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雍正皇帝很残暴!为何雍正和皇十三子胤祥为何感情那么深厚?”
一
说雍正残暴,一定是指他即位后对几个兄弟的严苛处罚,还包括对年羹尧、隆科多等有功之臣的剿灭。
这事不多说。
雍正四十五岁登基,知道自己其实年日无多,而且父王康熙又是在位六十一年的“一代圣主”,他的压力其实无比之大;更何况八阿哥一干人等,始终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将其掀翻搞掉,他不狠别人必然狠,“残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雍正十三弟允祥则不同——第一,他绝无争夺皇位之野心,不对其构成威胁,这是根本;第二,胤禛胤祥二人,早在年幼时就来往密切,相知相惜,雍正对这个弟弟充分了解,绝对放心;第三,不论是雍正即位还是后来的在位期间,允祥都给予皇兄彻头彻尾的支持,被雍正赞为自己的“柱石贤弟”。
这就是雍正和允祥看似感情深厚的三个原因了。
干嘛这里用“看似感情深厚”这几个字呢?因为,在皇位和江山面前,所有“温情脉脉的感情面纱”其实都不存在,作为皇帝,所看的,关键是兄弟叔侄等人对皇位的态度,还有对自己这个皇帝的态度。
二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小雍正八岁,生母敏妃,很受康熙宠爱。
康熙也很喜爱胤祥这个皇子。从三十七年(1698年)至四十八年(1709年),就是胤祥十三岁到二十四岁这十二年里,康熙每次外出,不论是南巡、北狩、西幸、谒陵,几乎都带着胤祥。有时,随行的皇子仅两三人,也必有胤祥。康熙南巡六次,胤祥四次随行,有同等待遇的,大概只有太子胤礽了。
展开全文
因为和胤礽熟络,所以在太子第一次被废时,胤祥替胤礽说情,也吃了“瓜落儿”。
《皇清通志纲要》载,胤祥与胤礽、胤禔同时被圈禁。
《雍正起居注》记载雍正说,胤祥因胤礽之事“无辜牵连,一时得罪,皇考随即鉴宥”。
这意思,是说康熙没有怪罪胤祥,其实不然,后来胤礽复立为太子,康熙同时给几个皇子封爵,里面没有胤祥,说明康煕并未原谅胤祥。
太子废后,胤祥失宠,胤禛与其交往反而大大增加了。
他俩走得近,始于更早。废太子前,这二人就曾单独随康熙出行;一次二人写字,康熙还招呼随侍大臣观看。
但在废太子后,胤禛主动和胤祥增加了交往,大约是胤禛看到胤祥并无争立皇储之意,虽不是真正的的“太子党”但又在胤礽出事时敢于说情,是个厚道之人。
这以后,胤祥随康熙出行明显减少。一旦胤禛随康熙巡幸,他只能留在京城。但二人这样还诗词、书信往来,雍正即位后,仍然保存了三十二首。
胤禛在即位前,并非没有自己的“小团队”。只是,一是建立的晚,在康熙晚年,远远晚于胤禩、胤禵、胤祉等人;二是选人严苛,不是经过反复验证的人,进不了圈子;三是控制严厉,对年羹尧、戴铎等人都曾言辞呵斥甚至以子女作为质押;四是以佛教活动作为掩护,以致康熙始终认为胤禛并不培养党羽,且无争储之心。
胤禛也在不断考察他的“团队”成员,这个团队里,胤祥无疑是胤禛最满意的一个。
三
雍正八年,也就是1730年,五月初四,允祥去世。
重病中的雍正,悲痛不已,连发十几道谕旨,称允祥是“公忠体国之贤王”、国家的“擎天之柱”、“朕的柱石贤弟”。
雍正在最宠信大臣鄂尔泰的奏折上朱批——
朕从前意望凡朕生前身后、朝廷内外,大纲节目,得王一人,朕实心神俱为之安悦,毫无疑顾。今不幸朕弟舍我先逝……方寸乱矣,心志灰矣。
何以至此?允祥对雍正的辅助太重要。
第一,辅佐雍正度过执政之初最困难时期。
《雍正朝起居注册》载,雍正历数了怡亲王“事朕之大端”——
王实能佐朕治安天下,朕实赖王翼赞升平,遍观自古史册所载贤王懿成,从未有可与王比伦者。
雍正登基之初,即任命廉亲王允禩、大学士马齐、怡亲王允祥、尚书隆科多等四人为总理事务王大臣。
但这四人中,唯允祥,才是雍正的主心骨。
三年后,允祥卸任总理事务大臣。雍正说:“怡亲王极其敬慎,凡朕所交事件,竭尽忠诚,勤劳办理,三年来佐朕治理之功甚大。”还说:“王一人挺然独立于其中,镇静刚方之气,俾奸宄不得肆其志。”
