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大 专场 舒兰市 经济社会 新闻发布会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市)区专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舒兰市专场实录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20 08:33:08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3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市)区专场系列新闻发布会”。舒兰市委常委、副市长骆旭东,舒兰市副市长李德亮,舒兰市副市长蔡俊锋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舒兰市委常委、副市长 骆旭东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0亿元,增速位居地区第二位。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县,全省县域经济争先晋位优胜县、首批碳汇交易试点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平安县,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一是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签约项目53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7个,海螺创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18个项目竣工投产。争取一般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2个、31.6亿元,项目数量、上争资金实现“双突破”。

二是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粮食产量稳居全省前列,“舒兰大米”被纳入2022年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白鹅饲养量达到232万只,成为全省白鹅养殖第一大县。黄牛养殖量位居全省第四位。天池钼业实现“开工即收益”。“白翎羽绒”被评为“吉林市老字号”品牌。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由全省第64位跃升至第17位。打造夜经济示范街4条。出台鼓励购房优惠政策,房地产销售面积33.2万平方米。

展开全文

三是城乡面貌展露新颜值。改造老旧小区28个。新增城市绿地3.2万平方米。改造农村老旧路190公里、危桥7座,建设通屯硬化路128公里,“路长制”工作被交通部收录为全国优秀案例。绿化镇区8个、村屯36个、公路320公里。“千村示范”创建工作在全省复查验收中名列前茅。畜禽粪污处理有偿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评位居外县市首位。

四是民生福祉彰显新温度。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道德银行积分超市”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城镇新增就业2619人。维修改造校舍51所。完成疾控中心异地改建。新社会福利院投入运营。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城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稳居全国前30位。

2023年,舒兰市将锚定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高地、全国文明城市“两个创建”目标,大力开展“三大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舒兰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一、大力开展产业转型突破年行动。 一是构建农业“1+555”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优质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确保产量达到120万吨以上。加快建设白鹅育繁推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力争白鹅孵化量、饲养量分别突破800万只、1000万只。肉牛、生猪、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50万头、130万头和3000万只。积极发展人参、中草药、棚膜经济等产业,做大做强“资源端”。 二是构建工业“3+4”产业体系。着力提升白鹅、钼、稻米三大地标产业的工业化、链条化发展水平,全力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精加工、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白鹅全产业链,力争白鹅产业产值突破15亿元。全程跟踪服务天池钼业、金贵矿业等企业,力争矿产资源开发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加快推进5万吨轧锻耐磨材料等项目建设,确保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长10%。持续跟进榆树沟18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壮大产业规模。 三是构建服务业“4+N”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县域商业发展,积极培育节庆经济、夜经济等新业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重点打造串点成链、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全年旅客接待量和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

二、大力开展城乡建设提升年行动。 一是打造魅力城市。加快推进朝阳大桥、舒兰大街、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推行“马路办公”,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是打造和美乡村。突出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白改黑”任务。持续巩固“七边”“六清”治理成果,新增绿化示范村屯40个,绿美化公路750公里。 三是打造生态之城。积极推进森林、水稻等碳汇项目开发,持续推动卡岔河、顺水河、黄泥河水质提升,全力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工作。

三、大力开展发展环境改善年行动。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动态调整“为企业办实事清单”,坚持“一企一策一专班”,多措并举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二是持续推进人才强市。建立完善人才政策机制,着力吸引一批高层次、高技能和急需紧缺人才来舒就业创业。 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国资国企、财政评审等各项改革步伐,以改革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吉林市打造全省副中心城市做出舒兰贡献!

01

中国新闻社:近年来舒兰市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以及今年的打算?

舒兰市委常委、副市长 骆旭东:

近年来,舒兰市始终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系统谋划了“东扩、南展、西改、北延”的县域外延发展思路,累计实施棚改项目13个,改造老旧小区57个,建成休闲广场、口袋公园、小微绿地21个,新改建城市道路15条,城区“三纵三横”路网基本形成,县城扩延到15.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15.6万人。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积极筹措资金4000余万元,强力推进棚改征拆、危旧房改造等工作,同步开展创城主题月活动,打造了形象美、内在更美的县域中心,已申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今年,我们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城乡建设提升年行动,全面提升城市“规建管”水平,打造居者自豪、来者赞叹、闻者向往的县级城市。 一是高起点规划。科学有序推进“东居、中商、北工”空间布局,进一步增强中部综合商业区核心功能,提升北部产城融合区项目承载能力,启动细鳞河东岸生态宜居区开发,全面提升城市吸引力。 二是高标准建设。启动建设连接细鳞河东岸的朝阳大桥。实施9条街路新建、改造工程。完成站前路棚户区安置楼主体框架施工,推进6个商住小区建设,改造6个老旧小区,让群众乐享新居。建立“智慧水务”系统监管平台,启动实施东山水厂扩能升级,建成后能够满足我市未来10年的供水保障需求。 三是高水平管理。深入开展创城“五大专项行动”。搭建“智慧交管”新平台,增设便民停车场4处,施划停车泊位2000个以上,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打造5条绿美示范街路,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全力争创省级园林城市。

02

吉林日报:舒兰是农业大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也是有着非常好的基础条件。请问,今年舒兰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有哪些打算?

