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府文化的一封“求助信”刷遍了朋友圈。创始人涂涂表示,乐府因自己的一次“商业乌龙”而陷入绝境。此前,受到某大型出版集团“投入巨资”的承诺的影响,在合作尚未最终敲定的情况下,一边扩充编辑团队,一边以“巨大的经济代价”结束了和之前合作伙伴的关系。当乐府的账面资金只够付印刷和版税欠款时,合作谈判却陷入停滞。今年1月,乐府文化停工停薪,过去两周更是进行了40%的裁员,直到现在还未出版一本新书。这封“求助信”2月17日在乐府文化公众号上发布之后,迅速席卷了出版界及社交媒体平台,短短几个小时阅读量就突破10万+,在微博、豆瓣等地也被接力转发。
乐府文化创始人涂涂提到,“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次求助,也是一次,渴望被更多人听见看见的表达。乐府书架上的那些书,《诗人十四个》《秋园》《在雪山和雪山之间》《造舟记》《六》《我心里有个小小人》《因思念而沉着》《童年美术馆》《中国故事》《讲了一百万次的故事》……我曾经以为是我看到听到了这些书的声音,其实不是的,真正听见看见这些的,是你们。谢谢你们!”
他同时提到,“这次遇到的状况,根本上是因为我们的书,我们高成本对待书的方式,不被认同和信任,那我希望,卖好我们即将出版的这些好书,是对这种不信任的最好回答。这是一次向读者的求助,但我绝不希望,它变成一次关于情怀的勒索。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在折扣上给读者以对等的回报,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在乐府买书的你,是因为你真的喜欢这本书,愿意读它,或者把它分享给朋友。这样,才是真的帮助。这样,也就足够了。”
截止发稿,乐府文化的新书预售页面已经关闭,涂涂发表声明,基于目前读者和朋友们的支持,2023新书预售金额已经可以支持乐府文化正常运转下去,近期会再写一篇文章回应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包括此次图书预售的后续服务问题。从留言区我们也可以发现,出于对书的喜欢和期待,读者给出了很多关于图书出版和销售的建议,包括推出小金额的电子纪念品等众筹选项。正如涂涂提到的,“此次求助,收到了无数同行的援手,半个出版圈都在救乐府。回到初心,一切让我们用书说话”,下面这份特别的书单,通往智性的馈赠,也通往每一个爱书人和出版机构之间的互助与互相成就。
展开全文
文学书众筹包(共计16册)
包里给《阿包》
她叫阿包,她的父亲叫里,她的祖父叫给。所以,这个年近六十的贵州苗族女性,大名叫“包里给”。她是个文盲,不识字,却硬生生用手机的语音功能,口述了自己的人生,再把那转录出来的文字,一笔一画抄下来,只为了把自己的人生,写给两个女儿:被辍学,嫁给老男人,超生被抄家,被拐卖,逃出来被收容,被遣送回家。她靠做家政养大了两个女儿,让她们读了大学,也让她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可能。
这本书很容易让人想起《秋园》,但它不是《秋园》。阿包没有杨本芬奶奶的笔力,但她凭着本能和一腔血气,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也许,是很多很多,更底层女性的故事。阿包的人生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哪怕在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善良。对我来说,阿包是高贵的。但我想,不能要求每一个沉默的女性善良或者高贵,如果我们做不了别的,我们至少可以倾听。
黄晓丹《谁能看见前面有梦可想》
黄晓丹将近十年的散文集,关于一个人在世界中如何长大。很多年前,她写过一篇《杀死自己的一部分》,有深切的痛,有绝不放弃的期待,还有最深处的,妥协背后的绝对不妥协。这本书也是这样,在绝望之中,依然有梦可想。顺便说一句,这个书名,就是我此刻的心境。
巫昂《仅你可见》