这是说,允祥在雍正即位初年政局未稳时,起到了坚强柱石作用。
第二,缜密彻底清理财政。
雍正即位后,干的第一件大事,是清理亏空、整顿财政。
这期间,允祥是主抓经济、清理亏空、整顿财政的第一负责人。
当时正值料理康煕和皇太后丧事的繁忙时刻,允祥白天参与这些事务,晚间率一干人马清理户部陈年旧账。
允祥一边组织人力清查户部,一边建立章制,捋顺了户部与地方督抚的关系与责任。
前后一年,允祥彻底查清了国库家底——康熙六十一年,户部存银两千七百一十二万两,亏空二百五十九万三千两。
对于如何补齐亏空,允祥与雍正有不同见解,但这不妨碍允祥兢兢业业执行帝命。因为允祥忠于职守,使户部以往弊端得以大部革除,财政状况有非常大改善,雍正五年,国库存银已经达到五千万两。
雍正由衷称赞允祥,领户部“无弊不除,无惠不举。”
这一期间,允祥令旨减免了不少省份税负,使各地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和经济大幅增长。
允祥的一些改革措施,效益明显。雍正六年,开始秘密筹备对西北作战。以前官定运粮至阿尔泰,一石用银一百一十多两,若按四万多人半年用粮计算,耗银一千五百四十万两。允祥采纳商运办法,改由商人范毓宾运送,每石仅用银二十五两。仅此一项,节银近千万两。
第三,不怀私心,举荐良才。
雍正登基初始,可用人才匮乏。这与其原来只有很小“团队”,以及尽可能避免与朝官交往有关。当然,他也担心举荐人与被举荐人结成朋党。
雍正即位后,曾多次颁旨谕命大臣举荐人オ。
雍正二年,他在田文镜的密奏上朱批说:“今在廷诸王大臣中,实心为国家爱惜人オ者,唯有怡亲王。”说允祥“为国荐贤之处甚多”。允祥逝后,雍正再次痛感恰亲王为国保护善类,培养人オ,一片笃挚真切之念,形于寤寐。
允祥向雍正举荐了十七阿哥允礼。
雍正对允礼原不了解,还听隆科多密奏说允礼是允禩一党,于是,把十七阿哥派去守护景陵。
允祥则力荐十七阿哥,对雍正说,允礼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
雍正遂封十七阿哥为果郡王,理藩院事。雍正三年,给亲王俸禄,侍卫亦按亲王规格。雍正六年,封为果亲王,允礼成为另一个辅佐雍正的亲王。
允祥向雍正举荐了李卫。
小说和电视剧里,李卫是胤禛家的包衣奴才,史实并非如此。
雍正在即位之初,还不太了解李卫。允祥向雍正“极力保荐,谓其才品俱优,可当大任”,雍正才任命李卫为云南盐驿道。李卫叩请圣训时,雍正说:“你有什么事情用奏折奏事,交给怡亲王代奏。云南离京路途遥远,有什么想详细奏报的事,可以另备启贴细陈,也交怡亲王转交。”
李卫开始毛病不少,尤其是到处显摆他和怡情王走得近,对此,雍正曾数十次训诚李卫。关键时刻,还是允祥说服雍正,继续重用李卫,以致其后来成了“总督三杰”之一。
《乾隆朱批奏折》载,雍正去世后,李卫曾密奏乾隆说:
“臣被年羹尧内外勾结,朋比倾陷,贤王以身家力保。后奉面谕,方知其详。”云云。
允祥还向雍正举荐了福建巡抚刘世明、赵国麟,陕西总督査郎阿,山西巡抚石麟等等。
允祥“保护善类”的事情亦多,如岳钟琪免陷“年羹尧之党”等等。
第四,怀柔细密,弥补苛政。
雍正即位以后,或许因压力山大,一些政令过于严苛。这使得大臣们底下啧有烦言。
允祥很善于了解这些舆情,一方面禀告雍正,提出补救谏议;另一方面,他在下面也做了许多补救工作。
一直到离世前,在这两方面的“润滑”作用始终非常明显。
具体事例很多,不再赘述。
允祥的性格,谦抑祥和,对雍正和对大臣,皆彬彬有礼。所以雍正称赞允祥是“宇宙之全人”。
《雍正朝起居注册》载,允祥还在世时,雍正曾对大臣们说:“王之年齿小朕八岁,不但赖王襄赞朕躬,且望王辅弻于将来,为擎天之柱石,立周公之事业,使我国家受无疆之福,此实朕之本怀。”
允祥逝后,雍正又说:“王之生平,谦抑退让,朕每加恩礼,王必再四恳辞。”
这也是雍正始终与允祥亲密无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