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产出的翡翠质量相差很大,高质量翡翠稀少且价格奇高,大多数翡翠质量一般并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还有部分翡翠由于呈现“石头”外观(如图1)或含有
大量黑色、褐色等包裹体
而
不具有商业价值
对于最后者,首饰行业通常将其进行酸洗注胶处理,俗称
“B”货翡翠
,其大致处理过程如下:将质差翡翠浸入酸中一段时间,除去
其内部黑色、褐色包裹体、晶界处等杂质
(如图2),将其从酸中取出并置于环氧树脂中,经加热加压,把液态的环氧树脂注入到酸洗后形成的孔洞、裂隙中(如图2),再将其加工成翡翠饰品。
和处理前翡翠相比,其颜色、透明度等美学特征得到极大提升
,可用来冒充高档天然翡翠。
图1 天然翡翠
展开全文
酸洗后(从左至右第1、2手镯)及注胶后翡翠(第3手镯)
为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有必要将天然翡翠和“B”货翡翠鉴别出来。目前,对于绝大多数的待测样品,可通过常规宝石学鉴定方法,如
肉眼观察、宝石显微镜和紫外荧光灯测试
等鉴别出是天然翡翠或是“B”货翡翠。
但对极少数“棘手”样品,常规宝石学方法无法鉴别出来,必须借助
红外光谱仪或者三维荧光光谱仪
进行有效鉴别,这两种大型仪器鉴别的原理在于
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树脂这种有机物
,如有,红外光谱中会有该树脂形成的特征吸收峰,荧光光谱中会有该树脂产生的强荧光峰,天然翡翠则无以上特征。
随着科技的发展,“B”翡翠注入树脂的种类也在发生着变化,项目组在对“B”货翡翠的热力学特征的研究中,直观、定量地探测到了至少三种不同种类的树脂,依据就是
它们由固相转变为液相的温度不同
如图3所示,样品JB-1中,树脂转变为液相的起始温度为
408.3℃
,在
416.9℃
时液相区扩展(如图4);如图5所示,样品JB-2中,树脂转变为液相的起始温度为
480.2℃
,在
487.9℃
时液相区扩展(如图6);如图7所示,样品JB-3中,树脂转变为液相的起始温度为
512℃
,在
518.2
℃时液相区扩展(如图8)。
对以上三个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测试时,样品均具有树脂形成的特征吸收峰。项目组在对翡翠热力学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
翡翠结构在550℃以下具有较好稳定性
,这样为注入翡翠中的材料种类选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为该种处理翡翠的鉴别提出了新的挑战。
图3 JB-1中在408.3℃时有液态相溢出
图4 JB-1中在416.9℃液相区扩展
图5 JB-2中在480.2℃时有液态相溢出(右上角)
图6 JB-2中在487.9℃液相区扩展
图7 JB-3中在512℃时有液态相溢出
图8 JB-3中在518.2℃液相区扩展
该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F0215400)资助,感谢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刘曙研究员与闵红高级工程师在样品测试中提供的帮助;感谢河北地质大学宝石与材料学院王礼胜教授、昆明海关技术中心藤亚君高级工程师及刘汗青研究员、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邢莹莹副院长在样品收集方面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