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2月9日,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 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中央企业2023年投资工作重点。据悉,目前国资委正在研究支持企业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组合拳”,并组织企业科学编制投资计划,加强投资情况监测分析。
扩大有效投资是稳经济、调结构、补短板的重要抓手。《通知》提出,企业要提振发展信心,把稳投资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合理安排投资规模,并按照“抓紧推动实施一批、系统谋划新增一批、提前研究储备一批”的项目推进接续机制,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实现既定任务目标,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通知》还提出中央企业投资工作要优化投资方向。具体包括聚焦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强链补链等重点领域,推动企业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布局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通知》特别强调,企业要稳妥处理好“促”和“稳”的关系,防范在扩大投资中片面追求短期效果。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曾对三个聚焦的领域如何发力给出了详细介绍。彭华岗表示,聚焦国家重大项目要推动企业优先做好涉及国家“十四五”102个重大工程实施,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400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进度。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大云计算、宽带基础网络、5G/6G、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升级,积极推进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等项目建设,鼓励参与物流网络、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则是聚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大力发展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产业链强链补链重点项目,增强投资增长后劲,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投资拉动是重要引擎。”彭华岗说,国资央企将继续在这方面担当进取、积极作为,更加注重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突出主业,更加注重投入产出。
年初以来,中央企业全力奋战“开门红”,推动一批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落实落地,努力形成更多实物量。2月2日、5日,由三峡集团投资建造的“乌东德”号、“白鹤滩”号海上风电施工船先后前往广东阳江海域开展首次施工作业,为我国海上风电事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中国建筑承建的公路、地铁、铁路、桥梁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运行。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两个导管架平台相继开钻,标志着我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凝析气田开发项目按下“加速键”。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批以先进技术为导向的工程项目陆续开工、投产。据悉,今年国家电网公司计划再开工建设5座抽水蓄能电站,投运4座抽水蓄能电站,届时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将达到3800万千瓦,是三峡总装机的1.6倍。中国华能则公开表示,2023年全年计划新能源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