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陵 石像 萧瑟 法国人 荒凉

百年前法国人拍摄的乾陵:一片萧瑟荒凉,原来当时石像就没有脑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2 16:18:12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维克多·谢阁兰】维克多·谢阁兰,法国著名诗人、作家、汉学家和考古学家,一生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资料显示,谢阁兰生平六分之一的时间在中国度过。1914年谢阁兰对中国陕西地区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察,尤其是对诸多皇陵进行了调查拍照。(这是一组反映1914年乾陵情况的老照片,当时的乾陵一片萧瑟荒凉,但依旧威严。)

【乾陵神道上的翼马】翼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能飞善跑的灵兽,也称飞马或天马。乾陵翼马昂头站立,器宇轩昂。前肢上部生双翼,浮雕云纹,更增腾云驾雾之势。谢阁兰来到乾陵时,翼马被泥土覆盖,于是他请民工将翼马挖掘出来。谢阁兰也被翼马被震撼,“一件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别出心裁的艺术品。”

【谢阁兰和翼马合影】乾陵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墓,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规制按照长安城修建。历史上的乾陵规模宏大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宏伟的建筑物。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目前地面建筑只剩下一些坚固的石刻。

展开全文

【谢阁兰和翼马合影】乾陵在一千多年间遭到多次盗掘,最出名就是黄巢带领40万人来挖掘,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如今在梁山主峰西侧有一条40多米深的沟,这就是当年黄巢盗墓时留下的,人称“黄巢沟”。

【乾陵朱雀门】除了黄巢外,温韬也曾盗掘乾陵。温韬在五代十国时期曾出任耀州节度使,在职七年,温韬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疯狂盗掘唐朝皇帝,唯独乾陵未被盗掘。《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乾陵翁仲】尽管历经千年风风雨雨,乾陵神道目前还有大量石刻,具体如下:华表一对、翼马一对、鸵鸟一对、石马和马夫五对、石人十对、无字碑、述圣记碑各一、六十一宾王像。这些石像雕刻精美,反映了高超的技艺,是现存唐代陵墓中规模最大的石刻群。

【朱雀门前的石狮子】乾陵之所以未被盗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地宫开凿在坚固岩石的山体内部,即“因山为陵”的葬制。不仅如此,当时为了隐藏地宫入口,工匠在开凿地宫时,还把石料被运至一公里之外之地,以误导盗墓者探测陵寝真正的入口位置。

【六十一宾王无头石像(蕃臣石像)】乾陵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然而,这些头像都没有脑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专家们认为明嘉靖年间“关中大地震”,是造成石像头部断裂的原因。

【远眺乾陵】上世纪50年代,乾陵墓道被意外发现。消息传开后,郭沫若等人立即来到乾陵实地考察,确认这就是地宫入口,并向国家提出了发掘计划。不过,周总理看了《乾陵发掘计划》会,提笔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乾陵翼马】尽管乾陵地宫未被发掘,但是考古人员还是发掘了一些陪葬墓,比如一座公主墓、两座太子墓、两座大臣墓等墓。发掘期间,郭沫若多次前来指导工作,并题诗《咏乾陵》诗,“岿然没字碑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能全。黄巢沟在陵无恙,述德纪残世不传。待到幽宫重启日,还期翻案续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