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春节晚会,强调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构思立意不错,可以更好地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信力。
其中有一个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颇引人注目。
这实际上是一个音乐剧,通过一段孩子们对上古神兽的回顾与礼赞,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与价值内蕴。
这个节目中提到了六个神兽,从字幕里可以看到,它来自于我们的中华典籍:
展开全文
“节目以《山海经》、《抱朴子》、《史记》、《礼记》、《庄子》、《说文》等典籍中的神兽为原型,设计了凤凰、麒麟、白泽、貔貅、鲲、甪端等六只神兽形象。并据典籍记载,提炼出善良仁义、骁勇奋进、自强自信、博古通今、逍遥适意、能歌善舞等特点,让孩子们更形象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种神兽,基本对应于六种精神意向。
在这种意象的定位下,音乐剧突出了现代中国人对于这些文化传承的阐发与申论。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歌词,看到节目发扬的着力点。
“梦,与神兽相遇,已焕然一新,
我渴望的勇敢,我期待的自在,
神兽去挑战,去翻越山海
我创造的精彩,我追逐的未来
神兽说不言败,去自己寻找答案
梦,在心中点燃
千万年不改,那传说就是现在
看,天地之间,有一片光彩,与我同在。
去发挥创意吧,你们就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浩气在天地间,每个人都会明白,天生我材
时不我待,一起追赶”。
从这些演唱的内容来看,发掘出的精神含量,显得破碎,没有主题,但却可以说浓缩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包括:“勇敢”,这是中国人骨子里渴望的一种气质,支撑了我们民族突破了困厄,迎来了民族复兴的盛世壮景。
同时,紧接着“勇敢”而出现的语词是“自在”,这又反映出中国人耽于享乐的一种心境,正是春晚沈腾表演的小品节目《坑》中所展现出的“躺平”这一种背景基调。
而歌词接下来说,“神兽去挑战”,似乎在引申出神兽的现代意义,仅仅强调了一种动作的状态,但并没有明确挑战什么,显得内蕴的模糊,没有什么显明的指向。
也就是说,歌曲的引申部分,强调的是一种“勇敢”的精神气质与“自在”的生存渴望。这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对于塑造民族气质的基本理解。
有意思的是,在大年初一电影频道放映的一部美国动画电影《雪怪大冒险》,却让我们看到另一种文化体系里的价值张扬。这部电影与春晚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相似,也是以一种传说中的精灵为原型,构造了它的主题立意。
《雪怪大冒险》拍摄于2018年,我国影院也曾经引入过。电影的目标观众,也是孩子,但它表述的内容,却并不浅显,折射出西方文化一些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要素。
这个要素是什么?
首先,它宣扬一种探索精神。
剧中表现一群高山雪人,离群索居,居于人迹罕至的山巅,族长制定清规戒律,不准部族离开山巅一步。
但雪人部落里的年轻一代,却不甘心闭关在云雾之上,决定去对世界探一个究竟,从而开启了雪人部落对人类世界的发现。
正是这种探索精神,使得雪人部落打开了他们的封闭,开启了他们面向世界的新的征程。
剧中的雪人妹妹的一段对“探索”精神的咏叹调,可谓字字入耳,句句入心。
这个世界是否
和你我想的一样
仔细来看一看
生命中太多美好
等你用心去寻找
别害怕,勇敢去接受
等待着未知命运的招手
无畏的向前走
抛开所有的顾虑去远方
世界的五彩斑斓在向你召唤
面对所有困难不迷茫
一路上的不平坦都会有答案
我寻遍每个角落
向天空大声呐喊
生命中美丽的意外
汇聚成了精彩
不要被那星光点点迷住了双眼
用心来看一看
不要停止思考相信自己的直觉
坚持探索的脚步
冥冥之中伸出一双手
是在为你加油
我们比较一下,春晚的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与《雪怪大冒险》中的这首雪人妹妹的咏叹在关键词方面,颇多相似处:
《雪怪大冒险》:生命中太多美好
《当“神兽”遇见神兽》:天地之间,有一片光彩
《雪怪大冒险》:别害怕,勇敢去接受
《当“神兽”遇见神兽》:我渴望的勇敢,……神兽去挑战,去翻越山海
《雪怪大冒险》:面对所有困难不迷茫,一路上的不平坦都会有答案
《当“神兽”遇见神兽》:神兽说不言败,去自己寻找答案
《雪怪大冒险》里的“勇敢”的指向,是探索未知的世界,而在《当“神兽”遇见神兽》里,“勇敢”则展示出的是“挑战”这样一种没有目标的姿态,不同的文化形态之下,由于文化潜蕴的落脚点不同,导致神兽精灵的喻意也迥然而异。
其次,它宣扬一种突破精神。
《雪怪大冒险》里在明确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基调之后,那么,当发现了新的世界,与既有的认知发生冲突之后怎么办?
《雪怪大冒险》里,年轻一代雪人们的探索精神,导致了与他们族人的清规戒律发生了严重的龃龉,他们发现了部族信奉的“石律”是不可靠的,是一种谎言。
当此之际,是对青年一代的严峻的考验。面对现实与实践,唯有突破戒律,才能发现真实的世界真相。
再次,它宣扬一种沟通精神。
《雪怪大冒险》里雪人新一代发现了固步自封之外有一个更为精彩的世界,那么,如何面对这个与既往认知不一样的世界?
《雪怪大冒险》提出了一种与陌生的世界沟通的理念,敞开自我,去迎接不同质的两个世界的交流与互联。
这是西方文化体系里简单的对冒险精神的肯定,对突破苑囿的倡扬,对交流互通的踏踩。而相对而言,《当“神兽”遇见神兽》则显得主旨模糊不清。
而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当“神兽”遇见神兽》的言语表达中,缺乏自我的亲切意味,没有“我”的个性化出现,台上的所有的演唱者,都用一种“共名”的声调,咏叹一种指向不清的概念,只有指向这个模糊不清目标的过程中,用了“勇敢”这一个动词,再不,就是从“自在”一词衍生出来的“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这样一种极低级的人生理想,反映出我们的表达中,缺少一个从我出发的精神诉求,而指向性目标也作了模糊化处理,只是把中华传统中的关键词,安插在行动的过程中作了一次修饰,从中窥见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演绎,固然是从典籍中新翻杨柳枝过来了新鲜的意向与元素,但是在作出更契合当代受众的心理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到个体的心理共振,然后更明确地表达一种意象清晰的目标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