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 幸福 生活 宋奸的

首席宋奸的幸福生活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3 01:29:07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01

北宋神宗熙宁六年,在景州阜城县的一户姓刘的农民家庭里出生了一个男孩儿。

这个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所有人都认为只不过是村子里日后又多了一个劳动力罢了。

但是,姓刘的这户人家显然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坚定的认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在到了上学的年纪,他们还是勒紧裤腰带送他去读书了。

这个娃叫刘豫。

刘豫的脑子非常聪明,但手脚却不干净。

《宋史》里说,刘豫在读书的时候曾经偷过同学的白金盂和纱衣。

东窗事发之后,也许是因为刘豫的成绩一直不错,老师和同学并没有追究他。

因此,刘豫能得以保留学籍继续读书。

这件事深深的刺激了年少时候的刘豫,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发奋读书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元符三年(1110年),二十七岁的刘豫考上了进士。

对刘豫来说,考上了进士就可以当官了,自己这只土猪终于可以去城市拱白菜了。

想想就开心。

顺便交代一下,这一年宋哲宗驾崩,徽宗上台了。

02

展开全文

新皇登基,刘豫觉得机会来了,自己一定要好好的把握住。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虽然在家乡被吹得几乎能飞上天,但是在东京这个大城市,进士这个头衔一点都不好使。

东京那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那里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何况,刘豫是一个从农村露出来的,又没有任何的背景资源,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想要在这里崭露头角,难啊!

没办法,只能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

就这样,刘豫像一个蜗牛一样,在这个光怪陆离纷杂反复的夹缝里苦熬苦掖。

皇天不负,政和二年(1112年),有一双慧眼的宋徽宗终于发现了他这只正在艰难前行的土猪,提拔他上了殿中侍御史。

这个官其实并不大,主要的任务就是监督检查纠正大臣们在礼仪方面的各种问题。

虽然这是个得罪人又捞不到什么好处的职务,但是刘豫还是信心满满想要把这个工作干好,来报答皇上对他的信任。

然而很快刘豫的一腔热情就被人一泡尿给浇灭了——有人给徽宗打报告说刘豫在上学的时候当过小偷。

刘豫都懵逼了:这都过去多少年的事儿了,还能被人翻出来?

可是这事儿还没法否认,毕竟那是自己年少无知犯下的错,总得要承担。

于是,刘豫准备辞职。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老板挽留了他:谁年轻时还不犯点错呢,改了还是好同志嘛,对于本质还算不错的同志,我们要以批评教育为主,以前的事儿都不要再提了吧。

刘豫很感动,觉得碰上了一个好老板,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干出个样子,绝不能辜负老板的知遇之恩。

很快,刘豫就给宋徽宗交上了一份报告,连篇累牍的给老板详细的畅谈了从工作到人事,从格局到机构的一系列想法。

03

又是一个万万没想到。

刘豫的这份报告虽然直指礼制局的种种弊端,可是他忘了这礼制局是宋徽宗亲自提议设立的。

你一个劣迹人员,给你留下来就不错了,还叭儿叭儿的给老板挑刺儿?不是自找没趣儿吗?

不知道徽宗到底认真的看了这份报告没有,反正徽宗给的批示就一句话:一个种地的乡下老头,懂得个鸡毛的礼制。

“种田叟,安识礼制。”

刘豫觉得脸火辣辣的疼啊,本来想着老板是因为赏识自己才挽留的,没想到人家从打心眼里就没看上自己啊。

得罪了领导,就没那么好过了,一纸调令,把他弄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浙江当察访使去了。

这个消息对于对于立志于到达城市里拱白菜的刘豫来说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就是想洗干净腿上的泥水,没想到老板还如此执着的记挂着这个身份。

心里非常憋屈的刘豫又无可奈何,能怎么办?

老老实实去呗,还能辞职咋滴?

当时蔡京正在江浙地区整了一个苏杭应奉局,专门为徽宗搜刮花石纲。

刘豫是农村出来的,当然知道这种事对于老百姓意味着什么,他想阻止,可是蔡京能把他放在眼里吗?

你一个犯了错误到地方上来接受再教育的干部,还敢瞎哔哔啥,不知道这是给老板办事的吗?

尽管江浙地区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可是刘豫除了眼睁睁的看着蔡京他们胡搞一起,什么也做不了。

从这个时候起,刘豫的一腔热血渐渐的凉了。

04

宣和六年(1124年),为了加强对燕云十六州的管理,已经在官场上浮沉了十来多年的刘豫被任命为河北西路提点刑狱(就是宋慈干的那个职务),也算是在家乡人民面前露了个脸。

可是只能说刘豫的命真是不太好,刚刚上任没几个月,就遇上了金兵大举南下,郭药师战败投降,然后当了汉奸带着金国人转过头来开始攻打河北褚路。

刘豫一看这形势不好,干脆我也跑吧。

一路向南,刘豫跑到了现在的仪征。

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忙着抗金,也没人顾得上刘豫这不给组织打招呼就弃官逃跑的不要脸行为。

后来的事儿都知道了,徽钦二宗当了俘虏,北宋完蛋了,赵构当了南宋的法人代表。

建炎二年(1128年),在北方混不下去的赵构把南宋集团的总部搬迁到了江南。

赵构这时候的公司也是挺缺人的,因此也没计较刘豫当时干的那些糟烂事儿,给他安排到济南去当知府。

按说新老板还是挺给面子的,不但没给你弄去军事法庭,还给你整到一个大城市当一把手,刘豫应该欢天喜地的磕头才是。

可是刘豫不仅没高兴,反倒是马上给赵构打了个报告:我以前在东南沿海工作过,比较有经验,希望老板可以考虑让我继续到那里工作。

这就是刘豫鸡贼的地方:北方现在还在打着仗呢,我要不是害怕打仗当年能从那儿跑到这里吗?你现在又要我回去,几个意思?

