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周焜民
巷
遇
档
案
泉州鲤城区万厝埕巷,北接唐衙口巷,南抵温陵路,属于泉州古城东隅衮绣铺忠义境,因清朝提督万正色的府第建于此,故名万厝埕巷。
在这条不长的古巷中,数百年里最大的住宅就是万正色府第,由于这里背靠释雅山,景色秀丽,清朝福建的两位提督万正色和施琅均在附近建宅。如今万正色故宅相比以前面积略有缩水,但仍有3300余平方米。建筑宏观精美,布局曲折深邃,作为典型的清代闽南大厝,已被列为第四批市级文保单位。
数百年来,万正色故宅转手过两次,留下了一代代难忘的故事。
🔼陈慧芬制图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展开全文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01
— 主持重修过洛阳桥的万正色 —
🔼修缮中的万正色故宅。
万正色(1637-1691),字惟高,号中庵,清代晋江三十七都渡头铺浔尾乡人(今丰泽区城东街道浔美社区)。
万正色年少入伍,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万正色跟从西安将军瓦尔喀征讨四川。
康熙十八年(1679),万正色跟随康亲王征福建,呈上《闽人习海上事状》,提出海、陆军布防和配合作战的建议,得到康熙的赞赏,特旨加封太子少保官衔,调任福建水师总兵,继而升任福建水师提督。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万正色奉调云南,与鹤庆府总兵王珍不和,云贵总督范承偏袒王珍,弹劾万正色“纳贿侵蚀”,结果万正色被判处死刑,后因“久历行阵,劳绩甚多”,被赦免死罪,罢官回家,保留世职。
万正色为家乡泉州做了不少公益事业: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夏,万正色捐俸为倡,重浚郡城八卦沟;仲冬,重建浔尾“美山古地”王公宫;续修《万氏族谱》,撰《宗法议》。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三月,万正色主持重修洛阳桥,十二月告成;翌年二月作《万安桥记》。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万正色主持修葺安海龙山寺。
万正色在清代的泉州有着良好口碑,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万正色)及贵,修洛阳桥、开八卦沟、建晋江会馆,乡党尤盛称之。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万正色任福建陆路提督(驻泉州)时,泉州东街仁风门内曾有官方为其立的“宫保提督”石牌坊,1963年拆毁。
🔼曾经的万正色故宅和“宫保提督”坊。
02
— 在此居住130多年的“万厝埕王” —
🔼万正色故宅旁门的门楣上,有四个用闽南剪瓷工艺制作的四个字,已经模糊难辨,王泽楚介绍,上面写的是“象麓别墅”,意思是“象峰王氏的别墅”。
万正色故宅结构为四进五开间,带双护厝,规模庞大,属于民间传说的“九十九间房”。万正色去世后,后人曾将故宅卖于王氏,到了清光绪年间,王氏家道中落,于光绪十六年(1890)将万正色故宅卖给象峰巷王氏,“象峰巷王”是象峰巷的三大家族之一,“象峰巷王”的一脉买下万厝埕故居后,迁居于此,已经有130多年,成了远近知名的“万厝埕王”。
万厝埕王的后人王泽楚老师曾在泉州五中任教,他在这座大厝内生活了40多年,通过地契、族谱,以及长辈的回忆,勾勒出了万厝埕王几代人的故事。
象峰巷王来自晋江龙塘乡,曾有子弟科举连捷,高中道光庚子科进士,后在象峰巷附近的傅府山置建府第,分祧别居,被称为“傅府王”。这位进士的平辈兄弟中,又有王梦熊、王梦嵘两兄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恩科同科中举,被传为佳话,王梦熊在泉州府为官,子女长成后继承祖业,在海丝路线上经营商船贸易,在泉州、汕头、宁波一带均设有商号。由于人丁兴旺,王梦熊便考虑另置宅第。有一次,王梦熊梦到王家发达后,所置宅院可直达四个铺境,于是到洛江仙公山祈梦,寻找这“四境之地”,后来发现待售的万正色故宅,正位于衮绣铺的广灵境、忠义境、通源境、圣公境这四境之间,于是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在王氏手中买了这座万厝埕故宅,这家王氏也是象峰巷王氏的亲族。
据万厝埕王老辈人回忆,1890年买下的这座宅第,从万正色生活的时代算起,已经有200多年,当时前落、下落基本完好,但其他地方损毁严重,于是经过了两年的修缮,在宅第内增设了私塾、账房、门房,另设做生意的当铺、打铜作坊、龙眼焙房等,还修建了大花园,种植果树等。由于房子太大,当时招呼工人来吃饭,需要敲打铜锣才方便集中。
1892年宅第修好后,王梦熊一脉的家族成员从象峰巷迁至此处,当时恰逢老太爷夫人八十大寿,王家在庭院石埕中搭起戏台,前落大厅门楣上挂起了朝廷颁发的一块“御赐贞寿”匾额,这块珍贵的匾额一直保存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损坏。
03
— 老宅有三处疑为万宅遗存 —
🔼大厝西侧,曾设有“加官门”。
虽然大厝的官方介绍中写的是“三落五开间”,但在王家地契上,大厝是“四落五开间”,坐西向东。1890年买下大厝后,王家又在周边购买了部分地产,达到了二三十亩,空地种上了果树。值得一提的是,龙眼树是移植的开元寺“东壁龙眼”品种,其龙眼品质媲美东壁龙眼,甚至有食客认为更佳,一时间“万厝埕王东壁龙眼”在泉郡扬名,后来由于泉州农校扩建,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办工厂,如今龙眼树已所剩无几。
