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州 苟全 能臣 庸人 乱世

荆州刘表,能臣还是庸人?是苟全荆州于乱世的逆行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3 15:04:03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刘表是汉代历史上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人物。当时的许多政治、军事事件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外,刘表还是一位颇负盛名的经学家,在汉末及后世都享有盛誉。当然,刘表的才能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岁月里是怎样的?

一、刘表仕历

1、刘表使荆州政权趋于稳固

刘表官至江夏太守、荆州刺史。刘表17岁师从于同郡大儒王畅,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后投身于反对宦官的斗争中,事败,遭禁锢。后刘表流亡民间近20年,湮没无闻。平三年(192),封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

主政荆州期间,刘表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荆州。荆州一时成为百姓向往之地。政治上,巩固荆州政权,据守江汉。初平元年(190),刘表出任荆州刺史。刘表单枪匹马直入宜城(今湖北宜城市),依靠荆州大族蒯良、蒯越、蔡瑁、庞季等铲除了张虎、陈让等地方宗贼。

随后,刘表将荆州郡治由武陵汉寿(今湖南汉寿县)移至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其后,刘表采取威怀兼治的方针,抵御外部势力的入侵及平定内部势力的叛乱。初平三年(192),刘表仍旧向朝廷遣使奉贡,刘表被册封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刘表部将射杀孙坚,暂时解除了江东对荆州的威胁。

至此,刘表已把势力范围扩张到从长江以南到现在的越南,除东吴五郡外的广大地区。刘表的上述活动,使荆州政权趋于稳固。

展开全文

2、经济发展与兴办荆州官学

经济上,发展经济,士民殷富。东汉末年,灾荒、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建安初年,从关中、益州、徐州、冀州涌入荆州避难的百姓多则上百万人。政治的安定,保证了荆州地区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

正是基于荆州地区发达的经济,刘表才有余力助修洛阳宫室。文化上,兴办学校,发展文化事业。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无疑促进了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刘表早年师从儒学大师王畅,深受其学风影响。

儒家重视教育的思想极大的影响了刘表。刘表主政荆州后,即采纳蒯良的建议,仿效晋文公,行仁义之政,加强文治,大力发展学术文化事业,兴办荆州官学。荆州官学的兴办可谓是刘表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大贡献。

二、刘表与荆州学派

1、荆州学派的发展与衰落

刘表主政荆州期间,荆州政局相对稳定。刘表大力发展生产及文教事业。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关中、兖、豫等地的人民避乱荆州。对于前来荆州避难的北方士民,刘表给以赈赡,予以安排。

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无疑为文教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刘表恢复了州立官学,充分发挥这些士人的文化优势,加强儒家思想的教化以稳定人心。建安五年,刘表击败张羡之子张怿,取得零陵、桂阳、长沙三地。

刘表遂兴办官学,史称“荆州官学”或“荆州学派”。荆州学派的风格表现为反对烦琐虚伪,追求简约自然和儒道相容的倾向。同时荆州的儒生们在对经书注释进行重新编辑的过程中,追求简明求实、注重义理的风格。

荆州学派去除繁琐、追求简约的学风,被余英时称为“荆州之学下开魏晋玄学而上承郑玄之经学简化运动”。刘表作后定之学,这恰恰体现了荆州学派的精髓在于标新立异、薄古厚今。

因而那些富于新思想、志在革新政治者,多汇聚于荆州。荆州学派的士人们主张名法政治、鄙薄名教政治,崇尚事功、讲究经世致用。

2、荆州学派熠熠光辉

魏晋玄学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它形成于魏晋时期,而荆州经学则是玄学的滥觞。学术界一致公认的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奠基人,而王弼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荆州学派时期。从解经方法、学术见解等方面,魏晋玄学都与荆州经学有莫大的关系。

东汉末年,古文经学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获得官学地位。宋衷、司马徽等古文经学家在荆州引经作注、聚众讲学,使原本已在荆州流行的古文经学进一步发扬光大。逮至汉末,学者不为章句之学已成风习。

