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阳 物流业 助推 今朝 码头

昔日“旱码头” 今朝“物流港”——莱阳做强现代物流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1 17:20:21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昔日“旱码头” 今朝“物流港”——莱阳做强现代物流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交通区位优势助推物流业发展。

展开全文

顺丰胶东分拨中心。

莱阳,自古以来就有“半岛陆路旱码头”之称。

莱阳市位于山东半岛经济圈、胶东半岛几何中心,曾经作为胶东的陆路旱码头,有着天然的交通区位优势。莱阳物流业存续发展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把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作为推动莱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加快推动莱阳物流产业整合升级,实现现代物流业对莱阳乃至胶东半岛的食品、汽车机械加工制造、高端化工、商贸流通等产业的赋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等多链融合,可为莱阳实体产业降本增效提质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提供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物流保障。

首届高峰论坛为何落地莱阳?

2月26至27日,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化工流通协会在莱阳举办“首届胶东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在这次论坛上,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化工流通协会及顺丰、京东、益海嘉里、圆通等大型物流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围绕物流行业发展、胶东智慧物流港建设作主题演讲和交流分享;并举行莱阳市156物流战略发布、胶东智慧物流港招商推介、合作项目集中签约等活动。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支撑,三大协会选择在莱阳举办物流发展高峰论坛大有深意。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莱阳是通往胶东半岛的陆路门户,具有成为青烟威三大港口后方货物集散枢纽和青烟威产业协作综合枢纽的区位优势。蓝烟铁路、青荣城际铁路横贯全境,荣潍、龙青、沈海、威青、烟沪等10条高速公路和国省公路干线在这里交汇,公路(国、省级)通车里程191.3公里,具备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基础条件。

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莱阳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网点等构成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莱阳农产品冷链物流空间巨大,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冷链物流设施投资力度,冷链物流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全市冷链物流设施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备案冷库144个,总容积80万立方,其中冷冻库129个、总容积64万立方,冷藏库15个、总容积16万立方。

市场主体发展壮大。近年来,莱阳市委、市政府加大对物流企业培育扶持,物流业资源整合和主体培育步伐加快,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2021年底,全市备案在册的物流企业共217家,有国家A级物流企业5家,其中营收千万级以上物流企业67家;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区域化、服务模式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快递企业发展迅速,顺丰、申通等国内知名快递企业相继落户莱阳。

物流市场需求旺盛。莱阳已形成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原材料及产成品吞吐量大,对物流业发展依赖性强,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重要产业基础。莱阳特色农产品优势明显,生产、加工及交易量巨大,有大型批发交易市场4处,年交易额达120亿元。

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公路网逐步完善,构建起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干支相连、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络。铁路网日益发达,莱荣高铁项目建成后,莱阳将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打造半岛1小时、省内2小时、北京4小时高质量交通圈,推动莱阳与半岛地区、省内其他地区融合发展。

正是有了以上五大要素的优势,莱阳市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已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聘请深圳万千咨询公司对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启动建设了25平方公里的胶东智慧物流港,并推动纳入烟台市物流产业总体布局,正全力打造胶东半岛内外联动、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商贸物流业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

此次论坛的举办,也正是主办方看好莱阳在胶东的区位优势、产业潜力,以期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合作,进一步做好现代物流产业的“大文章”。

“156战略”文章,莱阳如何写?

什么是“156战略”?

简单明了的说:“156”战略:“1”,即聚力建设胶东(莱阳)智慧物流港;“5”,即打造五大物流产业集聚区,实施五大重点工程;“6”,即建设六大特色物流产业集群,实施六大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莱阳市秉持“世界眼光、一流标准、莱阳优势”理念,以国内统一大市场、内外双循环为统领,树立“标准化引领、供应链整合、大数据支撑、一体化运营、集成化布局、绿色化发展”思维,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并重,着力培育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政策促动三大动能,大力实施“156”发展战略,聚力建设“胶东(莱阳)智慧物流港”,把莱阳建设成为胶东智慧物流枢纽城市、中国乡村物流发展示范区、中国智慧冷链物流名城。

到2025年,胶东(莱阳)智慧物流港基本建成,全市物流业整体水平提升成效明显,胶东智慧物流枢纽城市地位初步形成。

高标准建设“一港五区多中心”

高标准建设胶东(莱阳)智慧物流港,“一港五区多中心”物流空间布局和多式联运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建成市域全覆盖、辐射周边的物流网络体系。

依托莱阳市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等,着力形成“一港五区多中心”(即“1+5+N”)的物流产业空间布局。

