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张莉
“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持续推动知识产权高水平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运用、高质量服务,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与竞争,确定开展深入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等七大任务,以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在2月22日举行的国家知识产权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据介绍,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推动完成《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推进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新一轮修改,加快推动地理标志立法,稳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制定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政策衔接和平稳过渡。实现质押融资金额和惠及中小企业数量均增长10%以上。深度参与多边框架下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地理标志等国际规则完善。深入落实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推动第二批350个中欧地理标志产品的互认互保。
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在发布会上表示,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就是要实现政策普惠公平、服务普惠可及、数据普惠开放,让想创新的人有公开便捷的路径找到公共服务,让能创新的人有公平均等的机会享受到公共服务的政策红利,推动各地区公共服务覆盖更广、效能更高、服务更好、体验更优。
“目前,我们已建成覆盖全面、疏密有致的公共服务体系,相关工作正逐渐从能力提升向效能释放转变。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一方面要加强统筹协调力度,持续强化公共服务机构分级分类指导管理;另一方面根据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势和服务能力供给的不同,以及创新主体的需求差异,建立供需匹配、各服所需的分层服务机制,推动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高效利用,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王培章指出。
“当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方面仍然存在着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均衡、适合地方特点和需求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等短板。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要针对这些问题,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机构在各自服务领域、服务内容方面的专业化水平,立足自身实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建立核心服务优势,发挥专业服务特长,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服务品牌,持续提供内容丰富、服务专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王培章表示。
据介绍,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制定印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指导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全国一盘棋”的理念,推进普惠工程实施,不断健全完善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把“普惠”落到实处,让服务见到实效,使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继续完善我国商标法律制度
商标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颁布的第一部知识产权专门法律。自1983年实施以来,商标法已经经过四次修改,在保障商标权利人和生产经营者利益、促进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一级巡视员吕志华表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商标领域公共利益平衡不够、专有权利保护不足、商标使用不充分以及规制恶意抢注、权利滥用和恶意诉讼不足等新情况逐渐显现,迫切需要通过进行全面修法予以系统性解决。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推进新一轮商标法的全面修改工作,多次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形成《商标法修订草案》,已于今年1月13日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期是到2月底。
展开全文
吕志华介绍,此次征求意见稿主要涉及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优化商标授权确权程序、继续强化商标使用义务、加强合法在先权利和驰名商标保护、提升商标领域协同治理能力六个方面的修改内容。
商标审查是商标全链条保护的基础。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副局长李昶介绍,目前,商标审查抽检合格率已经达到97%以上。商标审查工作的提质增效为市场主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李昶指出,将启动《商标审查审理指南》局部修改,促进各环节的标准一致性。建立完善覆盖全流程的质量监管体系,制定实施《商标审查审理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保持商标实质审查抽检合格率稳步提升。结合行政应诉统计分析、案件质量反馈,持续促进评审案件审理质量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保持打击商标恶意抢注和囤积行为高压态势,及时做好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恶意抢注商标处置。全领域系统深入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持续治理商标囤积牟利行为。继续严格审查地理标志商标,加强地理标志史料核验力度,从严驳回涉嫌造假的地理标志商标申请。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商标是市场主体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身份标识”,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李昶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提高商标审查质量效率,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商标注册服务和优质公平的商标审查审理服务。
“2023年,我们将把服务市场主体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持续深化商标注册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李昶说。他表示,今年将继续聚焦审查提质增效,在商标平均审查周期保持在4个月和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稳定在7个月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异议审查平均周期压缩到10个月以内,商标质押登记确保1个工作日办结。研究扩大商标快速审查的适用范围,更加有效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加大区域品牌集体证明商标宣传普及推广力度,用好“绿色通道”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此外,除了建好商标注册“高速路”,助推企业“加速跑”,还要用好商标国际注册“快航道”,助力企业品牌出海。
“去年,我国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业务已实现全面电子化,我国申请人可在线办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的申请、续展、转让、注销等全部10项业务。今年,我们将继续提升商标国际注册服务水平,大力推动中国特色商品服务项目添加到马德里体系商品服务数据库,积极培育中国企业商标品牌竞争力,全力支持市场主体拓展海外市场。”李昶强调。
要管好商标注册秩序“红绿灯”,持续释放从严信号。研究制定特定领域的商标注册申请和使用系列指引,引导市场主体规范申请和使用注册商标。在商标审查审理全领域深化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遏制不正当占用商标资源和扰乱商标注册秩序的商标囤积,继续在商标转让审查环节大力打击恶意囤积商标转让牟利行为,精准打击网络平台兜售囤积商标行为,推动释放闲置商标注册资源,更好满足企业正常经营活动需求。
王培章表示,近10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减少专利、商标领域证明材料约2900万份,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办事成本。今年则将大力度推进“减证便民”,编制发布证明事项清单,推进“清单之外无证明”。同时,将通过《知识产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编制、发布和实施,实现全国层面知识产权政务服务同标准办理、无差别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