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章杨梓昕韩城报道
千里黄河,最窄处仅38米,最宽处近12公里,均在韩城。奇妙的自然,不仅造就了滚滚波涛的峡谷和宽阔平坦的滩涂,也造就了鸟儿的休憩之地。抬眼望去,河中浅滩上,黑翅长脚鹬“黑袖白衣”、仪态蹁跹,和反嘴鹬一起优雅觅食。
3月29日,由潇湘晨报与阿里巴巴公益联合发起“飞向北极——跟着候鸟去迁徙”活动的报道团走进陕西韩城,来到了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陕西黄河湿地韩城段。
城市,镀上了和灰鹤一样的灰色
早春的韩城在一片黄茫茫中迸发了一丝新绿。
“柳树榆树先绿了,地上的草还没冒出头。”说话的是韩城本地爱鸟志愿者孙利勃,他带领报道团从韩城市区出发,逐渐深入黄河滩涂腹地。在这里,河柳于岸边成队列生长,几只灰鹤在碧水间嬉戏。
“为何总有一只灰鹤游荡在队伍之外?”观察一番后,记者好奇发问。
“哨兵呀!”孙利勃笑着回答。由于性情机警,灰鹤群体活动和觅食时常有一只灰鹤像哨兵一样,担任警戒任务,不时地伸着长颈注视着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有危险,立刻长鸣一声,并振翅飞翔,其他成员也立刻齐声长鸣,振翅而飞。更有意思的是,因食性相近,天鹅落单后,还会混到灰鹤群里,让人家给它放哨,好让自己可安心觅食。
作为鸟类中可以活到50至80年的长者,灰鹤不仅淡然接受蹭“哨”的天鹅,也从容见证着人类给予生态环境的变化。
“鹤千岁变苍,又千岁变黑,称为玄鹤。”千年之前,误认为灰鹤能生长千年的崔豹,在《古今注》中留下这样的描述。而那时,黄河之畔,灰鹤穿行在一望无垠的芦苇丛里,看着同伴们聚集盘旋,齐起齐落。千鹤翔集的场景,颇为震撼。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煤矿成了韩城的一张经济王牌。1979年,韩城先后建成投产的煤矿有象山、马沟渠、上峪口、下峪口矿井,桑树坪平峒、斜井,同时还建成各煤矿的专用线和下峪口洗煤厂。就这样,一座座巨大的厂房立了起来,一根根烟囱往外喷着灰黑色烟雾。黄河边,钢厂、电厂、焦化厂、洗煤厂聚集得越来越多,煤堆、矸石堆、废渣堆渐渐取代了绿水青山,生产带来的工业废水则从管道中不断流出。
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能源工业数十年的粗放发展,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裕,却也给城市镀上了和灰鹤一样的灰色。以至于有当地人表示,以前的韩城,出去转一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脸。
“白衬衣穿一天就脏得不行,领口、肩膀就成黑的了。”2018年,时任韩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张宏伟曾在接受采访时感叹过去的韩城。
治理后工业烟囱冒出的黑烟变“白”了
在“煤飞色舞”的年代里,灰鹤和同伴们飞舞的身影,越发模糊了。
但就在灰鹤们犹豫着是否要转身离去时,一个声音传来:“宁要清新的空气,不要污染的GDP。”
展开全文
韩城新的改变,终于开始了。
2013年开始,为了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韩城积极探索渭北工业城市环境治理方式,大力实施“绿”变韩城工程,用“大绿、大水、大美”治环境、改形象。为表壮士断腕的决心,韩城对外发声:“宁要清新的空气,不要污染的GDP。”
变化越来越多:小火电、小焦化、小轧钢等落后生产线全部淘汰,多家洗煤企业停产转型,焦化企业纷纷实施脱硫脱硝改造,焦化洗煤企业还被全部要求安装防风抑尘网。10万亩“北林”工程和33公里道路沿线花园式景观长廊,更让水榭楼台、绿树鲜花取代了原来飞扬的灰尘和灰蒙蒙的天。
如今,再和灰鹤一同眺望那些煤化工厂、陶瓷厂、水泥厂的烟囱,已不再是滚滚灰烟,而是白色水雾。那是工厂按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进行生产后产生的水蒸气。
同时,为确保黄河长久安澜,韩城先后实施退耕还湿19800亩,并将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纳入“林长制”“河长制”工作体系,严厉打击在黄河湿地非法占用、开采、开垦、填埋、排污等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成功让湿地面积大幅增加,生物多样性逐年丰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除了政府外,孙利勃和志愿者们也在为让鸟儿在韩城更好地生存而努力。为了让村民了解野生动物,宣传爱鸟护鸟的精神,他们把野生鸟类打印成日历免费发放,让村民们一旦发现需要救助的鸟类,就给他们打电话,村民变成了他们救助鸟类的“眼线”。就这样,许许多多鸟儿,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得到及时救治。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的翅膀说了算。”韩城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庞延华对记者说,如今,韩城境内拥有着全国最大的灰鹤越冬地,每年冬春季,大量候鸟齐聚韩城逗留过冬,“根据今年年初对韩城市鹤类资源做的初步调查,韩城市每年过境的灰鹤大概有6500余只,休整5个月左右”。
漫步在黄河湿地韩城段的滩涂边,聊着聊着,庞延华又调侃起古人的“误解”:“因为灰鹤浑身灰色,古人将它羽毛的颜色等同于人的生长过程,年轻时黑发,中年时花白,老年时白发苍苍,误认为是鹤的老年状态……”
在古人眼中,当灰鹤由灰变白,它的鸟生也就步入老年,而如今,当一座城市的工业烟囱不再冒出滚滚黑烟,又代表着什么?
记者想,也许,是一种新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