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明军与后金(满洲)在辽东交战,屡屡失败。到了袁崇焕督师关外,辽东已经基本丢失,而袁崇焕所能据守的其实是辽西(当时整个关外又被总称为辽东)。有人这样说,明朝一干朝廷大员所欲执行的策略,就是移辽东军民到关内,使得关外形成千里无人区,使后金进军补给线拉长,即使来攻,也在山海关内线决战,有利于明军的战争态势。而袁崇焕却空耗国力,筑建锦州城,不仅仅守不住,还成为丢不掉的大包袱,属于严重的战略错误。
此说,应该说很有见地和分量。但是其中也有不少疑点。如真实施,未必站得住脚,甚至一败涂地。(原观点和论据就不一一列举了)
首先,小冰川期和白银问题(主要来源是魏斐德的《洪业》吧,也是我极喜的一部书),作用到中原确实造成了大面积的饥馑和山陕为源头的农民起义,但是否真的能够威胁到满洲的生存基础?虽然有些史料说满洲大饥云云,但我实在不敢相信在肥沃的东北大地上,区区不到百万满洲人和奴隶们会没有饭吃?当时的东北平原尚未开发,漫山遍野都是野兽,湖泊河流里都是超大号的鱼类,森林里各种野果松子无算,满洲人随便打打猎采采摘就能吃得很跑,况且当时的满洲主要也是靠渔猎为生,而不是耕地。此说可能听起来不可思议,东北能有那么多的野兽野果够人吃的?这就是事实,过去的东北太富饶了,供养百万人口轻轻松松。东北籍的朋友可以证明一下。
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满清也有可能缺乏物资。一是结构性问题,有肉有果,但缺乏粮食,也缺乏各种经济作物。二是分配性问题,奴隶主/封建主们什么都不缺,而那些包衣、农奴、底层旗人却分不到东西。满洲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把堆在仓库里的东西分发,而是以战养战,去抢新的东西。再有就是满清需要和中原等地进行物资交流。
展开全文
再来看撤守关内。万万不可为!假如明军民真的撤进了关内,首先受害的就是东江镇毛文龙的部队。正如毛文龙在敌后的骚扰一次次干扰了满清对袁崇焕等的进击,袁崇焕等在辽西的兵力也干扰着满清对毛文龙的进剿。辽西和东江这两只巨手,是左钩拳和右勾拳的关系,对应于当时满洲有限的实力,刚好起到了钳制的作用。当然,他们之间的作战协同很有问题,没能把作战效果最大化,但也足以让满洲疲于奔命了。
假如东江镇撤守,辽西将很难抵抗满洲的正面攻势;假如辽西撤守,满洲也可以集中全军一战而下东江镇的各个基地。收拾了东江毛文龙,再步步为营对付山海关直隶北方,满洲的战争态势将更加有利。
撤守关内还将白白损失辽东、辽西大片土地和数十万人口。当时满洲虽然刚刚征服了辽阳、沈阳一代,前后俘获了几十万汉族人口,但是统治极不稳固,这些被当作奴隶的汉族普遍带有反抗情绪,不断逃亡、起义,有许多投奔到袁崇焕和毛文龙的队伍中。假如撤守关内,这数十万人将无处可逃,渐渐被满洲政权同化,消化入八旗的肌体中。袁崇焕坚持在辽西,辽东的汉人心有所属,不断起义、逃亡,如果撤守,最坚定的反抗者在经历漫长无望的等待之后也只能屈服。
袁崇焕在锦州筑城,就是尽量接近辽东失落的土地和人民,使得满洲有限的国力无法顺利吸纳这巨大的力量,只要辽东和满洲不断打着消耗战,满洲但凡有较大的失败,就是亡国灭种的命运。在历史上,隋唐两朝不断征讨高句丽,也是类似的原因。按当时高句丽扩张的气势,不刹住他的脚步,日后患莫大焉。当时高句丽的实力不比日后的满洲小。
但是这种战法的基础之一是,明是大国,满洲是小政权,双方拼消耗,只要耗过了满洲,他们就完蛋。但是明居然没有耗过满洲,因为自己的统治阶层太腐败,大厦从内部崩溃了。
另,确实没有什么关宁铁骑,辽东军是由全国各地调动过去的部队,不仅仅是北方兵,史料所载也包括湖广兵、四川兵、广东兵、苗族兵,还有很多蒙古兵,是当时明朝能够动员的各种力量的集合体。辽东这个边疆军区部队的战斗力最强,全国几乎所有的总兵、将领都在这里服过役,形成了相互之间复杂的人事关系。辽东军也是包括步兵、骑兵、炮兵、水军在内的多兵种合成兵团,战斗力最强。辽东军是东北的屏藩,当他们逐步被满清蚕食之后,便成为对中原最强大的威胁。实际上,在日后满洲征服中原的战争中,正是历战投降满清的原辽东武人集团构成了兵团的主体,这些人战斗力最强,同时又是汉族,对吸引战志不坚的中原部队投诚最具说服力和现身说法的作用。试想,前几年都在辽东军中作战的乙种师、丙种师师长遇到了比自己强得多的已经投降了满清的甲种师师长,对面劝:是打,还是过来?意志薄弱的就过去了。在历史上,明政府军大部分都投降了满清。