一港

即胶东(莱阳)智慧物流港。智慧物流港是莱阳物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物流业整合创新的主阵地。依托蓝烟铁路莱阳马格庄站和莱阳“半岛陆路旱码头”有利区位交通优势,加快济铁莱阳物流园建设,整合周边区县物流需求,承接市区建材、煤炭等批发交易市场迁移,引导干支线零担物流进园区集聚。以建设公铁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区域性物流分拨中心为重点,规划建设铁路装卸作业、集装箱堆场、智慧公路港、仓储配送、生产加工、保税监管及供应链综合服务等功能区,重点布局钢材、木材、煤炭、粮食、汽车整车、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品等大宗货物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保税物流等物流业态,打造集多式联运、集散分拨、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冷链仓储、跨境电商、保税服务、检验检疫、展示交易、数据服务、供应链金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多式联运货物集疏运中心、货运枢纽型大型综合物流基地。突出数字经济引领,加强与烟威青港口互联互通,实现港口功能内移,推动港口物流、大宗货物物流、冷链物流、国际货代服务等一体化发展,运用大数据提升物流中转集疏,无缝对接多式联运,形成联动陆海、服务国内、联通海外的综合性智慧物流枢纽和胶东半岛物流业对外开放新高地。

五区

东部农产品冷链物流集聚园区。依托莱阳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优势,整合东方果蔬农产品批发市场,推动不同规模冷库标准化管理。构建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打造“绿色莱阳”农产品品牌。构建辐射胶东半岛、带动能力强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形成“一城多园”农产品冷链物流集聚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莱阳模式”。“一城”即中国·莱阳绿色食品城;“多园”即以鲁花、龙大、春雪、顺德盛等龙头企业引领的覆盖城乡的地特产品交易市场。

西部电商快递速运及应急物流集聚园区。依托莱阳农村电商规模优势,积极吸引大型快递企业区域分拨中心落户莱阳。推动电商物流数字转型、智慧发展,构建线下生产、线上交易、快递支撑、产城融合、服务配套的农村电商产业链。依托大数据中心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应急物流运作能力的骨干物流企业,形成覆盖各乡镇的电商快递及应急物流网络。

中部铁路综合物流集聚园区。依托莱阳火车站货运场站、莱阳宏河仓储物流、莱阳煤炭市场、皮革厂及周边物流基础设施,承担大宗货物、矿石装运、集散及青岛期货的市场交割。加快胶东国际铁路物流园项目建设,持续有效对接物流节点城市,加快推进大宗散货集装箱多式联运,持续吸收周边城市铁路运量。推动全市港口物流、冷链物流、国际物流、保税物流一体化发展,不断扩大莱阳铁路综合物流园辐射范围。

南部丁字湾综合物流集聚园区。依托羊郡镇地处胶东丁字湾有利区位和交通优势,及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规模优势,规划建设服务本地主导产业和莱阳丁字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及周边区域的综合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集冷链物流、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电商快递、批发交易、城乡配送、配套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集聚园区,促进陆海联运、集装箱作业和保税物流发展。继续推动综合园区建设,精准开展项目招引,提升园区影响力。

北部高端化工及城乡共配物流集聚园区。依托远东精细化工、中瑞、巨力等企业危化品运输和供应链服务等业务,引进中远海战略投资伙伴组建莱阳化工产品物流园区。同时,加快山东省供销社城乡共配中心暨农资保供及应急保障网络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力争2023年底一期项目完工。依托莱阳化工园区扩区有利条件,加快高端化工物流园区建设,鼓励危化品企业进驻园区。通过线上平台承接外部化工产品运输业务,采用标准化集装箱、大宗货物等专业货种的物流服务形式,实现化工产品运输的规模经济和安全性。

多中心

即,多元物流中心。依托中心城区、重要乡镇和大型社区等,规划建设多个满足城乡生产、居民生活需要的冷链物流配送、仓储、电商快递等专业物流中心。围绕总体物流布局和产业园区功能定位,加快铁路口岸、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建设,推进沿交通线的多层次物流中心、物流终端和物流平台等节点统筹规划,优化城市商业区和大型社区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在团旺镇、沐浴店镇、穴坊镇、姜疃镇、照旺庄镇、万第镇、谭格庄镇、羊郡镇、高格庄镇、大夼镇、山前店镇、河洛镇、吕格庄镇及辖城厢街道、古柳街道、冯格庄街道、龙旺庄街道、柏林庄街道等建设市级物流园区节点或城乡配送物流中心。