巫昂的86封情书,写给可见或不可见,存在或不存在的爱人,也许那个爱人,就是写信人自己的另一个自我,也说不定。给另一个“人”写信,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在“我”与“你”之间,确认存在,确认意义,确认爱。
胡凌云《803》
胡凌云曾经翻译品钦的作品,十年前也有小说刊行,但淡出文学视野已经很多年了。小说以贵州三线工厂的衰败为起点,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全景,细致入微的描写,再现了一个不可能回来的世界。失去故乡的人,必须记得回家的路。为了自由,应该去往八方极远;因为爱,也可以踏上语言的归途。这是关于时间也关于地理的巨作,也是正在老去的,我这一代人的,追忆似水年华。
阿痴《问道江南西》
乐府和行距合作的第一本书,一位女性作者的求道之书。她写了两个忘年之交的男人,一个奋力辗转于尘世,在艰难和放弃之后成功,却死而有憾。另一个则扎根于红土,在从怀仁到傅抱石的传统滋养之中,成为内在完整的人。这本书让我想起黑塞的《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人必须寻路,而路,需要人走出来。
还要说一句,江南之西,就是我的故乡,江西的红土地。作者阿痴说,道在红土地上,我离开那片土地已久,但依然相信,那片土地的力量。
苏生《夜奔》
笔力雄健的女性史诗巨作。小说讲述饰演京剧武生的女性世家,从1940-2020年代的家族历史,融传统中国文化,百年家国命运,女性成长史等角度为一体。作者是90后女性,80万字的处女作,字字泣血。书名取自传统剧目《林冲夜奔》,小说在女性意识觉醒方面堪称先锋,而对于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又有深深的眷恋之情。读此稿的过程之中,无数次不可抑制地哭出来。这是对中国二字的深情之作,我爱这本书。
郭净、黄菊 《如何抵达道路》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有一条自己的人生道路,那我们要怎样努力,才能抵达它?两位行路者,行李公号的主编,80后的黄菊,与50后的人类学家郭净,通过书信和对谈的形式,讲述了两个人的故事——一位不断求索的中年人的经历和困惑,一位身体力行的人类学家走过的路和路上的领悟。最终他们将回到人类的永恒命题,通过道路成为自己,是可能的吗?
吴为 / 著、摄影 《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
“我从小和外公外婆一起睡,摸着外婆的耳垂,睡得最好。后来长大了,妈妈让我们分开睡,我睡自己房间的小床。第一天晚上,我和外婆都没睡着。夜里睡不着时,我最喜欢端着小板凳跑到外公外婆的房间里,听他们的呼吸声。每次声音太轻,或间隔太长,我就担心他们死了。”
杜芳耀和温美芬,是摄影师吴为的外公外婆。在外公外婆去世之后,吴为从他们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完成了感动无数人的摄影作品集“芬芳一生”。这是一次离别和怀念的旅程,也是一位孙辈,从祖辈那里得到的最后礼物,在这之后,她就长大了。
乐府做到了第六年,这是我作为编辑真正从头到尾做下来的,唯一一本书,书名也被我从《芬芳一生》改成了《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我不知道改得对不对。这本书很好哭,因为在很大的程度上,此刻的我们,是一个被祖辈带大的民族。但就像吴为的告别和完成一样,眼泪之后,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记得真正长大,不要辜负了祖辈的付出。
童末 《大地中心的人》
作为有人类学背景的女性写作者,童末以彝族传说中的“鬼母”形象为基点,融合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巨变,记录了近百年前,大凉山区之中,“人”的状态。大地中心的人,或是凉山彝族的一种自我理解,或是更大范围之下,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自我理解。古老的大地在外部力量的侵蚀之下,一步一步土崩瓦解,而在萨满力量衰落的过程之中,被遗弃的女性们揭竿而起,意图完成精神层面的拯救,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
