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仙 飞升 乡亲 当年 如今

当年苏耽飞升成仙处,如今点石成“金”富乡亲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9 01:33:02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当年苏耽飞升成仙处,如今点石成“金”富乡亲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通讯员 廖小燕

“以前每次回来,看到村里都是些留守老人和孩子,村子缺少人气和活力,显得很萧条。”商城县苏仙石乡秦河村东奇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爱民,回首家乡过往,脸上总是痛惜。

相传“苏仙石”得名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的辅臣苏耽飞升成仙处。至今子安河东岸双石对峙,石上两脚印迹清晰可见。原来的“子安镇”也改称“苏仙石”。境内高山矗立,峡谷幽深。

昔日的秦河村亦是山多地少,交通闭塞,村民一直守着贫瘠的土地艰难度日。二十世纪90年代末,魏爱民和当时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谋生,多年后虽然在外小有成就,但每次回乡看着落寞荒芜的家乡,他心里总不是滋味,一直想着回乡领着乡亲们一起干。

“苏仙石乡气候环境独特,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出产的高山茶自古是世间珍品。坐拥这么好的自然宝库,我就想着要在茶叶上做文章。”秦河村倚靠东奇山,有大片的山地,虽然地势险峻,奇石丛生,但魏爱民决心带着乡亲们在这乱石山中开荒种茶。

为了少走弯路,他先后到安徽六安、四川眉山等多个产茶区考察学习,拜访本地制茶名师,学习种茶、做茶、贮茶、销茶的经验,到浙江、湖南等地引进福鼎大白等无性系优良茶苗品种,成功在东奇山上开荒打造出了一片茶园。随后,又在周边4个村流转荒山4000余亩,兴建高标准茶园和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成立东奇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乡亲共同致富。

“建好茶园不容易啊。”魏爱民的茶园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之前每次采摘的鲜叶等送到山下就会不新鲜,为了保证茶叶质量,他硬是人扛肩挑在山上建起了茶叶初加工车间。过程中摔过多少个跟头魏爱民自己也记不清,“很多次都是命悬一线,现在回想都还是心惊胆颤。”提起创业的艰辛,年近60的汉子难掩内心的苦楚。

天道酬勤,魏爱民生产的茶叶,常年生长在高山之巅,奇石相间,云雾缭绕、山花浸染,加上制作精良,回味甘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

目前,他的合作社茶园面积达到了1.2万余亩(含周边茶农入股茶园),拥有标准化生产车间及办公楼2000多平方,年产干茶1.5万公斤,产值2000余万元,涉茶人员多达360余人,常年参与茶园管理、采摘、加工、销售等务工人员40余人,直接带动220余户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自从茶园建成后,每年农闲来茶园锄草、修枝、采茶,在家门口也能挣个1万多块,还能照顾好老人、孩子。”不用再外出务工,村民杨万珍高兴地说。

如今的秦河村及周边生机盎然,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茶树错落有致、绿意葱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