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广基层综治警务工作创新经验,银川市公安局以“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创建为契机,即日起,开展全市公安机关“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创建成果展示活动。3 月15日至22日,平安银川V将推出第一期参与活动的警务室,现微信投票通道火热开启,记得在文末给您喜欢的警务室投出宝贵的一票,为他们加油助力,一起来看吧!
兴庆区公安分局——中寺警务室
(向上滑动启阅)
富宁所中寺警务室自2021年7月份创建以来,针对辖区少数民族人口集居等特点,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区治理为背景,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要义,探索创新推出“1+3+1+N”、“5勤”等服务管理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努力解决好同群众息息相关的社会治安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着力打造具有辖区特色的“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塞上枫桥警务品牌。
警务室紧紧围绕“1+3+1+N”工作法,明确“排查走在调处前、调处走在激化前、苗头问题早消化、敏感时期早防范”的工作思路,建立起覆盖辖区重点行业领域联动互促的矛盾化解网格,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分级分色”管理机制优势,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先期预警、快速处置、定期回访的闭环管理模式,按照矛盾纠纷性质实行动态升降管理,确保矛盾解决在基层。创建以来,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97起,化解93起,化解率为95.87%。辖区未发生由家暴、情感类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中寺警务室创新推出“5勤”工作模式(即勤走、勤看、勤问、勤记、勤听),从细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警格+网格”模式,不断规划、细化工作模式,定格、定人、定岗、定责,实现网格化警务工作模式,加强各类志愿队伍建设,全面摸清中寺社区人房基本信息及动态变化,真正做到对辖区情况明,底数清,服务好的管理新模式。在辖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形式多样地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33次,受益群众1500余人,同时中寺警务室创建了“民族团结服务队”和创立“少数民族之家”为抓手,为少数民族送服务,帮助困难少数民族同胞解决就业及生活困难,截至目前,已为少数民族提供精准维权服务解决实际困难65件,确保民声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全力构建和谐共赢的警民关系。
为破解公安业务服务到最后一公里的“短板”,一警多能,一点通办的新模式,中寺警务室以“警务室为工作平台,以警务室民警为核心,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实现N种服务方式和外延的不断拓展”,通过建立各类微信群,多互动、多接触、多听取、多帮助,进一步紧密警民关系。截止目前,中寺警务室共建立各类服务群、管理群等总共13个。2022年1月份至今,社区民警带领社区专干,协同居委会工作人员入户走访2100余户,发放各类预防诈骗宣传单2400余份,推广注册国家反诈app共4400余人次,开展电信诈骗及其他法律讲座13次,较上一年,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23.5%,治安案件下降31.5%。
展开全文
兴庆区公安分局——唐徕警务室
(向上滑动启阅)
自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来,唐徕警务工作站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和科技支撑双轮驱动,全面推动理念、体制机制重塑,建立以“做强治安防控+做实综合治理”为双支点的综合警务工作站,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兴庆样本”。
双管齐下,全力做好巡逻防控。将辖区科学划分3个巡区、21个巡格,以格保面、巡线守点,有效提升巡逻防控针对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依托研判调度室,向街面巡防警力每天早晚两次发送辖区发案情况,灵活设定、调整巡逻线路和时间,摆脱按部就班的机械化巡防模式,进一步增强巡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预见性,真正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见警压案双提升”。自警务站建成以来,通过综合运用“传统+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了预警防范能力。
