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禧攻略》中有这么一段剧情,女主魏璎珞看到乾隆“足足四十个章”,便戏说:“这和嫔妾以前在天桥底下,看到的狗皮膏药一样。”乾隆的盖章狂魔癖好历来被人们热议,称他破坏了名家画作原有的意境,而在剧中,乾隆的回答也是戳到了众人的萌点:“高兴了敲一个,不高兴了也敲一个。”还别说,这么豪横的言行十分符合乾隆“盖章狂魔”的属性。
那么在历史上,乾隆到底是怎么盖章的呢?
据史料记载,乾隆的印章共1000多方,几乎相当于康熙、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的总和。不仅所占比重最大,而且种类繁多。印章内容也非常广泛,从经世治国到个人嗜好,简直是无所不含。
别看人家盖章随性,但其中每一枚印章中都表现了他的思想内涵与治世准则。乾隆爷从登基开始酒一直以“敬天法祖”作为自己政策的旗号,因此“学镜千古”、“敬天明理”、“敬天法祖之宝”等印章便是运用这一思想处理问题的直接反映。
除却他的治国思想,乾隆在书画上的造诣颇深。王公大臣深晓乾隆酷爱历史臻品,从八方收集了珍宝藏品。在政事繁忙之余,乾隆常常展卷观赏,一旦来了兴致便挥笔题赞,宫中收藏的大量名画,大部分都留有他的墨迹,盖有他的印章。这类印章在乾隆朝有很多,如“宜子孙”、“几暇鉴赏之宝”、“乾隆御赏之宝”、“御赏”、“鉴古”、“学古有获”等。
展开全文
乾隆帝非常重视古代艺术品的整理,他钦定、编纂了大量有关古代文化艺术品的著录书目,如《石渠宝渡》、《西清古鉴》、《宁寿鉴古》等。凡是被著录书目收入的作品,特别是绘画、法书,都要盖有相应书籍的印章,如“秘殿珠林”、“天禄琳琅”、“石渠宝鉴”、“珠林继鉴”、“天禄继鉴”、“珠林重定”等,作为皇宫收藏的凭证。
乾隆爷钟爱古陶瓷,并有着独特的品赏过程:品貌观察、辨伪存真、考证校异、配置匣盒、镌刻诗文、绘制图册、编目典藏。经乾隆品鉴,被视为真品者,将著录于册,或配匣盒,或绘图册,以为永藏。将瓷器以等级划分,其中瓷器釉面洁净、完整无残的位列“甲等”,并取上等木匣,在匣盖和匣头标记古陶瓷名称等信息,酌情选取青、黄、绿三种颜色之一,填补字迹,乾隆印甲之说便由此而来。
这些被乾隆爷盖戳认证过的便是妥妥的乾隆御赏之宝,后世,也将“乾隆印甲”的典故流传下来。而有这么一款酱酒,正是结合了乾隆印甲的典故,起名甲品,以金黄陶瓷瓶身承载了皇家赏器文化,将人拉入层峦叠嶂的皇宫中感受岁月历史。
甲品·乾隆印以明黄铺底,带给人关于色彩的遐想。在明黄底上铺设龙纹且填色饱满,酒器的威严霸气之姿尽显。要呈现龙纹细节,使纹路可触、手感丝滑,莫过于以珐琅彩工艺制瓷。
外盒描绘青龙盘旋云端,双龙昂首相望,尽显霸气,再究其内里,还有另一方天地。三折翻盖的开盒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酒友的品玩趣味。取一杯酒置于光亮处,观酒体浑厚;将酒托于鼻尖,闻酱香馥郁;送酒进入口腔,饮唇齿回甘,令人魂牵梦绕,不由得心生感慨。
试想,休憩时,开一瓶甲品·乾隆印,配合美味佳肴,与好友对饮,与家人赏味,是不可多得的浮生之闲。说不定回味之间,还能和朋友在酒桌上说说乾隆印章大赏的话题,增添酒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