同时,不断追求精致,渐渐地在核雕行业有了名气。“我的作品逐渐从最开始的7块钱一条,到甚至有外国的客户专门找我下订单。咱们的文化让外国人也愿意买单,这是件当时让我很骄傲的事情。”
核雕这门技艺的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如今,已经67岁的许忠英仍在坚持与学校进行联合教学,据许忠英估算,目前她义务带领、教授的学徒已有100多人,年龄层从20岁到50岁。对于核雕技艺的传承,许忠英也有自己的担忧。“核雕上手很容易,快的几个月就能学会,但要做好却需要耐住寂寞,日复一日去练习。”
相似的情况,周建明也有经历。
“最早做核雕是拿来勤工俭学的。”周建明笑着说,那时候做核雕就想着能补贴家用。后来周建明辗转天津、北京,从摆地摊开始做起。随着周建明的名气越来越大,光福核雕也被从光福带向了全国的更多地方。
周建明回忆,有一次有人拿着他的核雕作品来让周建明落款。“第一次在核雕作品上落款,这也让我印象很深刻。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觉得光福核雕是一门珍贵的技艺,需要我们好好传承下去。”
随后,周建明开始招收学徒,想要将这门核雕技艺传承和发扬好。
“一开始招学徒还是挺难的,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们来吃这个苦。”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周建明的徒弟已是遍布全国。“外省有从内蒙古和辽宁来的,到我这里学习的,现在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家乡,把我们光福核雕技艺也带了回去。”
“现在,光福核雕产业区域共入驻工作室500多个。”据光福镇副镇长张静介绍,目前光福镇各类工作室不但向外界输出各类高质量核雕作品,更承担了招收学生、培养人才的行业职责。
从摆地摊到工作室。一代代核雕大师们的成长之路,也是光福镇核雕不断发展的历程。2008年,光福核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光福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工艺雕刻之乡”。2017年9月,光福核雕参加了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
继承、开拓、发扬光大。光福核雕一步步走向世界,离不开代代核雕艺术大师的坚守与传承。
从“原样继承”到“破核而出”:核雕新创意带来新发展
记者走进中青代工艺美术大师代表陆小琴的工作室,首先注意到的是陆小琴的工作台。“‘坐得了冷板凳’这句话我很受用。手艺人嘛,就是要下苦功夫去钻研。”陆小琴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坐下来创作,对她而言,核雕工艺的传承不仅是继承,更是要发展创新。
陆小琴和自己的工作台(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
陆小琴告诉记者,自己常常会想办法在雕刻技法和雕刻素材上不断突破。“这件作品是我的一个转折点。”陆小琴在和记者介绍自己的作品《荷塘私语》时回忆,以往核雕往往是“罗汉头”、核舟等传统的题材,陆小琴有一次在湖边散步,突然她想:“为什么不能将我们生活中的美景融入到核雕中来呢。”于是便诞生了这件核雕写生作品。
陆小琴作品《荷塘私语》(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 摄)
随后,陆小琴在创作中不断突破传统的模式。“这件《在水一方》我是尝试剖开了橄榄核,借助它内部的本身构造创作的。”凭借着扎实的雕刻功底和不断钻研的创新精神,从接触核雕到拿到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陆小琴只用了6年的时间。
如今,陆小琴的女儿姚思颖也加入了母亲的核雕艺术事业中来。今年24岁的姚思颖有着海外留学经历,对于核雕她有很多新的想法。除了在结构上下功夫,姚思颖和母亲还尝试借助光影来丰富核雕的呈现形式。
对于这些核雕艺术家的子女,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们为“艺二代”。“传统的手工业需要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因为他们更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光福镇副镇长张静表示。
如今,周建明的儿子周清宇也回到家乡,参与经营父亲的工作室。“我父亲负责技艺,我就主要负责‘非物质文化’这一部分的整理收集。”多年来周清宇一直致力于收集核雕艺术背后的文化故事。“你看像我们传统的罗汉头式样,它的由来是什么?第一个尝试做核雕的人又是谁呢?我们在光福镇的核雕不仅要有技艺,也需要这种文化内涵的注入。”
除了“艺二代”的回归,光福镇也在致力于培养对核雕艺术有兴趣的年轻人加入进来。2021年底,吴中区首家苏作非遗工坊、苏作产业学院落户光福,以政府、协会、企业以及学院为一体的工艺人才共育机制有了进一步实践。
“2022年我们举办了‘光福核雕’相关传承实践活动和展览科普活动。”张静表示,光福镇通过非遗匠心系列课堂之“秋实·微雕体验”核雕专场活动,设置了“光福核雕”非遗教学体验点,由“大师工作室”“教学体验点”开展操作示范和教学培训活动,大力培养核雕技艺的年青一代技术能手。
正是这样在不断的继承与发展之间,光福镇的核雕艺术在不断与时俱进,在时代的浪潮中始终焕发着生命力。
从“艺术化”到“产业化”:手工艺小镇的共富之路
“当时我用别人做十串的时间去雕琢一串作品,慢慢地就把活越做越精细了。”许忠英回忆自己最初的从业经历时表示。正是这样不断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推动光福核雕从最初“核雕产品”发展出了极具艺术性的“核雕作品”。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光福也与时俱进开始积极现代艺术产业发展方式。一批艺术大师和能工巧匠持续守正创新,在保留古老技艺,确保基因不变、肌理不变的基础上,为这门古老工艺的发展传承融入当代生活理念的印记,形成一条集供应链、生产、销售和商业推介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链。
“和大部分传统手工艺行业一样,光福核雕的生产在数百年里一直采用家庭作坊的传统模式。”张静介绍说,但如今,越来越多核雕从业人员开始关注现代艺术产业方式,他们将“品牌工作室”的理念引入核雕产业并结合现代商业理念辅以运营,推动光福核雕完成了“专业化”的转型。
从“零散产品”到“完整产业”进入新时代,光福镇以核雕生产为中心,衍生出了各类相关附加产业,如橄榄核收购、雕刻工具生产、核雕作品包装、核雕经纪人等新兴职业,为光福及周边地区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据估算,目前光福镇核雕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达到2000余人。
此外,光福核雕的“走出去”也不再依赖最初“口口相传”的推介方式。光福镇的核雕从业者开始引入微信、微博、网站、视频号、直播间等渠道,不断提升光福核雕的品牌力。
为赋能光福核雕的聚集发展和品牌推介,光福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投入,打造了光福工艺街和光福核雕城,为在当地集中推介搭建平台。同时,当地政府还建立版权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引导扶持工艺大师参加各类重磅活动和评奖。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光福核雕从工匠们用以谋生的技艺到如今走向艺术化、产业化,其中凝聚着不同年代群体的智慧和思想,也在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也在不断迸发新的生命力。
灿烂的传统文化赋予手工艺小镇的历史使命不止是技艺的传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如何在实现文化传承的同时带动居民共同富裕,如何留住文化多样性实现文明传承,这是历史留给光福镇的时代之问,而光福也以刻刀为笔,为新时代“苏作”小镇的发展写下了江南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