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新黄河”,及时接收每篇推送文章。
曾经,滴滴和快的展开了一场旷世“补贴”大战。滴滴一跃成为网约车行业巨头,此后滴滴遭到下架整改,网约车市场重新洗牌,各家网约车平台“趁虚而入”,疯狂跑马圈地。
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国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已达到307家。其间,高德打车等聚合平台快速崛起,将网约车平台公司汇聚,占据了国内网约车市场一定份额。
网约车的江湖掀起了新一轮“暗战”。
审核机制不严格、违规运营等问题,逐渐在短期内快速崛起的聚合平台上凸显出来。网约车合规化、精细化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车辆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限制司机注册平台上限。今年来,山东济南、广东汕尾等地区加快了相关监管步伐。
4月17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2023年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其提到保障网约车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水平,降低平台过高的抽成比例。
达到收入“峰值”,订单“下降”
行走在广东湛江城区街头,相比全国其他部分城市,带有顶灯的巡游出租车并不是很多。“主要的原因就是网约车越来越多了,尤其今年开始后,周围身边有十几个朋友都从事了网约车工作。”在当地开了四年网约车的司机林师傅说。
2016年,湛江市区曾因网约车的兴起陆续发生出租车集体停运事件。湛江市官方曾对此发表声明,其对停运事件的司机诉求表述为“此次停运事件中,当地出租车司机的诉求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中第一条便是认为网约车的兴起与迅速发展,对传统出租车市场造成巨大冲击,造成司机收入减少。”后续,相关部门召开发布会,明确提到引导网约车规范有序发展。
林师傅说,湛江是旅游城市,打车需求的人比较多,但网约车企业也相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有不少网约车企业会对新客户采取补贴的方式吸引流量,对司机方面,则会在相应的时间段内采取免收平台费用等方式。新黄河记者打开叫车软件注意到,当地有十几家网约车企业。六公里行程范围内,打车价格差价可达到六七元左右。
“我平时主要在高德平台上接单,在两家网约车企业进行注册。每天一早就会出来跑网约车,因为平台抽成比例比较高,一天下来跑十几个小时,收入才会达到250元左右。一旦达到这个收入后,我们发现接到的订单会逐渐变少,即使能接到订单也是距离比较近的单子。”林师傅说,以前开网约车是一份很吃香的工作,而现在只能拼服务时长了,不过当收入达到“上限”,司机也不得不回家休息。
据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下半年,广东省网约车日均订单量约13.9单,较上半年略有下降。日均订单少于10单的网约车约占55.5%,10单及以上的网约车约占44.5%。截至去年底,广东省各地市累计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35.44万张,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87.15万张。相比去年上半年,分别增长了6.36万张和11.94万张。
“聚合”走热
随着网约车市场的快速扩张,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入局,网约车聚合模式应运而生。
展开全文
2017年,高德地图率先推出网约车“聚合模式”,随后百度、美团等参与其中。2022年7月,华为上线Petal出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开放打车服务;同年12月,抖音也开放了交通出行平台服务商的入驻资格。
聚合平台被称为“平台的平台”,据业内人士介绍,聚合模式通过汇聚多家网约车平台的方式,旨在向用户提供“一键全网叫车”的服务。
聚合模式的出现,撼动了网约车自营模式在行业内的绝对主导地位。据交通运输部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通过聚合平台完成的月度网约车订单,超过了全部网约车订单的25%。根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2023年2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2月份面向乘客、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提供服务的平台(俗称“聚合平台”)共完成1.69亿单,环比上升15.8%。
与此同时,聚合模式在满足用户多方位出行需求的同时,的确给更多中小型的网约车企业平台提供了生存空间,推动它们快速获客、提升效率。大量中小网约车平台通过聚合平台进入网约车市场,初步扭转了一家独大的网约车市场格局,有助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然而,在带来便捷之余,聚合平台在权责划分、信息展示等方面,时常遭到诟病。2022年8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滴滴出行等11家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聚合平台权责在本次约谈中被首次提及。
业内人士指出,聚合平台本质上是提供信息中介服务,而网约车平台是运输服务市场主体。在实际经营中,一些中小网约车平台,未能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网约车管理的办法,出现违规经营行为。如果将中小网约车平台出现的问题完全归结于聚合平台,存在责任与义务不对等的情况。中小网约车平台应承担“第一把关人”的责任,而聚合平台责任应聚焦于提供的信息服务。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聚合平台利于行业的竞争性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中小平台与网约车租赁公司脱虚向实,把自己的精力专注于做车辆和司机的管理服务。“这是国家监管鼓励的方向,但也的确存在一些规范问题,当法律脚步还未跟上时,聚合平台应该积极主动进行行业自律。”
如今,聚合模式的快速崛起也受到各方重视。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郅慧在《关于充分发挥聚合平台优势 推动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中提到,建议将聚合平台与网约车平台进行分类监管,合理设置聚合平台的审核和安全保障义务,聚合平台同样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落实监管规定要求,有效保护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平台内经营者之间的有序竞争秩序,实行“首诉负责制”,协助乘客妥善解决投诉、纠纷。
硝烟“肆”起
十年前,滴滴和快的的“补贴大战”,被称为网约车江湖里的“风云事件”。据媒体报道,在这场“战役”中,两家网约车企业共烧掉24亿元人民币,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早期的打车软件走的是各自圈地、占山为王的路线。快的垄断杭州市场,滴滴垄断北京市场,一南一北,在各自的地盘上吞并、厮杀。
