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俾斯麦经典一句话

俾斯麦经典一句话(为什么说铁血宰相俾斯麦下台,是法国复仇的开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7 00:56:56 浏览2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为什么说铁血宰相俾斯麦下台,是法国复仇的开始

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结为同盟,眼看着英国与俄国在巴尔干“两虎相争”。而法国的衰弱,让英国失去了一个遏制俄国的帮手,不得不忍气吞声地接受,俄国的军事力量再次进入黑海。当然,俾斯麦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扩张。

统一后的意大利,在欧洲大国中实力最弱,又比其他小国强大。然而,其实力不济,野心却不小。俾斯麦尽管十分看不上意大利,对其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更是嗤之以鼻,特别是毫无战斗力的军事力量,简直就是笑话,但还是接受其为盟友。

在俾斯麦看来,一方面,剥夺法国的一个潜在盟友;另一方面,使奥匈帝国获得一个友好的邻国,共同对付俄国。更重要的还是想借意大利“搭桥”,拉近与英国的紧密关系,挑拨英、法两国关系,并遏制俄国的扩张。

由于英、法两国为争夺埃及,以及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双方关系急转直下,而意大利也因突尼斯与法国矛盾很深。于是,在俾斯麦的唆使下,英、意、奥匈三国签订了《地中海协定》,共同维护地中海地区的稳定。这次,俾斯麦很满意。

首先,在外交上孤立法国的同时,又孤立了俄国,使得俄国越来越离不开德国的支持,更加依赖其在英、俄战争中保持中立。而俾斯麦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不仅将双方的注意力从法国身上移开,而且俄国也不敢与同样被孤立的法国结盟。

其次,加深英国与俄国的矛盾。由于《地中海协定》明显是针对俄国,使得英国深陷巴尔干半岛。尽管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始终没有放松对德国的戒备,但因德国在巴尔干并没有实质利益,反而抵消了对德国的关注度,全力对付俄国。

更关键的是,该《协定》是英国与德国的两个盟国签订的协议。也就是说,英国承担了援助两个盟国抗击俄国的全部责任,而德国却置身事外,过的“逍遥自在”。至此,俾斯麦煞费苦心构建的孤立法国、迫使俄国保持中立的外交体系大功告成。

然而,威廉二世继位不到4年,俾斯麦的外交体系彻底崩溃。

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这位天生有些残疾的新皇帝,从小充满了自卑感,当了皇帝后特别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以此来掩盖残疾带给自己的自卑。当然,这么自以为是的人自然容不下比他强的人,2年后俾斯麦被解职回家。

随之而来的是,德国外交路线的全面调整。他们不仅不理解俾斯麦复杂而矛盾的外交体系,而且十分质疑为什么与交战的,俄国和奥匈帝国同时结盟?很快,德俄双边安全协定终止,俄国甚至不惜作出重大让步,但威廉二世仍然拒绝。

其实,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想与英国结盟。他想当然地认为,拒绝与俄国保持友好,就一定能够博得英国人的好感,从而结为同盟,继而法国、俄国都不敢小瞧德国。俾斯麦难道就不想这样做吗?不,因为他知道英国人是不可能与德国结盟的。

遏制统一后的德国,是英国的长期政策,这和意识形态根本没有关系。俾斯麦十分清楚英国人的想法,根本就没有把德国的安全,寄托在与英国的结盟上。而毫无政治头脑的威廉二世,怎会理解俾斯麦的苦心,一心追求与英国的友谊。

俗话说得好“上赶子的买卖,都不是好买卖”。威廉二世将俾斯麦时期挟制英国的埃及桑给巴尔,慷慨地送给了对方,非但没有换来好感,反而对其渐行渐远,根本没有结盟意思。可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更可怕的是,法俄结盟了。

由于与德国无法建立友好协定,再次孤立的俄国,处于英、德、奥、意四国包围的危险之中,于是本能地想与另一个被孤立的大国——法国结盟。当俄国主动向法国表示意思时,被俾斯麦孤立了20年的法国激动不已,当即订立军事协定。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俾斯麦苦心经营的外交体系彻底崩溃。法国在德国的“奴役下”,尽管一心复仇的心态与日俱增,但在俾斯麦所构建的外交体系中,被死死地困住,动弹不得,直到愚蠢的威廉二世上台,法国迎来了复仇的机会。

俾斯麦不愧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家、政治家,其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令人叹服,也不禁对威廉二世的自以为是感到无奈。政治应该由政治家去做,如果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不但效率低下,甚至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俾斯麦为什么生前极力防止军国主义

这么好的问题,竟然没人答,我来答!

要弄懂俾斯麦为什么极力提防军国主义,我们就要了解军国主义究竟是什么?