假如袁崇焕退入了关内,安置了几十万军民,东江镇也侥幸没有被消灭,是不是真的就有胜利的转机?也很难有。一方面,山海关一线防守也需要大批人马,分别据守各个要塞和制高点,和纵深城池的工事相结合,并且有强大的机动部队随时支援,才可能撑住从山海关到居庸关一线数百公里的防线,需要至少二十万人马,对于国家军费的消耗是一点不能减轻的。对流民的安置需要额外的费用。而满洲恰恰可以效法历史上袁崇焕所作的,消化吸收完几十万汉族农奴,在辽西逐步筑垒屯田,一步步建设前进基地,最后一鼓攻入山海关。或者和皇太极绕道北方蒙古地一样,进行一次更远的包抄,干脆从大同入山西,从太原转向直隶,根本就不碰宣府、蓟镇、遵化等地的兵,攻敌所必救,待东部山海关等处的兵马被调动后歼敌于增援过程中,也是良策。辽东军民退入关内,毫无用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内部的腐败和民众的贫困无法解决。
袁崇焕的战略是正确的可能性之一,但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是开市,第二是擅杀毛文龙。但也有原因,开市是为了收买东蒙古人心,但效果不佳;杀毛文龙是为了统一兵权(甚至财权),但太过轻率。毛文龙作为有豪杰色彩的一方统帅,作战和管理方法和官方行径有很多不同之处,但都很有效,且有数以万计的干部战士支持,虽然有些不规范的地方,免不了有得意洋洋的东西,收入的账目也不都有发票,还搞些个人崇拜。对于这样的人才应该尊重其工作方法,搞好团结,发挥其长处,为东北的大业服务。袁崇焕试图建立一刀切的行政标准,是无视多元化管理的真理,因此最终自己吃了大亏。
抛开这两条,袁崇焕的东北大业是惊人的。看看袁崇焕的功绩,立下“五年平辽”的誓言之后,袁崇焕单骑出关,一个人到了关外,刚好赶上兵变,老袁一到,立刻平定了动乱,召集各方势力到自己旗下共建抗清大业,这种号召力即使有史笔的一定渲染,也足以令人钦佩。之后崇祯给了袁崇焕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袁崇焕也干得有声有色。袁崇焕在辽西的抗战,起到了如下重要的作用:1、稳定了辽西数十万军民的民心士气,在短时间内聚拢起数万精兵武装;2、给辽东数十万沦陷区百姓与希望,不会彻底甘心归附满清;3、给朝鲜上下以希望,虽然臣服了满清,但时机一到,就可以和明朝联兵北上;4、给犹豫彷徨的东部蒙古各部落一定的震慑作用;5、顶住了满洲的咽喉,是他们没有能力继续扩展自己的势力。6、给在辽南、朝鲜坚持抵抗的东江镇官兵有力的支持。如退守关内,此六条尽失!
袁崇焕并不满足于守住宁远一带的前进基地,而是冒险向锦州、义县建设更加靠前的前进基地,逼迫满清不断出击,对拼消耗。只有卡住敌人的咽喉,才能够消耗他最大的能量。袁崇焕在锦州各地的筑垒行动,使得满清十分难以处理。堡垒修好,明军凭借火力优势,就可以大量杀伤满洲八旗兵。如满清派出小股人马骚扰,不仅破坏不了一环扣一环的堡垒群,还会被袁崇焕的优势机动部队消灭。满清如果派出主力攻战堡垒拆毁,每一次出兵就是消耗巨大,就是再拼国力了,当时的满清小本经营搭不起。拆完了撤,袁崇焕再组织一批辽东军民去建,几回下来满清就破产了。正是在这样的逼迫下,满洲面临着亡国的危险,进攻,则国力耗尽;相持,则国力耗不过;防守、后退,则内部生变。当时不管汉族俘虏,还是新征服的满洲各部,尚并不十分服从皇太极。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铤而走险,打破了袁崇焕给他设下的圈套,绕道从北方攻入了直隶,不敢去碰袁崇焕的主力。在京城保卫战中,袁崇焕又立下了大功,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必须指出的是,皇太极实在也是大英才,和袁崇焕至少旗鼓相当,否则整个满洲民族的命运也就难说了。
因而,袁崇焕以攻对攻的战略确实是雄才大略,他也有效地重建、培养出了辽东军的骨血,如赵率教、祖大寿、满桂、曹文诏、张弘谟、朱梅、吴三桂、曹变蛟等都是他的部将,袁崇焕建立起的战役结构在他死后依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使松山杏山大败后,辽东军依旧在吴三桂率领下顶住了满清的攻势数年(没有锦州,就没有宁远),假如天命所佑,袁崇焕五年平辽或许当并非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