2013年4月,快的获得阿里巴巴、经纬创投1000万美金A轮融资,远超过滴滴(2012年12月)来自金沙江创投的300万美金的A轮融资。在获得支付宝移动端的支持后,2013年8月,快的打车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可以通过在线支付全部打车费用的打车APP,用户量和市场份额剧增。
另一边,滴滴与腾讯展开合作。2013年4月,腾讯注资滴滴1500万美金,上线仅仅半年多时间,滴滴打车就迎来了B轮融资。微信支付的推出,也打破了支付宝在线上支付的垄断。据2013年10月艾瑞咨询关于打车行业报告显示,滴滴打车以59.4%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超过了其他所有打车软件占有率之和。
2014年,海外网约车巨头Uber杀入中国市场,也就在那段时间里,打车几乎是“白菜价”。各大网约车平台用近乎疯狂的补贴,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在用户端和司机端积累下口碑,网约车的消费市场培育得风生水起。
直到2015年2月14日,滴滴与快的同时官宣实现战略合并,次年滴滴并购优步,网约车市场巨头正式诞生,这场“补贴战”也画上一个句号。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首次对网约车进行官方定义,网约车也有了正式的“合法身份”。
纵观网约车从出现到兴起,资本的介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却也埋下了不安的种子。“补贴战”已经过去十个年头,但时至今日,网约车市场仍旧硝烟弥漫,一众中小型网约车平台,仍旧陷在“补贴”和“价格”的泥潭里,艰难维系生存。
“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量,我们只能通过发放优惠券,压低价格,争取在聚合平台的页面里展示出来。”某网约车公司分管负责人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用户视角出发,同样行程下,低价才是服务开始的起点。
“为了争取到用户,网约车企业不得不在各方面缩减成本,或是增加额外的投入。”该负责人表示,去除平台抽佣,技术投入,现如今司机端的奖励也远不如前,这都是网约车企业为获取更多客流付出的成本。
纵然惨烈的“补贴战”不会再重演,为抢夺用户进行短期扩张的网约车发展模式已然无法复制,但如今的网约车市场,仍旧在上演着“补贴游戏”,且关乎网约车企业存亡。
规范网约车步伐提速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新增注册网约车相关企业590余家,增速6.9%;另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同一年网约车相关企业注销500余家。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国共有30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在订单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如祺出行,最低的是花小猪出行。
“平台有经营许可证,司机和车辆也均有相应资质。此外,对网约车的价格也应该进一步规范。比如,在雨雪天气或者出行高峰期打车,平台不能随意增加价格。”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网约车合规运营是必由之路。
近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官网对《济南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提到,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济南市人民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措施。网约车不得喷涂巡游车标志标识,不得安装顶灯、空车灯,车身颜色不得与巡游车车身外观颜色相同或相似。网约车运力市场调节功能失效或竞争恶化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请本级政府同意后,采取相应的临时调控措施实施调控,并提前向社会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指出,申请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应当符合《济南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并承诺同时服务的网约车平台公司不超过2家。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网约车平台,相关部门将根据职责依法依规采取暂停发布、下架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等载体或停止互联网服务等处置措施。
新黄河记者注意到,今年不少地区进一步规范网约车。其中,广东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地各网约车平台公司发布了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也发布相应告诫书、江苏宿迁市则于3月1日起施行新的网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
“聚集中小网约车运营商的聚合平台比较容易出现非法营运的现象,相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对聚合平台合规化运行。”一网约车运营企业相关人士表示。此外,也有相关行业人员认为,细化监管将成为接下来的主旋律,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如何兼顾由于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如今多样化的市场环境,打造合理的监管形式,是行业给监管部门带来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网约车市场中司机收入下降、平台抽用过高等问题,国家有关部门也及时采取了相关措施。4月17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2023年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其中提到,保障网约车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水平,推动网约车平台公司降低平台过高的抽成比例等。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李震 丁国彬 实习生王弘早 海报:孙菲菲 李嘉琳)
相关链接
网约车行业调查② | 数十家车企“同台”竞价,平台在合规中探索求生
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留言区分享
最近微信再次改版
星标“新黄河”
及时接收每篇推送文章
👉 500万元借条曝光、“终止所有合作”……张继科事件,热搜又“爆”了
👉 在漩涡中挣扎的合资车企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编辑:邵猛 校对:高新
提醒更多人看到,点赞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