重点实施五大重点工程

现代物流网建设工程

大力发展国际陆海联运,实现陆海统筹、“海港内移”、口岸直通,构建与青烟威等沿海主要港口的全面合作机制,形成通达全球的国际物流通道;积极开展欧亚班列业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连陆通江达海国内物流通道,重点完善北融京津冀、辽东半岛,南接长三角、珠三角的物流通道,打通经济南至西安及沿黄流域的物流通道。实施“快递进村”工程,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

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培育一批品牌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资源整合、并购重组、战略联盟,扶持和重点打造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国家A级物流企业;扶持一批创新型物流企业,支持本土物流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多方式挂牌上市,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化应用,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着力打造省级物流技术中心;招引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推动来莱阳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拨中心,建设面向大区域的转运、分拨配送基地。

标准化引领工程

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对标国际标准,完善物流标准与规范,同时推进大宗商品储运、跨境电商、快递、冷链等领域物流操作标准和规范应用,支持和引导物流园区推广应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智慧物流创新工程

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立体仓库,加快普及“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的仓库基本技术配置,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乡村、社区建设智慧物流配送中心,鼓励支持物流园区自主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软件。

国际化提升工程

支持优势物流企业强强联合,培育一批具有全球采购、全球配送能力的国际供应链服务商,构建服务于全球贸易和营销网络、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支撑体系,配套多式联运中心、现代物流分拨配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促进跨境电商全链条发展,方便购、展、售、退各环节高效运转。

打造六大特色物流产业集群

持续推进招商引资、物流企业培育等工作,全市物流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公路货运量达2800万吨,铁路货运量达750万吨;邮政快递行业业务总量超过1亿件。国家A级企业达到15家,其中3A级、4A、5A级企业分别达到5家、3家、1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物流企业15家,交易额过20亿元的交易批发市场4家。重点打造食品加工、绿色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冷链、电商快递和大宗货物六大特色物流产业集群。实施现代物流产业链“链长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重点项目带动作用,重点打造绿色食品、高端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冷链、电商快递和大宗货物六大特色物流产业集群,推动物流产业发展高端化、集群化,全面提升莱阳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绿色食品物流产业集群。依托全市200余家食品企业产业基础优势,以标准化、品牌化、可追溯化为引领,充分发挥春雪食品、三川食品等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的引领作用,结合龙大高端肉食、鲁花香味油、春雪调理食品、顺德盛功能食品、禾丰牧业等现代化项目建设,融合绿色食品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莱阳食品加工物流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食品行业向定制化、平台化、功能化发展,促进“食品加工”向“食品制造”转型,巩固提升“中国绿色食品城”形象。

高端化工物流产业集群。依托莱阳化工产业规模优势和省级化工产业园品牌,以盛华科技、远东精细化工、中瑞、巨力等企业为龙头,引进中远海战略投资伙伴组建莱阳危化品物流运输网络平台,完成“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装备制造物流产业集群。发挥莱阳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依托潍柴新能源商用车、舒驰客车、海尔等骨干龙头企业,以智慧家居、智能装备、专用装备为主攻方向,延链布局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集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展销贸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推进海尔、昇辉、富耐克等企业项目建设,引导鸿达、英福莱等企业技改升级,着力培育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数字科技赋能制造业发展作用。

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集群。基于莱阳农产品规模、质量和品牌优势,以鲁花和龙大两大企业为龙头,发展以花生油、预制菜为主的冷链物流,以一品堂为依托,发展以果品为主的果蔬冷链物流,提升农产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水果奶茶、水果奶酪、果糖”等具有莱阳特色的精加工农产品,打造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集群。

电商快递物流产业集群。依托莱阳农产品、生鲜产品的电商规模优势,发挥烟台——青岛经济圈区位优势,以顺丰、京东、邮政速递、“三通一达”等快递企业为龙头,打造综合服务一体化的电商快递物流产业集群,推动智能化改造,提升市场辐射能力,把莱阳建设成为胶东半岛特色电商快递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

大宗货物物流产业集群。立足于解决大宗商品物流难点和痛点,依托莱阳绿色食品加工、高端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电商快递等显著规模优势,逐步完善面向大宗商品产业链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打造大宗货物物流产业集群,推进大宗物资物流集群式发展。加快济铁莱阳物流园项目建设,发展大宗货物与多式联运、保税物流等综合业态,提升大宗物资运营服务水平。

YMG全媒体记者 董健

通讯员 杨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