克里斯托弗·劳埃德、贝丝·查托 / 著 《亲爱的朋友,亲爱的园丁》
这是园艺界的“查令十字街84号”。两位挚友,同时也是英国两位最重要的园艺家克里斯托弗·劳埃德与贝丝·查托之间持续27年的往来书信。这两位造园思路大相径庭却又有着和谐共振的园丁在几十封来往书信中细致地描绘了自己的园艺生活,充满大量关于植物培育的经验之谈,同时不乏与园艺深层相关的出游、烹饪、歌剧观赏等生活细节,他们富有教益的、对话性的通信鲜活地呈现出各自的世界。
桑顿·怀尔德 《桑顿·怀尔德作品集》
怀尔德的五本书,包括:《九死一生》《我们的小镇》《圣路易斯雷大桥》《漫长的圣诞晚餐》《阿尔刻提斯之歌》。
其中两本是首次翻译出版。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戏剧大师之一,怀尔德当然是有点老派的,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对生命的洞察,有一种缓慢的重击感,让人几乎无法承受。我曾经通篇朗读《我们的小镇》,那哪是小镇啊,那是我们暗淡的蓝色星球。
约翰·巴斯 《羊孩贾尔斯》
约翰·巴斯很早就被介绍到了中国,《枯竭的文学》更是赫赫有名。这一本,是他奇妙的,砖头般的,也是无比烧脑的小说《羊孩贾尔斯》:巨型计算机和女图书馆员生下了一头羊,这个羊孩要去拯救被计算机操控的世界。是的,在整整六十年前,约翰·巴斯已经开始思考AI和人类的关系,政治的,伦理的。
童书及教育类众筹包(共计20册)
佐野和彦 《巴学园的父亲:小林宗作传》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窗边的小豆豆》,当时立刻就萌生出,对书里面那位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巨大好感和好奇心。什么样的人,才能想出“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这样的词语啊。后来陆陆续续知道,小林宗作是百年前日本现代教育兴起时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他和小原国芳一起参与创建的成城幼儿园,和自己独力创建的巴学园,都深深影响了日本的小学和幼儿园教育。但可惜的是,除了《窗边的小豆豆》,我们对这样一个人,却几乎一无所知。
感谢同行,明室的创始人陈希颖,她在很多年前从日本给我带回来一本旧书,《小林宗作传》,我那时候就动念要把这本书引进出版。也感谢命运,让我们在寻找了十年几乎放弃的情况下,去年奇迹般地确定了这本书的版权。另一个奇迹是,佐野和彦写这本书的时候,和黑柳彻子是同事,但他却不知道自己每天打交道的伙伴,就是巴学园的学生!直到“小豆豆”开始连载。
现在,我们可以把小林宗作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了,这本书的一开始,正是《窗边的小豆豆》结束的地方:巴学园毁于轰炸,小林宗作校长对着废墟,对儿子说,“下一次,我们该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
书中收录了小林宗作的大量作品,特别是《幼儿园来信》。我希望,每一个爱小豆豆,爱巴学园的读者,都可以读到这本书。
上条辽太郎 /文 ,乔纳森·苏维 / 绘 《和四季做游戏:神奇岛的自然农耕课》
所有生命,都被自然的力量祝福。一本给孩子的自然美育之书,一座还原生活本味的梦幻小岛。在一个叫神奇岛的地方,生活着神奇小人“梦奇克”,他们用双手创造生活。一月在温暖的家里制作发酵食物,二月做温床来帮助夏天的蔬菜发芽,三月的油菜和萝卜开出了黄色和白色的花朵,四月扛上锄头去挖竹笋,看樱花满山开遍……种下什么,长出什么,梦奇克们就收获什么。在四季之中,接受自然的恩赐,与自然共生。
任大霖 主编 《神怪在人间:中国神怪故事集》(全6册)
