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哪些经典诗词名句
杜甫有“诗圣“之称,他的诗“沉郁顿挫“感怀时史,揭示玄宗后期的社会现状,抒发爱国忧民的诗词较多,被后世称为“诗史“。
玄宗后期在历史上为唐由盛转衰的一个节点可在诗史上却是盛唐,李白、杜甫为最杰出的代表,称“大李杜“,是中华诗史中两颗璀璨的明珠。
杜甫诗流传千古,不是一两个经典名句能代表的,如有兴趣和时间可以认真的研读一番,不要追求名句而要追寻杜甫,你会发现名句只是其然而不是其所以然。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素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不一而足,你品,你细品。
中国人一辈子必须知道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好雨知时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长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杜甫一生留下1424首诗,被称为“诗史”,如何总结诗的思想内容
❤️杜甫的诗,有写景、写事、砭时的。他的诗之所以称“诗史”并不是因为其作品多,而是因为他的诗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发展历程,他的诗能够反映出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重大转折。
但是要对诗的思想内容进行总结就需分类、分期。
1、学习游历:写景明志,直抒胸臆。
《望岳》为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前部分一直写景,让人陷入美景陶醉,但是到最后就是写景抒志,展现了自己它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政治抱负。(那时候年轻哪)
2、困守长安:关注现实的诗风转折。写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已经初步鲜明。
《兵车行》为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因为这一时期诗人长时间在长安,眼界开阔,所见所闻已经非昔日可比。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和百姓疾苦。对政治有了自己的看法,思想更深刻。
3、安史之乱。诗人政治成熟期,是诗人的现实主义升华至爱国情怀的时期。以乐景抒哀情。
《春望》为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还有“三吏”“三别”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4、漂泊辗转:先于成都、夔州、后至湖北湖南。
(1)多在农村,更接地气。就有了喜百姓之所喜的心迹。
《春夜喜雨》为例:(居成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晚年居成都草堂时所作。诗人生活在乡村,和农民来往较多,他的诗也带有农村生活气息。
(2)辗转夔州,病倒。此时此景况下,他的诗也就有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之悲凉意味。
《登高》为例:(居夔州)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为民疾呼的、具有讽刺意味的风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从同情百姓到喜百姓之所喜再到为民疾呼。反映出了杜甫的诗风变化和个人思想的升华。
❤️最后,杜甫的诗也有很多单纯写景的,名篇名句也不少。比如《绝句》:窗寒西岭千秋雪;《江畔独步寻花·其六》:“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赠花卿》中:“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等,至今品来仍是经典。
以上浅薄体会,不足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