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有历史和现实意义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句话出子《孟子.告子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下面列举古代两个正反的实例更有说服力:
一,生于忧患——勾践卧薪尝胆:
越国的国王勾践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吴国的国王夫差率领军事迎战。双方大战于夫椒。结果是越军大败,勾践战败逃到会稽山,被吴军包围。
勾践觉得已经没有退路,他准备杀妻和吴军决一死战。他手下有两个高人,一个叫范蠡,一个叫文种。他们觉得应该冷静一下,不能硬拼。文种说吴国的太宰伯嚭特别的贪财,可以互从他身上找到办法。于是文种带着大量大美女和奇珍异宝送给了伯嚭,伯嚭在吴王夫差面前劝吴王和越国议和。
夫差是个不爱动脑的人,他不顾大臣伍子胥的反对同意了。勾践把国家的大事交给文帝管理,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到吴国于,给吴王当奴隶去去了。勾践夫妇和范蠡都穿上囚衣,去给吴王喂马做苦役。吴王夫差每次坐车出去,都叫勾践牵马,然后踩着跪下范蠡的后背上车。
就这样过了两年,文种选了越国的美女西施送给吴王夫差,又选了一些美女和金银财宝给太宰伯嚭。伯嚭对夫差说,是时候应该让勾践回越国了。夫差看勾践这两年的表现很满意,于是就同意了。
勾践回国后,他号召全国上下艰苦奋斗。他自己穿粗布衣服,不吃大鱼大肉,住在陋室里,睡在没有席子的柴草上;在吃饭的地方悬着一个猪苦胆,每逢吃饭时,先尝一尝苦胆,然后大喊一声:勾践,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这就是*卧薪尝胆*故事的由来。
公元473年,勾践再次率领大军攻打吴国,是一鼓作气把吴军打败,吴国夫差羞愧的自杀身亡。
二,死于安乐——宋徽宗玩物丧志,北宋灭亡: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才子,每天在后宫众多嫔妃的陪伴下,是谈琴作画练习书法,就是不愿意治理国家,不爱上朝理政。后来金太宗派宗望率领大军攻打都城汴京。宋徽宗吓得是魂飞魄散,急忙写下了*传位东宫*的诏书,自己退位做了啥事不管的太上皇。
太子赵桓即位,就是宋钦宗。他也是六神无主,他听信奸臣宰相白时中、杨邦颜的馋言,主张议和。把金国害怕的大臣主战的李纲罢了官,他他贬到几千里的南方去了。李纲被贬到遥远的边疆,金太宗马上就派宗翰、宗望率领两路大军又向东京进犯。
公元1127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后宫皇族、官吏三千多人,满载掠夺的金银财宝几十大车,回到北方,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从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古人云:“知足而常乐”,古人又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怎样解读它们的辩证关系
我对古人讲的话,是这样理解的:
古人云,知足而常乐。其意思是指人的欲望而言。人有一定的欲望,对生活有合理的需求,是没有错的。是知足范畴之內的。在自已能力的许可情况下,容易知足而得到快乐。相反,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那种超出自已的能力,不可企及的欲望,为追求更多而给自已带来的巨大压力,能让自已快乐起来吗?
古人又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呢?是指人在忧患之中,头脑是清醒的,亦是冷静的。生活目标也很明确。有一种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哲理之思,并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不容易迷失自已,轻易犯错而损害自巳。死于安乐,是指人生顺境,有充分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名望。所以对自已不设限。客易盲目乐观,迷失自已,乐极生悲,闯下难以挽回的损失及灾祸。不入死局而何为?
所以,古人云,知足常乐也好,还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罢,是古人通过自已和他人的人生的遭遇,挫折与失败总结出来的人生大智慧。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加以借鉴和采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哲理为什么
浅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于《孟子-告子下》。是传承几千年的人生励志名篇。给于人以政治道德上的启迪,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一个人,不管你忧国忧民也好,或处事忧心也好,都应有担当。如事到其身,天必先降大任于身,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所性,曾益其所不能。
告知于人。人,在做事前,应敢于担当,承受苦于事物未获得成功前的一切磨难。只要有担当,重任就会降临你的身上,必先心意苦脑,痛于筋骨,忍饥挨饿,使之受尽贪困之苦,受于做事不烦之心,慢慢煎熬你,使你成熟坚韧起来,别人没有你的毅力,你就能勇于向前,积极向上,不畏艰辛,不会乐于活在安乐和怡悦的环境中。
这样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便是人生的成功者,不会枉然活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