上世纪九十年代,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主持,方轶群,鲁兵,鲁风,任大星,施雁冰等儿童文学名家大家,从浩瀚的中国古籍中,钩沉出数百个神怪故事,以极其鲜活现代的儿童语言重述,是中国古典和儿童文学相遇的典范之作。绝版已久,重磅归来。
《讲了一百万次的中国故事》(第1辑)
包括:《世界开始的时候:中国少数民族神话》 谷德明编;《金玉凤凰:藏族民间故事》 田海燕 、田子渝编著;《三十二个木头人:蒙古族传说故事》 陈弘法,沈湛华译;《寻找太阳头发的小孩:中国民间故事》 刘守华 选编。
乐府出版了大量故事集,从一苇的《中国故事》到董均伦的《聊斋汊子》到《讲了一百万次的故事》,我们相信故事里面有一种可以通往永恒的力量。秉持这一认知,我们搜集整理近百年来中国故事的原典,分两辑,推出“讲了一百万次的中国故事”系列,此为第一辑。
杨凯岑 / 著,摄影 《山间游乐场》
儿童美育工作者羊老师深入甘肃陇南山区,历时三年,与当地孩子们用影像建造充满纯澈生命力的“山间游乐场”——学习什么是生活、游戏和爱。
童年是什么模样?生命是什么模样?在叫出名字之前,先拍下了它。
琼·艾肯绘本
包括《馅饼里包了一块天》琼·艾肯著,小武绘;《三个旅行者》琼·艾肯著 ,雯一绘。
琼·艾肯的儿童文学名著《雨滴项链》中的两个故事,与中国画家合作成为两部崭新的绘本。“馅饼里包了一块天”爆笑,“三个旅行者”隽永,都是可以一直留在记忆里的好故事。
雷米·查利普/ 著 ,柏顿·萨普瑞 / 绘《世界上最大的肚子》
雷米·查利普浦最著名的书是《幸运的内德》,但《世界上最大的肚子》是更大的惊喜。全书由“影子剧场”完成,艺术效果惊艳,而从“世界上最大的肚子”里面一点点取出茶壶,鞋子,篮球,自行车的过程,会让孩子们爆笑不停。不过,这真的是一个关于贪吃的小男孩的故事吗?也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妈妈想给孩子的东西,是不是总是太多,以至于孩子们,不得不去看大夫。
杰克·普瑞拉特斯基 / 著,詹姆斯·斯蒂文森 / 绘《下雨下猪下面条》
杰克·普瑞拉特斯基是和希尔弗斯坦齐名的,最重要的儿童幽默诗作者,而“天上下猪下面条”,则是他的巅峰之作。这样滑稽爆笑的书,迟迟没有中文版,是不对的。请一定,和孩子们一起读。
“下雨下猪下面条,瓢泼的青蛙和高帽,雏菊伴着卷毛儿狗,香蕉,扫帚和猫猫,什锦糖果连同鹦哥,一股脑儿从天上落。这儿掉下来胡萝卜,那儿河马一屁股坐。
下雨下笔下腌菜,还有鸡蛋和餐盘。无花果和钢镚像洪水,哗哗哗哗天上来。瞧瞧这天鹅、毛衣,闹钟,玩具火车——好快活啊好快活这比下雨强太多。”
铃木守 / 著、绘《围在壁炉边》
“有一天,我在山里迷路了。下雪了,又冷又累的我疲惫地走着。这时,我看到一棵大树,树上有一扇门,于是我走进去想休息一下……”
这是一本全年龄向的治愈之书,在寒冷与绝望之中,请让我们抱团取暖。这本书的主角,是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他正在经历每个人生命中都会经历的,冬天一样的日子。那些生命中的寒冷和疲惫。这本书本身就像一个树洞,一个让人可以好好放松下来的空间。
“能够喜欢上什么,是再好不过的了。只要有了喜欢的能力,找到了喜欢做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活得很好。”
扬·恰雷克 / 著,泽布兰斯基 / 绘 《万物自在游戏》
乐府去年带来了泽布兰斯基令人惊艳的巨型绘本,《万物大声歌唱》。之后将继续泽布兰斯基的三部作品,诗人恰雷克的歌谣集《万物自在游戏》,诺奖诗人赛弗尔特等带来的《万物有诗篇》。
《万物自在游戏》是捷克插画大师泽布兰斯基“万物”三部曲之二。这是一本释放游戏的渴望,洋溢着爱与温柔的童谣绘本。精选捷克诗人扬·恰雷克创作的36首童谣童诗,泽布兰斯基为每一首童谣都精心绘制了美妙的插图。简洁的勾勒、淡雅的色彩、满怀爱意的表达,邀请读者化身为风铃草、金龟子、叽喳小雀、渴求月亮一吻的青蛙、哭泣的水妖……同万物生灵一起,自在游戏。带领读者找回初次发现世界的美时,那张开全部感官去吸收和领会的惊奇——一呼一吸间,皆是美与蓬勃。
图片来源:乐府文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