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今年工业经济有望回升向好,对此充满信心。
“从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今年1月份、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都在50%以上,说明制造业处于景气区间。从企业的用电、用工、物流这些指标分析,我国工业处于回升向好态势。”金壮龙表示,“今年工业经济发展有不少有利因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会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产业升级动力。今年工业经济有望回升向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金壮龙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抓好促进重点行业增长、加大投资、扩大消费、发挥地方积极性等几项工作。其中,在扩大消费领域,首先要稳住新能源汽车大宗消费,同时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动制造业“三品”行动,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以消费促增长、以增长稳经济,正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
“汽车产业本身就是国内经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也是全球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与能源息息相关。”唐山金弘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和执行合伙人于智超在采访中说到,汽车出行方便了民生,并将随着经济的增长产生更大的需求。
有数据表明,汽车消费是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汽车零售额占比达到25%以上。“汽车产业既是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又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附加值行业,在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采访中表示,汽车产业不仅有着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和高新技术吸附性,并且在带动就业、增进税收、助力贸易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面对此前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及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经济增长压力。其主要表现在GDP增速放缓、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以及消费信心不足等方面。这样的影响,在汽车市场同样有着直观的体现。
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1929万辆,较2019年下降7%;2021年、2022年分别为2015万和2054万辆,增速温和回升至4.4%和1.9%,但远未及此前历年超二位数的增速。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对部分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600亿大礼包”,成为当年汽车市场强有力的“推进器”。
展开全文
由此不难看出政策对车市的刺激作用,尤其是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时,恰如其分的政策介入将起到提升消费信心“倍增器”的作用,进而达成既定的经济目标。
为筑牢经济压舱石,各地政府不约而同地将支持扩大汽车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苏、辽宁、安徽、福建、新疆等近25个省市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广新能源汽车消费、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是重点内容。不仅如此,自1月以来,河南、上海、浙江、云南、海南等近20个省市在近期公布了2023年的汽车消费补贴政策,有政策单独针对新能源车,也有政策针对整体市场。以东风本田为例,全系车型均享有非常高的优惠力度,作为高端旗舰SUV的UR-V,综合补贴更是高达单台6.8万元。截至目前,上述地区涉及汽车的消费券支持总额度超5亿元,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地域覆盖面更广。
各地相继出台的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点燃了消费者的热情。相关上险数据显示,2023年第九周(2月27日-3月5日)乘用车总体销量为35.12万辆,同比下降3.4%,环比增长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单周总销量为11.66万辆,同比增长24.4%,环比增长3.7%;燃油车乘用车销量为23.46万辆,同比下降13%,环比增长4.1%。
“汽车是仅次于房子的第二大件,民众在追求更便捷的出行方式下,对汽车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智超认为,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依然存在,毕竟后者带来的“里程无忧”是消费者的最大刚需之一,“这也是燃油车与纯电汽车间最大的差异化。”
崔东树认为,各地出台的购车补贴政策,对一季度车市构成稳定有力的支撑。“尤其是一些针对性的置换补贴,对拉动汽车行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都有较大意义,能够更好地释放消费者的消费潜力,短期内有助于拉动销量的提升。”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