多措并举,推进平安建设。 加强人防力量配备。依托视频立体化巡查,调度指挥引导派出所各治安警、社区警、巡防队员协同配合,开展对各类案事件的先期应急处置,对案事件实施增援、策应、堵截、封锁及抓捕等工作;同时组建12支义警队,分布在重点单位、小区、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演练、培训,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强化物防设施建设。通过对辖区学校、重点单位增设一键报警装置,遇有突发事件可做到就近调警,梯次增援,快速消除安全隐患,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增强技防设施应用。通过视频监控,民警可不定时远程视频检查其消防、治安等情况,及时通知学校内保人员,消除安全隐患。。
深度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职能职责“融合”。由街道牵头成立综治领导小组,警务站、社区、司法、物业等相关单位为成员,根据各部门职责范围,划清“责任田”,做到归口管理、提前介入。 信息资源“融合”。借助街道资源和信息力量,变传统的分头管理为“警格”“网格”统筹管理、统一指挥,警务站针对街道设立25个综合治理网格,同时设立3个警格进行覆盖,由民警与网格员共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有效解决了公安“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 工作效能“融合”。以街道为主体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由街道书记牵头不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对矛盾纠纷开展联合化解,做到“矛盾不激化、纠纷及时解决”。
通过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2022年辖区刑事、行政案件发案同比分别下降78%和68%,19个小区中15个实现零发案,25家内保单位无刑事、行政案件发生,社会治安明显改善。
金凤区公安分局——七子连湖警务室
(向上滑动启阅)
自2020年10月建成以来,长城中路派出所七子连湖警务室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隐患不留空、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发展理念,以求真务实做好群众“家门口的警务”为职责任务,突出警务室阵地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七子”工作法,推动辖区社会治安持续良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开方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七子连湖警务室依托所内综合指挥室每日警情研判报告,借助“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找准重点,逐一研判,为辖区群众的“急难愁盼”开方子、出点子、指路子、想法子。
结对子,夯实基层工作根基;结合辖区单位场所多的特点,七子连湖警务室主动对接,结对结心,联合开展反诈宣传、隐患排查、安全宣讲、矛纠联调等活动,撬动社区优势资源整合,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根基。
布格子,促进基层横向联动;聚焦“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导向,借势“警网融合”,科学谋划,区域包干,联动做好线索摸排、预警维稳、信息采集等各项基础警务工作,激发基层治理最强战力。
坐凳子,抓实基层动态管理;警务室民辅警沉入社区,将流动人口、前科人员、孤寡老人作为“敲门行动”侧重点,依托相关工作平台,及时掌握辖区群众的动态信息,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对辖区娱乐服务场所、矛盾纠纷、群租房屋等各类台账全部实现动态化管理、电子化入档。
搭台子,调解基层多元矛盾;针对多元矛盾纠纷,警务室借助多元调解阵地,引入多元调解力量,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转,并形成一调解一档,完善调解工作机制。截至目前,七子连湖警务室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当引子,调动基层自治力量;近年来,七子连湖警务室深入推进“中海义务巡逻队”等多支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同时引入物业楼栋管家和治安积极分子,精心筹建起一支敢拼、敢赢的“新时代”志愿者队伍,有效延伸基层派出所社会治理前沿触角,在维护社会稳定、维持社会治安、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钉钉子,创新基层治理格局;警务室民辅警进一步发挥带头作用,向前一步,主动作为,进一步把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以钉钉子的精神担当、尽责,为护航辖区平安建设贡献力量。
