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可以许一个愿望,你(肯尼迪)的愿望会是什么?”
还在白宫的时候,杰奎琳曾这样问丈夫肯尼迪总统。
“但愿能有更多的美好时光。”
这是肯尼迪亲口讲出的答案。
可惜,这样的愿望并不容易实现,特别是对身为总统的肯尼迪来说。
1963年11月22日,杰奎琳陪着肯尼迪去为总统继任而拉选票。
当他们的车子走到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迪利广场时,悲剧发生了:三声枪响,肯尼迪的尸体倒在杰奎琳的怀抱里。
展开全文
“杰克最快乐的岁月原本可以在离开白宫后才开始”,每每回想到两个人在白宫的生活,杰奎琳都难掩悲伤。
因为她一直记得丈夫的愿望是希望美好的时光再多一些。
46岁的肯尼迪在遇刺的当天下午便乘着空军一号回到了华盛顿的空军基地,全美国人民都记得第一夫人杰奎琳穿着被总统鲜血染红的衣服走下飞机的瞬间。
所谓的群情激愤不过如此,当优雅的第一夫人以落魄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深深刺激了广大美国民众,他们走上街头,举起拳头,要求对刺杀者绳之以法。
可是,这完全没办法唤回肯尼迪了。他的尸体被装进棺材,接受着一波又一波前来吊唁的人。
杰奎琳亲自为丈夫操作了整场葬礼,她悲痛而冷静,她分明沉默着,身上却充满了无声的呐喊。
当肯尼迪的灵柩被抬起,要送去圣马修斯大教学的时候,杰奎琳带着只有6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向丈夫吻别。
杰奎琳跪在灵柩前,用嘴巴亲吻丈夫的灵柩,她的眼泪沾在灵柩上,如同不甘心的挽留。
小小的女儿学着母亲,用力地亲吻父亲的灵柩。
肯尼迪的小儿子站出来,在母亲的示意下,站于父亲的灵柩之后,向父亲行下最后的敬礼。
那是足以刺痛美国民众的举动,大部分人看到泪流满面。
送别肯尼迪的人很多,他们在接到对外开放的消息时,从各地纷纷赶来,据说只是一天的时间,就超过了25万的民众前来吊唁。
这样一个大型的差别队伍,却完全掩盖不住杰奎琳的悲伤。
儿女还那么小,他们再也没有父亲的陪伴了。可最让人伤心的,恐怕还是丈夫的死极有可能成为永久没有答案的悬案。
按照规定,肯尼迪的遗体被送往艾灵顿国家公墓。
这是美国政府为那些因国家而牺牲的战士、荣誉勋章获得者建立的特殊公墓,它象征了荣誉与身份。
而肯尼迪在总统任上被刺杀,显然是为国家而付出了生命。
另外,肯尼迪在任期间,很受民众爱戴。鉴于这些方面,最终也被许可葬于此地。
用悲伤的心送别肯尼迪,眼看着他的遗体被送进墓里。
杰奎琳作为逝者的妻子,亲手为丈夫点燃了幕前的“永恒之火”。
送别的人进行完最后的致意,然后默默离开。只剩下杰奎琳跪在墓前,她此时已经没了眼泪,可却迟迟不肯离去。
葬礼结束之后,杰奎琳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纽约生活。
虽然她身上传出过很多绯闻,甚至因为嫁给奥纳西斯而被美国民众嫌弃。
可她始终是杰奎琳·肯尼迪,一直到她去世,还是被送回了肯尼迪的身边。
这个结果与她当年跪在肯尼迪墓前迟迟不肯离去的样子非常合拍,像极了将至爱放在心底,不得不为着生活去奔波的样子。
其实,今天再看肯尼迪的墓地,那是非常简单,又不够大的一块地方,整个墓地大约为60平方米的样子。
这大概不是杰奎琳喜欢的样子,但却最终成就了她一生的身份:美国前第一夫人。
当然,最让人欣慰的是,这个地方成为了肯尼迪与杰奎琳以及他们的孩子相聚的地方。
当年杰奎琳曾告诉尚未成年的两个孩子:你们的父亲去了天堂,去陪伴你们的弟弟,而我则留下来陪伴你们。
确实,肯尼迪的墓就在墓地的左边,右边是妻子杰奎琳的墓地,而左右两侧的外部则还各有一块墓地,那便是他们出生三天便夭折的儿子Patrick Kennedy以及他们未出生便流产的女儿的墓地。因为女儿没有出生,并没有取名字,墓碑上写着Daughter。
整个墓地被石板围着,上面覆盖着一些并不规则的花岗石,这些石块是肯尼迪家族在150多年前从自己的老家采集来的。
或许这也代表了一种乡愁,他们家庭注定是不能落叶归根的,但与家乡的石块葬在一起,也就意味着回到家乡了。
在若干的石块缝隙里,种了很多的四叶草,以及牛毛草。
但在这块墓地上最显眼的还是那盏“永恒之火”,它由天然气和空气比例装置器进行控制,从而使得火焰的颜色及形状始终保持不变。
这盏火点燃于1963年,如今已经过去了50多年,它从来没有熄灭过。
这是一盏信念之火,也是一盏思念之火,杰奎琳点燃它的时候,或许想不到会这样,她亲手点燃这盏火,直到自己入葬,它依旧在燃烧。
最让人叹息的是,杰奎琳用尽全力培养的儿子,被自己寄予了全部希望的儿子小肯尼迪,竟然在她去世没多久之后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小肯尼迪的遗体在飞机失事后第5天被打捞起,安排了海葬,永远魂归大海。
在肯尼迪一家的墓地另一侧,则是他弟弟罗伯特的墓地。
罗伯特在哥哥去世之后,一度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未来总统。可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五年之后,他便再次重蹈哥哥的旧辙,再次写下肯尼迪家族历史上悲壮的一幕。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里已经成为了肯尼迪家族的墓地,只不过这是他们并不情愿的事情,因为自从肯尼迪成为总统之后,整个家族便陷入诅咒。
就如同美国媒体调侃的那样:
“身为肯尼迪家族的一员,你就不要妄想能够躺在床上安静地死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杰奎琳聪慧过人,她在丈夫被刺杀之后,一直不肯换下自己满身血污的外衣,为的就是提醒美国人民:必须要还肯尼迪一个真相。
当时,太多人称赞杰奎琳的智慧之举,可结果却依旧背道而驰。
谁杀的肯尼迪,又是谁制造了肯尼迪家族的诅咒之说,过去没有答案,今天还是没有,这大概会变成一个谜,一直困扰世人。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