刘豫的这个态度把赵构也惹急眼了:你特么这不是废话吗?要不是北方现在正打仗需要人,就你原来干的不要脸事儿枪毙十分钟都不够解恨的,还特么轮着你去当一把手?

没办法,刘豫只能再一次气呼呼的去上任。

很快,这年冬天,金兵就打到了济南城下。

刚开始刘豫联合张柬解除了金兵对济南的围困,可是济南城里并没有多少军队,要是金兵一直不走的话,很显然济南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而这时候的金兵也不想在济南耗费太多的精力,就劝刘豫投降。

当然了,条件自然是非常优厚的,刘豫却犹豫了。

这跟之前的逃跑是不一样的,原来他只不过是北宋的一名官员,并不主管军事,可是现在他是这个城市的一把手,做什么都需要他负责的。

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老百姓的命运都在他的手上,是抵抗还是投降?

05

迷茫过后,刘豫还是决定投降,反正不要脸的事儿干了一次之后,就不会再有羞耻感了。

当然,刘豫是这样安慰自己的:我是为了全城的老百姓不受苦吗?

为了让老百姓都相信他是这样想的,他还苦口婆心的劝大家:太君说了,不抢粮食,大家跟我一起跟着太君走,希望大大的。

然而,所有人都用一口唾沫表达了他们的决心:呸,不要脸的货!

刘豫很生气:愚昧无知,跟着谁混不是吃口饭?你们不干我可是要走路了。

但是守城的士兵根本就不给他开门,没办法,刘豫只能和儿子刘麟弄一个绳子从城头上出溜下来。

顺便说一句,刘豫投降之前,杀死了济南守城的大臣关胜,这个关胜在《水浒传》里上了梁山。

刘豫的投降使金兵省了不少劲儿,紧跟着就拿下了整个山东,其他的州郡一看没什么希望了,得,咱也别硬撑着了吧。

睢阳,曹州,京兆府,庐州一个个的都跟着举了白旗。

刘豫给金国人送了这么大一个礼物,金国人当然也不能亏待他。

虽然只是个傀儡,但是在刘豫看来,自己这个从农村里出来的土猪,终于拱上了一颗大白菜。

虽然这颗白菜是从别人嘴里吐出来的。

宋朝有两个人被金人扶持做皇帝的,另一个是刘豫的老乡,张邦昌。

但是很显然,刘豫比张邦昌狠多了,张邦昌只不过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把皇位又还给赵家了,基本上没有干啥缺德的的事儿。

刘豫一上台,逮着赵家的宗室就杀,一个也没放过,并且还帮着金国人横征暴敛。

“赋敛及于絮镂,割剥至于蔬果,凡民间蔬圃之田,皆分三季纳税。”

最为无耻的是,刘豫居然设置了一个什么“淘沙官”,就是挖宋朝皇家的墓,挖出来的金银财宝,给太君送一车,自己留一车。

这还不算,刘豫处心积虑的想要把赵构的南宋给弄倒闭,积极地给金国人带路攻打南宋。

只不过在这一点上刘豫有点倒霉,因为那时候南宋还有韩世忠,岳飞等猛将在,就连金兀术也抵挡不住,什么“拐子马”,“铁浮屠”都被打的落花流水。

赵构希望刘豫能认清形势,不要跟人民作对,派人去给他做思想工作,刘豫只说了一句话。

“独不见张邦昌之事乎?”

张邦昌什么坏事都没干,把皇位还给你赵构,你还是把他杀了,我把你家祖坟都刨了,你能放过我?

骗三岁小孩子呢?

06

当上了皇帝走上了人生巅峰的刘豫其实心里一直有一道坎儿过不去。

那就是当年徽宗嘲笑他是个农民,不懂礼制,现在刘豫就想出这口恶气:我非让你看看我到底懂不懂。

绍兴元年(1132年),刘豫又把自己的都城从东平迁到了开封,并且把自己祖宗的牌位都放在了大宋的太庙中。

这也算是对当年徽宗嘲笑他的一种报复吧。

可是后来,刘豫的主子粘罕死了,加上金国人这时候也已经有能力来控制中原了。

最关键是刘豫的一系列操作已经惹得怨声载道,再加上他根本挡不住南宋军队,于是就被一脚踢开了。

于是,1137年,金国人就把刘豫的皇帝给拿掉了,带去了北方。

刘豫很委屈:太君,我没做错什么事儿啊,我的一片忠心天日可见啊,你们不能对我这样啊。

“父子尽心竭力,无负上国。”

据说,刘豫被带离开封的时候,老百姓都在道路两边朝他扔石头吐唾沫,没办法金兵只能举着盾牌前行。

负责抓他的金国元帅完颜昌冷冷的对刘豫说:你自己看看,当初我们带着你们的小皇子赵谌走的时候,老百姓都哭的哇哇的。

现在竟然没有一个人可怜你,你不觉得丢人吗?

“昔赵氏少帝出京,百姓燃顶炼臂,号泣之声闻于远尔。今汝废,无一人怜汝者,何不自责也。”

刘豫听了这话,再也不吭声了。

可就是这样的巨奸大恶,下场却很好。

1141年,刘豫被赐钱一万贯,田地五十顷,第二年又被封为曹王,最后活到了74岁的高龄。

就连他的儿子刘麟续也在金国人的政府里继续做事,一路做到尚书左丞,开府仪同三司,封韩国公,64岁的时候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