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怎么来的为什么取清明二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来历:据史籍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当年避难逃亡在外地,随行的侍从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曾经在晋文公断粮时偷偷“割股奉君”,令重耳感动不已。后来晋文公回国继位后,论功行赏,却偏偏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也不争利禄,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当时有人为其鸣不平,写诗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很快就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羞愧不已,亲自带众大臣前往绵山请介子推回朝廷做官。介子推不想出山,便藏了起来。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
杜牧的千古名篇《清明》到底好在哪里
杜牧的千古名篇《清明》是一首无论从意境、语言、格律等各方面而言,都具有佳作之风范,为世人吟诵不绝,其原文如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认为这首诗的绝妙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点明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
这一点在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巴山夜雨涨秋池”也有类似,只不过这是指绵绵秋雨的季节。清明时节,天气由清冷将转为温暖,这时也是天气多变之时,也许昨天还风和日丽,今天已阴雨霏霏、春寒料峭。所以该诗开篇便以“清明时节雨纷纷”既点明了时间,也隐含了此时的气候特征,可谓一语多指,蕴含丰富。
二、语音质朴,言简意丰。
这首诗语音质朴流畅、自然真切,毫无人工刻意雕琢之痕,却将走在“雨纷纷”的清明里的“行人”丰富的情感、烦复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看见乍暖还寒时,蒙蒙细雨中行色匆匆、衣襟尽湿、愁绪满面的行人。但作者并未用一个“愁”字,而是用了“雨纷纷”“欲断魂”来形容无边的愁绪,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真可谓绝妙之笔。
三、意犹未尽,令人遐思。
该诗最后以“借问酒家”和“牧童遥指”的动作描写引出来“杏花村”这个能勾起人们无限遐思的名称。也许是在开满杏花的枝头悬挂书有“杏花村”酒帘的酒家,也许前面名为“杏花村”的地方有酒家,也许前村所产之酒名为“杏花村”,也许是作者心中的驿站名为“杏花村”……
总之,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虽看似平淡但却蕴含丰富,使人浮想联翩,须仔细体会,方知其真味。
(图片源自网络)
有没有描写清明的古诗
描写清明的古诗太多了。但是,传诵
千古的极品当数杜牧的《清明》一诗。
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
断魂。借问酒家何所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毫无娇柔造作,没有任何华丽语言,没用一个典故,整篇以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景象清新,境界优美,音节圆满,朗朗上口。尤其是“欲断魂”三字,出神入化。在古往今来,100多首描写清明的古诗中,杜牧的此诗堪为翘楚,没有一首能够超越,荟炙人口,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