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官 赵匡胤 赔罪 皇帝 原来

赵匡胤贵为皇帝,为何要向七品小官赔罪,原来他怕一个人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2 08:01:04 浏览1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皇帝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向来是知错不认错。就是说就算皇帝真的错了,他也不会向大臣认错,反而就算大臣对了,也要向皇帝请罪。但赵匡胤贵为皇帝,却为何要向七品小官赔罪呢?

这名小官叫张霭,字伯云,福建崇安人。宋朝建立后,他担任侍御史一职,侍御史是低级官员,但权力却很大,可以直接弹劾朝官。那么他有什么本事,能够令宋太祖赵匡胤向他赔罪呢?

根据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有一次张霭去向赵匡胤奏事,恰逢赵匡胤在花园用弹弓打麻雀。皇帝兴致正好,本不想搭理张霭,但传话太监说张霭行色匆匆,称有紧急事务要汇报。

赵匡胤兴致虽高,但也不能放着国家大事不理,只好赶快宣张霭过来。谁知张霭汇报的,只是一些平常事,赵匡胤随即龙颜大怒,斥责张霭用一点小事坏了自己的兴致。没想到张霭却回答:“臣以为尚急于弹雀。”就是说我的事再小,也比你打麻雀来得重要。

赵匡胤一听更生气了,史书记载:“太祖色愈厉,引斧柄撞其口,坠两齿,霭徐拾之。”意思是赵匡胤用斧柄打到张霭的嘴巴,结果将其两颗牙齿打落。张霭也不敢向皇帝发脾气,便只好默默捡起牙齿,放进袖子里。

展开全文

见张霭还捡起牙齿收起来,赵匡胤讽刺道:“欲讼朕耶?”就是问张霭收起牙齿,难道还想作为证据,去找谁告状吗?其实言下之意,就是说天下就他最大,张霭还能找谁告状呢,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其实以赵匡胤这种态度,才能够让人理解,毕竟他是皇帝,就算打了大臣也没人敢问罪。可奇怪的是,张霭回答了一句话后,赵匡胤立马就向其赔罪道歉,原来只因他怕一个人。

被责问难道要找谁告状后,张霭回答道:“臣不能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耳。”他作为一个臣子,当然没办法状告皇帝,不过史官自然会将今天发生的一切,如实记录下来。

历朝历代都会设置史官,专门记录本朝的历史,以流传后世。史官必须要秉笔直书,刘知几在《史通》中就说:“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

因此历史上的史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将帝王的言行随时记录下来,就算有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歪曲事实,“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史官的记录,直接影响到后世对皇帝的印象,所以往往皇帝都会很紧张,当赵匡胤听到张霭提到史官,他一下就慌了。

如果史官将今天的事如实记录,那么赵匡胤就给后世留下一个脾气暴躁,殴打大臣的坏形象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一个办法,能够挽回形象,那就是及时认错,于是他立马向张霭赔罪,又“赐金帛慰劳之”。

不过赵匡胤好歹是皇帝,让他拉低身份去向大臣道歉,心里怎么也不好受,所以之后他一直闷闷不乐。宦官王继恩见状,就问他为什么不高兴,赵匡胤说:“早来前殿指挥之事,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故不乐了。”

赵匡胤虽然是武将出身,但他对史官还是相当尊重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十分在意后世对他的看法。他希望在后世心中,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是一位值得被称颂千年的皇帝。

至于张霭,他之后一直很受重用,宋太宗即位后,对他“眷宠尤渥”,拜御史中丞,后拜大理寺丞。

(参考文献《宋史》《涑水纪闻》《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