🔼曾享誉泉郡的“万厝埕王东壁龙眼”,在小巷深处仍有留存。
万正色1681年任福建陆路提督(驻泉州)时,便开始建造这座府第,当时取名“迷园”,王梦熊1890年买下大厝时,距离万正色建宅有200余年,房子经过之前王家世代居住,已有不少改动,但至少有三处可能是万正色故宅的特色。
一是大厝西侧的旁门之后,曾设有一处“加官门”,因为以前大门平常是不开的,有官员坐轿子来访,从旁门入,轿子停在此处,轿夫在一旁饮茶歇脚。
二是加官门旁有一条马巷,以前客人骑马前来,便由仆人牵马从马巷走到后院喂粮草,王家曾有一个两米多长的石质马槽,今已不存。
三是更楼。大厝西南角曾有一座两层木构更楼,用于报时和警示,很符合戎马一生的万正色的居住特点,可惜毁于几十年前。
🔼大厝内这条马巷可能是万正色旧宅的遗存。
04
— 闽南古厝罕见的河图洛书 —
🔼这里有闽南古厝中罕见的河图洛书图案,这是门房西侧的洛书。洛书旁的月洞门是老宅原有的造型。
🔼这是门房东侧的河图。
大厝西侧的户门两边,有砖雕的河图洛书图案,这在闽南民居中十分罕见,这里是以前王家的门房和私塾所在地,旁边是王家的园林,里面曾有一株泉州城内少见的丹桂。门房两侧的河图洛书图案,已经无法分辨是万正色府第的,还是此前王家制作的。
河图洛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相传蕴含着深奥的星象之理,据说是我国阴阳五行术数之源,至今无法完全破解,已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大厝内的古井,井盘后来修复过,像这样的水井,当年大厝内有十多口,方便大家族成员使用,如今大部分已被填埋。
🔼正门两侧有石雕图案,当年用泥灰封住保护起来,如今部分剥落,露出了竹叶图案。
05
— “五间”“打铜”“大菜园”“璇仔巷” —
在万厝埕巷与唐衙口巷交叉的丁字路口,向南走过去,门牌仍是唐衙口,但在老街坊记忆中,这里叫“五间”,这里以前曾有王家做典当行生意的五个门面。再走一段距离到拐弯处,名叫“打铜”,这是万厝埕王以前专设的打造金属器具的工坊,巷边还有几棵“万厝埕王东壁龙眼”,已是根深叶茂。当年王家在空地种了许多龙眼树,除了此处,仍有几棵保留在释雅山公园。
🔼璇仔巷内已无璇仔。
在万厝埕12号东侧,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没有指示牌,但在万厝埕周边的老人记忆中,这条小巷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名字——“璇仔巷”。巷中曾种一棵芒果树,泉州方言叫“璇仔”,因此留下了“璇仔巷”的名字。
万厝埕南侧的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内,曾有纪念朱熹的朱文公祠,朱文公祠旁有一块地,以前是种菜的园地,名为“大菜园”。
“五间”“打铜”“大菜园”“璇仔巷”这些熟悉而亲切的老地名,现在只有在附近老街坊的交流中才会用到。
如今正在修缮万正色故宅,在300多年的时光里,承载了泉州三个家族的历史,这些家族荣耀时不忘回馈故里,低落时不忘传承家风,让这条僻静的古城东门小巷,始终散发着气定神闲的优雅。
往期链接
巷里有位老船长,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曾在他的船上拍电影《赌侠》 你可曾听说过“桂坛七邪”? 曾住着福建首位状元的族人,凤池巷内传奇故事多 文风悠扬,曾经的小城隍庙便建于此处 泉州城区第一条马车路的起点,原来在这里 这条巷子里,有一口传说中的宝藏井 既是外交家又是著名作家,这位泉州人名垂青史 这条巷子里的百年学堂,曾是泉州四大书院之一 137年前至今仍栩栩如生的壁画,就在这条巷子里... 你知道曾经的“泉州第一讲古人”是谁吗? 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曾经就住在这条巷子里... 西街旁的小巷不足200米,滋养了一代代人文和医武名家 兄弟进士、国术名家、爱国学子...这条小巷不长却名人辈出 “氤氲烟气现古井”的奇观,原来就在这里 泉州大学,曾经就在这条巷子里 在古代,这里曾被认为是泉州古城的最高点 弘一法师为他亲笔赠字,梅石路里藏传奇 你知道“梅石开,状元来”的传说吗? 见证商业传奇,齐聚昔日百货领军人物,中山路上这条巷子不简单 这条巷子里,曾走出一对同时高中进士的兄弟 这条巷中的百年学堂,走出两位著名大学的校长 巷内有巷,古城这条巷子等你来探索! 二三十米小巷里,走出了一位我国著名作曲家 俞大猷的都督第,曾经就在泉州这条巷子里 泉州的千年文脉,就在这条巷子里延续... 开元寺的麒麟壁,就是从这迁徙而来 中山中路上,有一条米粉巷 巴金昔日的故居,原来就在泉州这条巷子里 这条巷子里的放排厝,或为泉州古城里唯一遗存... 这条巷子里,竟然有这么多的码头文化... 泉州最“好吃”的巷子,藏着这么多古迹... 神奇的“母猪祭”传说就是从这条巷子里来的...... 这条巷子里,曾经有一座千人座位的电影院 巷遇:指挥巷 巷遇:大隘门 巷遇:寮仔街 近百年前,中山路为它绕了个道
策划 ▏许志荣
编辑 ▏杨莹 洪燕如
文图 ▏王了
视频 ▏点创传媒
注: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鲤城区文旅局、鲤中街道、东门社区居委会、王泽楚、杨凤玉等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