下一步,长城中路派出所七子连湖警务室将不断对标“人民至上为本”实践标准,牢牢把控社区警务维度建设、警务创新、服务手段三个方向,不断拓展社区警务工作的宽度、长度和深度,在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中践行新作为、展现新担当。
西夏区公安分局——青山巷警务室
(向上滑动启阅)
青山巷警务室紧靠西夏万达商业综合体,人流量大、商业场所多,矛盾纠纷频发,治安环境相对复杂,根据辖区特点因地制宜,青山巷警务室推行“三步走”工作法:
第一步以人管人,社区警务工作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点,警务室充分挖掘潜力,联合社区把辖区实有人口有针对性进行发动,建立“群防群治”队伍,用“群防群治”队伍来管理辖区实有人口。派出所民警带队对夜间的万达金街巡逻、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排除各类治安隐患。
第二步以房管人,派出所通过社区居委会、房管、房屋中介等部门摸清该区域的房主信息,对房主、房屋中介进行法律宣传,对于已经违反相关法律的房主和房屋中介进行处罚,促使房主、房屋中介对承租人员信息进行核查,与承租人签订租房合同,并将承租人带到派出所进行登记备案并签订《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责任书》。通过“以房管人”明确房屋使用人,为公安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重要信息。
第三步以业管人,针对青山巷社区多,流动人口大,青山巷警务室采取以行业场所为主体,对流动人员进行管理,加强旅店业监督检查,严格要求旅店业入住人员实名登记。组织商管员工、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加入到社会治安治理中,增强责任感,协助社区民警管理。
2023年青山巷警务室将以“塞上枫桥”精神品质为主线,打造出“平安万达”警务区,以提高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构建和谐社区而努力奋斗。
永宁县公安局——蔚湖城警务室
(向上滑动启阅)
永宁县公安局望远派出所蔚湖城警务工作站在永宁县委、县政府和县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21年11月正式开始运行,主要负责望远辖区西片的就地接处警。蔚湖城警务工作站管辖蔚湖城、逸兰汐两个社区,服务11个小区,5248户15604人。现配备两名社区民警、一名社区辅警以及两名禁毒专干,由过去的派出所值班民警转变为现在的社区民警就地接处警运行机制,由过去的“下”社区转变为现在的“在”社区,真正实现派出所开在群众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打造“侦防一体”警务工作站。蔚湖城警务工作站积极构建“刑警中队+社区民警”的侦防一体工作模式,推动民生小案即发快破,实现了专业刑侦警力布建在基层、下放在社区、一同参与到辖区基层治理工作当中。形成社区民警前沿摸排、刑侦警力精准打击的良性循环。同时,警务站还积极推进“警格+网格”专项联动机制,集合社区民警、刑侦中队民警、禁毒专干、网格员、楼栋长、“智慧义警”等多种治安力量,通过智能巡逻、日常收集将案件线索第一时间移交中队进行侦查精准打击。
建设“智慧”警务工作站。社区民警积极联合各房地产开发公司及物业公司,推动增加各项目的监控设施,并接入警务站,使社区民警可以在警务站对辖区进行监控巡视,发现失火、打架、盗窃等事件时,可以第一时间指挥蔚湖城警务室群防群治队伍“智慧义警”进行先期处置,再由派出所民警到现场进行妥善处理。截止目前,辖区已建成的11小区全部实现智能化,监控设备接入警务站678处,正在建的11个小区,已由原先预计建设的475处监控增加至650处。
创新“石榴籽”警务工作站。今年以来,蔚湖城警务工作站积极推进基层警务建设,在做好各民族团结工作的同时,推动创建“石榴籽”警务工作站,纵深开展各项工作。社区民警经常对辖区群众进行走访,宣传民族政策,发现矛盾纠纷主动介入,将矛盾调处在基层,纠纷化解在萌芽,共摸排调解各类纠纷25起,受到了辖区各族群众的好评。
为了提升反诈宣传功效,社区民警采取“大水漫灌+精准滴灌”的方式向辖区群众宣传电信诈骗知识。在社区、在小区、在校园、在企业,积极开展防诈宣讲、防诈培训、防诈推进会,培训企业干部、老师、网格员、楼栋长、群防群治队伍学会。同时还在辖区11个小区内悬挂条幅42条,477个单元的楼道和电梯间内全部张贴反诈宣传页,每日在辖区26个微信群内转发居民真实被骗案例,让居民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下一步,蔚湖城警务工作站将持续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以社区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科技信息为依托,积极推进“警格+网格”,创新打造“石榴籽”警务站,为辖区群众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
贺兰县公安局——太阳城警务室
(向上滑动启阅)
为了切实加大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力度,进一步遏制太阳城社区矛盾纠纷、电信诈骗高发态势,城关派出所太阳城警务室创新防范思路,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为抓手,依托“警格+网格”深度融合工作格局,创新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发现五条路、调处化解八大员”;电信诈骗“反诈十条”等亮点工作方法,力争实现“案件下降、财损下降”的“双降”目标。
