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和金刚经之类一定要知识好学问深么为什么网上各家讲解国学都是引用经典
谢谢邀请!大道至简,不一定要知识好。能信,信就能入,入能解,解能行,行就能证。相辅相成,就能趋向觉路,自得心开,因明达体。引用经典,有时是经典之间互相注解,这部经的章句不明白通过引用其他经典章句能阐述明白。目的都是让人了解明白经义。
金刚经值得称为经典吗
对这部《金刚经》,学佛之人
个个“见者如仰日月于中天,
悟者若探宝珠于沧海”!
岂能以凡夫知见妄加评说?
唯佛道胜妙精蜜,慈悲悯众,
智慧觉人。超万有而独尊,历
旷劫而不坏”!世间法怎能与
之相题并论?
此《金刚经》就是发三乘之
奥意,开诸法之玄微。论说
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说不
空之空,见无相之相。
众生一心之源,本自清净无染
但心随境转,妄念丛生,如镜
蒙尘。逐外缘而坠于虚幻,不
能返妄归真。
佛说此经,
是为众生开方便之门。
教你解粘去缚,
离垢脱尘!
转眠为醒,
去昏暗得光明。
古人读《金刚经》作诗云
“青青翠竹,
总是真如。
郁郁黄花,
无非般若”。
真如与翠竹成了一体了,
哪还有色声香味触法?
般若与黄花是一类了,
哪还有什么见闻觉知?
人我众生寿者亦复然啊!
为什么《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这些和《地藏经》《阿弥陀经》这些的内容有很大不同
佛教跟其他宗教一样,修行的层次和派别也很多,我这里浅尝辄止的解释一下。
佛教修行的三个层次:声闻乘、小乘、大乘。
声闻乘:佛教的基础理念是“众生皆苦”,所以“厌世”,虽然众生皆苦,但是众生又无法从苦难中解脱,要六道轮回,但是这种“厌世”的想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的,有些人认同轮回,同时他认为生命挺好,对于这样的人佛陀就引领他们修行声闻乘,教这些人行善持戒,然后在轮回中获得更美好生命形式,比如:生在极乐世界。《阿弥陀经》讲的就是如何在来生降生极乐世界的修行法门。《地藏经》也是声闻乘的修行法门。
小乘:也叫缘觉乘。相对于声闻乘而言,这些人认同“众生皆苦”,而且也“厌世”,升起了“出离心”,追求涅槃。但是这些人只想自己去涅槃,并不关心其他众生的疾苦。这些人追求的是“独觉”或“缘觉”,修行的就是小乘佛教。
大乘:也叫菩萨乘,这些人认同“众生皆苦”、追求“涅槃”,但是他们并不是仅仅追求自己的涅槃寂静,而是要发愿“普度众生”,升起了“菩提心”,这就是大乘佛法,《金刚经》、《心经》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法门。
佛教在中国有禅宗和净土宗之分
净土宗:是对于印度佛教教义较为本源的传承,他们认为修行佛道的过程是“渐悟”,必须经生年累世的修行才有可能修得正果,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净土宗和禅宗分开之前,佛教在中国并不被广大民众所认同,佛法的流布也很有限。
禅宗:开创与六祖禅师慧能,是中国式佛教的主流派系,禅宗与净土宗最大的不同就是“认为众生是可以顿悟的”,典型的话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就给众生开启了忏悔之门,一直是个坏蛋没有关系,只要某一天心中善念一动,就有可能大彻大悟,修得正果。《六祖坛经》就是这一派系的修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