军国主义

纳粹是民族主义,而日本才是真正的军国主义,所以我会以日本为例子。

军国主义(Militarism):即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军国主义是一个陷阱,一个看起来跳进去就会无比强大的陷阱,实际上,跳下去就是无底深渊。

以日本对中国的策略改变,来谈论军国主义与一般政府的不同

日本自从1840年开始,就对中国又觊觎之心,但实际上从1840年到1945年,这中间日本的政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个改变有一个转折点,那就是1928年“皇姑屯事件”,日本关东军炸死了中国东北军阀张作霖。

  • 1928年以前

日本对中国早生觊觎之心,自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开始着手对中国的侵略。

最重要的人就是日本传奇首相伊藤博文,伊藤博文内阁在此期间,定下了“欲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大政方略。

伊藤博文时期,日本已经开始向中国东北倾销大量的棉花,以此作为经济入侵的基础。

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开始在东北扶植代言人,最后选定了张作霖。

张作霖与日本人谈事情,向来就是嘴上说的很漂亮,但就是不实行。但是张作霖与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有默契,张作霖默认日本的软入侵,但是日本不能来硬的,而且还要为张作霖服务。

日本一度为张作霖购买军械,多达400多万,而后又帮张作霖建了兵工厂。而日本内阁也如愿以偿地拿到了移民优惠政策和日本商户进驻东北的优惠政策。日本人希望通过移民,让中国人变成东北的少数民族,从而侵占东北。

张作霖的应对方式是:

  1. 不仅放开对日本移民的限制,也放开山海关,让关内的人跑到关外来种地。
  2. 禁止东北人给日本人租住。

两条规定,第一条导致日本的移民计划成了玩笑,日本刚移民100人,关内已经来了十万人了。第二条让来了的日本人也留不住,东北那天气,没房子住咋行,让关东军帮忙建房子,可是关东军就那么点人,天天建房子也没办法移民多少人啊。

日本内阁一看,也就只能这样了,自己棋输一招,认栽。

  • 1928年及以后

内阁认栽,可是关东军不服气,所以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

当时内阁接到消息,都懵了,没人知道谁下的命令,内阁不会做出这么愚蠢的决定。

所以田中义一就去见了昭和天皇,昭和天皇大骂田中愚蠢,田中很冤枉,召开了会议,追责策划“皇姑屯事件”的主犯人。而在会议一开始,军方就开始发难,指责田中义一对待中国的策略太软弱,田中义一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冲着内阁来的。

一年后,内阁倒台,新的内阁上任,日本已经开始向军国主义靠拢。

日本内阁不再进行政治交流,而是对于战争无比热衷,不久就发动了侵华战争。

军国主义对日本政治的影响

军国主义说到底就是:枪决定一切!

但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申,一个有前途的国家必然需要大量的政治家来管理国家,而战争也应该由政治决定。

因为政治家足够冷静,政治家只思考利弊,会考量风险。而军人往往失于理智,容易做出对大局不利的行为。

所以日本在开战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由于对军队的建设而一度高歌猛进。这跟两国的工业水平、经济力量都是分不开的。

可是一旦进入僵持阶段,日军司令部屡屡发出错误的命令,例如:“长沙战役”、“昆仑关战役”、“偷袭珍珠港”、“决战中途岛”等战役中,日本失去了对大局的预估能力,而是以军国主义狂热取代了大局观,这种情绪一直在日军参谋总部蔓延。

这样不冷静的领路人是会把国家带入悬崖的!

所以俾斯麦是一定不会让德国陷入军国主义的梦魇,因为他是一个政客,是西方历史上最优秀的政客之一。

李鸿章当得起东方俾斯麦吗

如果李鸿章能够带领中国复兴、崛起,摆脱屈辱,屹立世界强国之列,那他是东方的俾斯麦,甚至比俾斯麦还要高几分。

但是,李鸿章没有做到这些,他只是在权力上可以俾斯麦比较一番,论对国家对民族贡献,李鸿章与俾斯麦还有差距。

这个差距是两国形势造成的,也是两人性格志向造成的。

俾斯麦号称“铁血宰相”,这和他的性格有关,也和普鲁士国王对他的绝对信任有关。

而李鸿章,在中国皇权至上的情况下,是无法得到皇帝无条件的放权的,在国内制衡掣肘他的大臣很多。

这是客观条件,在主观上的两人的性格志向也是相差很大。

俾斯麦无疑是个强硬的者,不畏惧任何困难,不畏惧强敌,他的志向是统一德意志,建立强大的德意志帝国。

而李鸿章性格上并不是无畏者,相反有很多时候他畏惧太多东西。而且作为封建官员,他更多的是获得个人权势,“为万世开太平”更多是个幌子。

我也不想一棍子打死,李鸿章虽然有中国自强的想法,但这并非是他的政治志向或毕生的奋斗目标。他更在乎的是太后的信任,太后的给与的权柄。

简单说,俾斯麦心念的是“国家”,是“德意志”——尽管这有军国主义的倾向;而李鸿章更多心念的是“个人”。

不过,李鸿章面对的中国困境可比俾斯麦更严峻,李鸿章能维持局面,已经十分不易。

毕竟一切都是靠实力说话的,没有实力、足够的实力,再厉害的人物也很难成事。

说实话,将两人对比,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