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居 南宁市 新高 住房 有所

从“住有所居”到“宜居优居”——南宁市住房保障水平创历史新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9 21:34:16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近年来,南宁市将住房保障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抓实抓好,全市住房保障工程逐渐从“住有所居”向“宜居优居”转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南宁市住房保障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2022年南宁市筹集保障房源36417套,同比增长73%,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开工)24856套(间),公租房新增交付3759套,推出存量公租房6356套,经适房新增交付1446套;分配保障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2021、2022年分配保障均突破2.5万户,两年共解决51286户困难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住房保障水平创历史新高。

我市住房保障事业为百姓托起幸福生活。图为在青秀区仙葫苑小区,居民在活动广场休闲健身。(叶蔺 摄)

创新分配模式

实现“月月有房分”

33岁的苏崇灿是来自玉林的一名务工人员,在南宁从事维修类工作,之前一直借住在哥哥家中。2022年初,在别人的介绍下,他尝试递交了公租房资格申请材料,没想到很快就通过审核,仅几个月就搬进了南宁市凤岭北苑公租房小区30多平方米的新家。“没想到效率这么高!只提交一次材料就有了结果。这里居住环境好,生活也很方便,安居了才能乐业,现在我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苏崇灿谈起住进新房的前后变化,很是感慨。

公租房分配提质增效取得积极成效,得益于分配体系的不断完善。2022年,南宁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整合公租房房源,完善公租房房源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实物配租业务流程,公租房房源分配模式自2022年7月开始从不定期分配到“月月有房分”,住房分配效率提高了2至3倍,全年共实物分配公租房9285户,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房源保障,为实现“住有所居”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面对面”到“不见面”

业务办理更“智慧”

“不用跑窗口,直接通过‘邕有家’小程序就可以在手机上轻松完成公租房的申请流程。”苏崇灿说。

为了给百姓提供更加精准、贴心、高效的服务,2022年,南宁市进一步完善申请、审核、分配、运营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实时共享不动产、户籍、婚姻、社保等关键数据,全年新增完成公租房租金核减、公租房低收入家庭资格申请等4项业务的线上办理功能建设。目前24项业务有15项实现智能化审核、22项实现线上办理,基本实现住房保障业务“线上申请、线上审核”,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保障资格动态核查

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

2020年入住仙葫苑的吕学宇,对小区的居住环境最有发言权:“这里购物、通勤都很方便,去年还建了社区医院,比起以前住在城中村,公租房的居住条件好太多了,对单身女性来说安全性也更高。更重要的是,一个月只需200元租金,生活成本大大降低。”

保障性住房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承载着困难家庭的“安居梦”。下一步,南宁市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实现住有所居,努力让首府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 叶蔺 潘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