排查发现五条路、调处化解八大员
排查发现五条路,在重复报警中梳理发现;网格员入户排查发现;楼栋长日常工作发现;物建信息员发现;物管员、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现。
调处化解八大员,即一般纠纷警格员、网格员、司法调解员参与化解,简单纠纷动员群众自治力量化解,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有人参与,当事人有渠道吐露心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难点环节有组织想办法解决,已形成矛盾纠纷“八大员”既警格、网格、司法调解员、律师、妇联工作人员、老党员、检察官、法官调处化解新格局。
反诈十条
一是广建微信群,扩大线上宣传矩阵。通过社区及社区网格员不断拉建微信群,实现居民群全覆盖。二是建设反诈宣传一条街。打造太阳城华美街为反诈一条街,通过人宣、物宣、技宣等手段,实现反诈宣传“铺天盖地”。三是建设反诈宣传示范小区。通过小区反诈大喇叭、宣传横幅、海报、入户宣传、情景剧等多个方式,实现示范小区反诈宣传“大水漫灌”。四是活用群防群治,成立反诈义警队,协助社区及警务室共同开展反诈宣传,实现反诈工作群防群治。五是定期召开反诈宣传会议。通过警格、网格、义警队定期召开反诈会议,总结经验,优化举措。六是制发太阳城社区警情通报。制发警情通报,发布居民微信矩阵,不断提高居民反诈意识。七是反诈宣传进校园,开展“小手拉大手”行动,由社区民辅警在校园内开展反诈宣传,提高师生反诈认知,并由学生带动家长,通过线上线下对学生家长进行电诈宣传。八是提高国家反诈APP注册量。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行动,依托微信矩阵和义警队,实现辖区居民安装注册实名全覆盖。九是制作不同类别反诈视频。积极动员所内民辅警积极参与制作反诈宣传小视频,揭露诈骗套路,加深居民对电信诈骗的认知、提高防骗能力。十是精心演绎反诈情景剧。编排反诈剧本,动员所内民辅警编排接地气的反诈情景剧,到电诈高发小区进行巡演,加大反诈宣传力度。
灵武市公安局——镇河塔警务室
(向上滑动启阅)
镇河塔警务室通过创新“党建六+”机制融合社区及各部门力量,推进“七联”共治工作的运行,达到了信息联采、情报互通、隐患共治、服务联情的工作关系,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居民有话跟我说、有事找我办、有难找我帮、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警格”的工作格局。
针对难以化解的家庭矛盾纠纷,警务室依托“三色预警+定向调解”机制,通过推送函的形式及时向妇联、民政、街道综治中心进行推送,在多部门的力量共同支援下,对纠纷进行化解,跟进、回访形成闭环管理,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镇河塔警务室通过成立“民生义巡”“警保联防队”60余人的巡防队伍,协助开展巡逻防范工作,收集安全隐患问题,并以“积分超市”和《灵武市线索举报奖励办法》激励群防群治力量,根据贡献大小,兑现相应物质奖励,群防群治队伍工作积极性空前提高。
对于在外务工就业的移民群众,为了真正地做到便民,警务室进一步探索开通了“云格”便民服务窗口,依托线上为务工群众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避免群众因为一纸证明来回奔波,从而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2022年镇河塔警务室共采集一标三识数据2.2万余条,社区警务平台二期录入位列全区前列。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0余起,辖区未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依托群防群治队伍共排查出公共设施安全隐患13处,小区楼道瓷砖脱落隐患25处,楼顶瓦片安全隐患7处,并全部上报至住建部门进行逐一修缮,特别是对接住建、供电等部门共建立充电桩19处228个,彻底解决了居民电动车充电问题,严防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开展上门办证送证21起,为在外务工群众线上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46起。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同期对比2021年下降64.7%,盗窃类案件同比下降81.82%,辖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8%以上。2023年3月2日镇河塔警务室被银川市公安局命名为“石榴籽”警务室。
下一步,镇河塔警务室将继续深化派出所改革和“警格+网格”融合工作,打造居住安心,邻里舒心,服务贴心的和谐新社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
来源:平安银川
本期编辑:李文鹏
责任编辑: 马鹏程
审核:陈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