舒兰市副市长 李德亮:

舒兰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未来发展所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强国”,我省提出由“农业大省”向建设“农业强省”跨越,必将创造大量的发展机会,孕育巨大的产业项目生成机遇。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高地”目标定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打造“农业强市”,重点推进“三个转型”。

一是推进农业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全力打造农业“1+555”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齐头并进发展。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1+555”:“1”是指实施100万亩优质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全省前16位、水稻产量全省前5位;3个“5”是指打造3个层级共15个亿级以上产业,包括第1个层级的白鹅、肉牛、生猪、肉鸡、林下参(野山参),第2个层级的棚膜经济、中药材、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转化、宠物食品用品、蜂蜜,第3个层级的乡村旅游、粘糯食品、林蛙及水产品养殖、碳汇开发、白酒。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些产业,持续促进种植业提质、养殖业扩规、规模经营增效,打牢推动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基础。力争在5年内,将这15个产业分别打造成为亿级、十亿级,乃至更大的产业规模。

二是推进农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型。我市白鹅产业园已被评为全省第七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把白鹅全产业链搭建起来,同时还将围绕正在推进的预制菜、人参和中草药、农业经济循环等产业园,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参与园区建设,不断延伸蔬菜、人参、农牧业废弃物等农产品产业链,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

三是推进农产品由“卖原料”向“卖品牌”转型。依托“舒兰大米”品牌优势,大力实施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加快培育“舒兰白鹅绒”“金马糯米”“天德小米”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一批叫得响的“舒字号”品牌,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03

吉林广播电视台:今年舒兰市将实施发展环境改善年行动,请问有哪些具体举措?

舒兰市副市长 蔡俊锋: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是企业乃至经济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舒兰市始终都非常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将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今年,我们将通过开展发展环境改善年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全力为市场主体创造流程最优、法治保障健全、服务便利高效、要素支撑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政务服务事项进厅率、进综窗率、即办率、网办率分别达到95%、75%、40%和30%以上。同时,推行告知承诺制度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推进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向村级延伸,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是打造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推动“服务企业月”走深走实,深入开展涉企服务问题专项整治。大力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新登记市场主体8000户以上。 三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制定行政处罚报备制度。实施“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动态调整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于行政强制“四张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实施。 四是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持续优化土地保障方式,全力保障项目发展用地需求。多渠道拓宽资金供给,全年力争为企业发放贷款22亿元以上。实施人才强市工程,建设青年人才公寓,持续为企业做好各类要素保障,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04

江城日报:请介绍一下舒兰市在打造全国最大的白鹅养殖县市推进情况,以及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舒兰市副市长 李德亮:

舒兰市一直坚持全链条发展白鹅产业,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发展,白鹅养殖“从无到有”,已突破230万只,成为养殖规模在全国排名靠前的县;鹅产品加工项目“从少变多”,新引进鹅火锅、鹅肝酱等深加工项目10余个;产业链“从断变全”,从过去仅有鹅绒加工转变为养殖、屠宰、深加工一体化全链条式发展。2022年,白鹅养殖端产值达到2亿元,直接带动农民增收44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打造“中国最大的种鹅繁育基地、最大的白鹅养殖县、最大的白鹅产业园区和世界高品质鹅绒生产基地”,加快推进白鹅全产业链发展,力争三年内将加工能力提到3000万只,到2025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不仅让舒兰实现富民强市,还要带动周边县市共同发展。今年,突出抓好“七个做”: 一是做优种源端。与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舒兰白鹅”品系,确保种鹅饲养量达到30万只。 二是做大孵化端。依托德利、鑫晟源等大型孵化企业,将年孵化能力提升至1000万只。 三是做足饲料端。与吉鹅集团合作,建设鹅饲料工厂,满足全市鹅产业饲料供应。 四是做新养殖端。创新推广智能化园区养殖、“牧光互补”、林缘水缘等养殖方式,规模化发展70天青年鹅和180天老鹅等养殖模式。 五是做强屠宰端。加快推动屠宰加工项目投产运行,日屠宰量将达到5万只。 六是做深加工端。推进鹅系列食品和鹅绒制品加工等10余个项目尽快投产。 七是做广品牌端。持续跟进“舒兰白鹅绒”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深化拓展“舒兰白鹅”品牌影响力。

此外,我们还将重点推进白鹅育繁推产业融合示范基地项目,完成白鹅产业园核心综合区、肉品生产加工区、屠宰区建设。据测算,今年我市白鹅养殖量将达到1000万只,白鹅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鹅养殖县。

05

吉林市广播电视台:今年舒兰市在恢复消费、扩大消费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舒兰市副市长 蔡俊锋:

2022年,为推动消费市场加快复苏,舒兰市出台鼓励购房优惠政策,精准投放消费券,举办了一系列促销活动,全市社零额增速位居地区首位,消费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今年,我们将以打造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为目标,着力构建服务业“4+N”产业体系,“4”就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新兴服务、旅游康养产业,“N”就是积极培育住宿餐饮、文化教育、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产业,全面打好促消费“组合拳”。 一是着力提振商贸消费。继续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开展大型促销活动10场以上。积极引进知名连锁店、酒店,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改造提升乡镇商贸中心15个,建设示范集贸市场3个,打造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样板。 二是着力发展新型消费。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多平台助销舒兰农特产品,全年网络零售额力争突破5亿元。做活以幸福广场为核心的“夜经济”示范区,打造具有舒兰特色的民俗商业街,着力构建“10分钟生活圈”,以新业态引领消费实现新升级。 三是着力恢复房地产消费。多措并举活跃房地产市场,用好购房优惠政策,力争商品房和二手房销售面积均达到20万平方米。四是着力扩大文旅消费。完善提升“二合雪乡”、九龙山等景区建设运营水平,加大舒伊尔哈湿地公园、珠山黄鱼圈开发保护力度,持续推进南阳俄式冰韵小镇等景点建设,打造一批串点成链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让消费火起来、旺起来、热起来。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匡弘

责编:卫砚威

审核: 兰铁锋

监制: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