郑玄为一代经学大师。郑玄注经兼采今古文,但他主要沿袭章句之学,缺乏哲学的理论思辨,以不变应世变,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趋于保守。虽然郑玄使得经学进入了一个统一的时代,但也造成了只言一家之言,只谈一家之说的局面。

而荆州经学一些不同于郑玄之学的言论则为经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早年师从于宋忠的王肃后创立了“王学”,引发了中国经学史上的“王郑之争”。王肃反郑与受荆州经学的影响不无关系。

荆州学派中的尹默、李譔、司马德操等人则对巴蜀地区的经学发展贡献颇大。另外,荆州学派的儒生们搜集了大量的图书。同时,来荆的儒士们携带了大量的藏书,充实了荆州官方的藏书。曹操占领荆州后,将这批珍贵的图书运至邺。荆州学派的儒生们搜集、保存了这批珍贵的文化典籍。

三、刘表最终失去荆州的剖析

1、地理位置边缘势力的兴衰

地理因素在古今政治、军事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冷兵器时代,地理因素发的作用更加突出。董卓之所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左右东汉末年政治局势的风云人物,主要是他抓住了中央朝廷经过一系列党派斗争出现了权力真空的时机,动用手中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迅速掌控了中央的权力。

但是董卓拥立献帝,掌握了中央的权力之后,却引发了另一场巨变。张鲁势力、公孙势力和士燮势力得以长久的维持其势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特殊的政治格局。

荆州地理条件,有利于防守但却不利于向北进攻,这种状况必然会促使刘表采取偏安一隅的军事策略;并且荆州当地的地主势力相对于中原地区的豪强地主力量弱小,无法提供强大的军事支持身处在荆州地区的刘表最终也逃不过周边的虎狼。

2、刘表只能稳定荆州已表中立态度

在刘表的治理下,荆州成为和平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的地区,然而刘表在荆州的统治最后却是以失败告终,刘表最终失去了荆州。作为荆州牧的刘表自然负有严重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结合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刘表最终失去荆州有着很深的客观因素的制约。

荆州当地的居民性格也比较懦弱,只要能够保证有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就心满意足了,对外扩张的愿望并不强烈,这就是荆州地区当时的状况“荆土虽安,人不习战”。这样,刘表就只能稳定住荆州的局势,没有力量与中原地区的豪强抗衡。

此外,北方的士大夫和广大流民来到荆州是为了逃避战乱,希望去过平静安定的生活,正是因为刘表没有成就大业的远大志向,只求保境安民治理好荆州的缘故,才来投奔于他。从这里可以看出,刘表偏安荆州的策略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这是在对自身条件,以及对北方形势进行了周全的分析之后提出的。

如果当时刘表贸然发动北伐中原的战争,就会卷入旷日持久的战乱中,后方的补给很快就会面临崩溃,加之荆州的战略地位本身就十分特殊,各方军阀都在觊觎这块地区,如果北伐中原,就会造成内部空虚,孙吴和一些其他地方割据势力一定会乘机偷袭荆州,到时候刘表很可能会面临四面受敌,战祸频繁,民不聊生,土崩瓦解的灭顶之灾。

那样对刘表来说不仅无法实现荆州的社会稳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而且连生存都无法保证。从这个角度来看,刘表虽然拥有一块非常大的地盘,军事力量也不容小视,但他没有去逐鹿中原和其他军阀争霸的实力。

这说明刘表十分清楚自身实力,有自知之明,在曹操与袁绍激战正酣的时候,他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对官渡大战进行观望,这在当时复杂局面下是比较稳妥的。

结语:

刘表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典型的儒生、士大夫。通晓儒家经典,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儒生的特点。在和平环境下,儒生可以在参与国家的治理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仁义治天下。

但是,刘表所处的时代并非太平盛世,而是军阀混战的时代,各方诸侯都想着要打败,继而成就帝王之业。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刘表心中充满仁义道德,显然缺乏一个真正能成就帝王之业的胆略和雄心,只适合做和平时代的领导者,根本不适合在乱世发展。

参考文献:

《三国志》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