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菏泽 丝弦 圣手 了解 王殿玉

菏泽人了解下——“丝弦圣手”王殿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2 01:30:02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菏泽文化旅游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关注

“丝弦圣手”王殿玉

文 王笑天

王殿玉(1899~1964),字琢玺,号洁尘,山东郓城县徐桥村人。父母早逝,幼年跟随哥嫂生活。6岁因患天花,得不到医治,双目失明。9 岁时随本县北马楼村盲艺人马玉修先生学习占卦算命。12岁拜本县于庄的于光文为师学唱三弦书、琴书、花鼓,还学会了拉坠琴、弹三弦,唱“两夹弦”,跟石登岩等学古筝,使用食指密摇奏法,丰富了山东筝的表现力。

展开全文

王殿玉先生是雷琴艺术的创始人,对民族乐器的制作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他所使用的乐器开始叫“二弦”或“丝弦”,20 世纪30年代后期,他将木质琴筒改成铜质,进一步扩大琴筒、加长琴杆。其个头大,声音响、演奏起来像打雷,王先生取名大雷。

20年代初,年轻的王殿玉在上海名声大振。各地报刊争相刊登他的照片,介绍他演出的盛况,称他的艺术为“王君奇技”,称其为“音乐专家”、“丝弦大王”,说他是“两弦奏出万物之声,五指摹尽人间绝唱的丝弦圣手”。20年代末期,他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回演出,所到之处,均有报界记者慕名访问,并撰文介绍称赞他的技艺。

王先生乐善好施,扶困济贫,一生热心于公益事业,曾多次进行捐助。1942年,他召集徒弟谭永和、郑西培、高自成、韩凤田、赵玉斋等,组织了“东鲁雅乐社”,“救济民众,扶持地方教育事业”。

盛名之下王先生仍精研不懈。他深知自己文化知识太少,就处处注意结交请教一些有文化、懂艺术的名人。曾与著名音乐家刘天华、查阜西、金灼南、娄树华交往,虚心学习。虽然双目失明,可他却买了成套的书籍,无论哪方面的书,都请人为他一遍一遍地读。

王殿玉先生在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演出过大量的曲目,这些曲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学的,其中包括民间小调、戏曲选段、中外名曲等。另一类是他自己创编的曲目。还有一些生活中的一些音响,如旧时农村妇女纺线,纺车发出的声音,弹棉花的弓弦声,推独轮车发出的有节奏的吱呦声,猪被杀时的嚎叫声等都能模拟得非常逼真。

新中国成立后,王殿玉先生回家乡参加了“平原省大众曲艺团”。1952年,加入了天津市曲艺团。在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他荣获优秀演出奖。抗美援朝时,他义演捐献,充分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王先生不仅在雷琴艺术上有很高造诣,在古筝、古琴、二胡、三弦、坠琴等乐器的演奏方面,同样也有较高的水平。他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有成就的民乐演奏人才。建国前收的徒弟有韩凤田、马长岭、高自成、赵玉斋、宋东安、王福生(王殿玉之长子)、高克奇、翟润田、唐镜前等,建国后有傅定远、张乐、王福立(王殿玉之次子)、王华杰、何宝泉、钟吉瑞、刘学德、韩廷贵等。

王殿玉先生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由于长期患病和劳累,于1964年11月28日,在天津逝世,享年65岁。

作者简介

王笑天,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致公党山东歌舞剧院支部副主委、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委员会理事、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山东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济南民族管弦乐学会名誉会长、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琴筝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

出身琴筝世家,培养弟子千余人,30余人考入音乐学院,著有《诸城派古琴艺术与名曲》《山东筝派艺术与名曲》专著,《诸城派古琴曲集DVD》,监制古琴百余床,为诸城琴派与山东筝派的延续、传承做出突出贡献,业绩收录《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家名典》《中国当代斫琴师大全》《齐鲁名人》等典籍。

时光荏苒,陪你走过

走!一起赏灯去

猜灯谜,闹元宵!

2月6日至10日,菏泽东站每日增开1对北京方向动车组列车!

-菏泽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