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三年,苏城往西十二里地的柳镇,曾经发生过一起,离奇的灵偶灭门惨案。要说这一切的开端,还得从那一晚的婚礼开始。”
别说,我喜欢这样平铺直叙的开篇。
简单,直接。
好多天之前,平台就已经给我推送了一则消息,说有一部惊悚片将要上映,宣传噱头叫做“中国版的安娜贝尔”。
展开全文
一般对于这样的推荐,我是不屑一顾的。
毕竟从一开始,就想蹭热度的创作者,在态度上必不可能是端正的,而当这种创作态度映射于作品时,就只剩下了敷衍和粗制滥造。
可我对于惊悚题材,实在是没什么抵抗力。
于是,手一滑——《灵偶》,来了。
得,就一口气看了下来,过了很久才缓过神来。
真有这么邪乎?
1、入戏
前面提到的开篇,平铺直叙,简单且明了。
但是在回过味来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瞬间抓取了两个关键词,婚礼和晚上。
什么婚礼,需要在晚上办?
莫不是冥婚?
此时,一个小小的戏服木偶,被点好了妆唇,竟然自动坐了起来,然后一双手,将一个暗红色的新娘盖头,将木偶的头部遮盖了起来。
说不出的诡异。
“龙凤呈祥,接亲!”
这声音听起来阴恻恻的,然后果然不出所料,接亲的队伍,不是想象中的披红挂绿,而是所见皆白,一把把纸钱,被洒向天空。
旋即,又在不远处落下。
如果只有这个画面,那么只能算还好,可我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来了,激昂的乐器声响起——还是经典的唢呐。
所谓唢呐一响,黄金万两,这部《灵偶》的导演,果然是懂中式惊悚的,就冲开局这两声唢呐,我高低都得先给个四星鼓励。
一行人迎面而来。
与其说这个队伍是迎亲的,还不如说是送葬的——打头的人,双手捧着一副遗像,后面所有的人,都神情肃穆。
唯有一个媒婆,走在队伍中央,嬉笑张扬,极度的阴森吊诡。
“幽火引新娘,冥风抚阴幡。
一杯合欢酒,黄泉路上共白头”。
只见两个下人模样的男女,一个人双手捧遗像,一个人捧着搭着盖头的木偶,来到准备好的棺木之前,将木偶放了进去。
“礼成!”
随着一声喝号,棺盖缓缓被推上,从仅有的缝隙之中,看到一张年轻英俊的脸庞,和那个小小的木偶躺在一起,如同一对夫妻。
看起来大门大户,为什么要用木偶?
难道说,有什么隐情?
仅仅不到两分钟的时间,《灵偶》就以平铺直叙的开场白,辅以惊悚感和悬念感拉满的开篇,牢牢的抓住了我的眼球。
2、佳境
前面咱们提到,《灵偶》的导演张明国,显然是懂中式惊悚的精髓的。
过去很多年里,西方具有强势的话语权。
可那些一个接一个的怪兽,和杀人狂魔,真的符合中国观众对于惊悚片的期待吗?
要说真正能“走心”的,还得是“中式惊悚”。
和西方式的恐怖片不同,中式惊悚在于氛围感的营造。
往往是屏幕里没有出现任何的东西,却让你感觉到,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任何可怕的东西,比如88版《聊斋》的片头。
一个光亮晦暗的灯笼,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不断摇曳。
这样的场景,搭配上背景音乐,会让你一直在想,到底是谁在打着这盏灯笼,而这盏灯笼又会在下一秒,映照出什么可怕的东西来?
恐怖也好,惊悚也罢,都是来自于人的内心的反馈。
于是,在《灵偶》的开篇,我们看到了一场诡异的冥婚,以及一场因此而引起的全家灭门惨案,堪称是真正的“血色婚礼”。
该影片仅仅上线4小时,就拿下了飙升榜第二的位置,也代表了观众,对于惊悚题材的喜爱,以及对这部影片的认可。
其氛围的营造,也让我想起了一部经典影片。
那就是林正英的《僵尸先生》。
以及那首带着诡异美感,旋律还有点动感十足的《鬼新娘》:她的眼光,她的眼光,好似好似星星发光,睇见,睇见,睇见。
可仅仅只有这些,显然还不够。
于是,《灵偶》又将目光放在了戏曲,以及木偶身上,这两者相结合,就很容易让人想到一种东西——木偶戏。
但故事接下来的发展,却有些出人意料了。
3、报复
其实这部《灵偶》的故事,并没有逃出传统的“因果循环”的那一套。
我知道,更多人关注的是,到底有没有“真鬼”?
那么,要让你小小的失望了。
民国时期,大大小小的军阀不计其数,各自割据混战,民不聊生。
老话说,生逢乱世,人不如鸡。
乱世当中,有人称王称霸,搜刮民财征战不休,有人则醉心于戏曲,在一段段或悲壮或凄美的故事中,醉浮于生。
偏偏这两人,成了一对父子。
军阀老爹希望子承父业,将自己的枪杆子传承下去,可儿子却与戏子为伴,除了唱戏听曲,完全不问世事。
于是乎,一场惨剧发生了。
军阀老爹杀掉了那个戏子,并用戏子的脸皮,请高明的匠人做了一个人皮木偶,以便儿子“日日观赏”,不久,儿子便疯了。
疯久失心,万念俱灰之下,儿子选择了自我了结。
因此,才有了开篇那场冥婚。
军阀老爹希望用人皮木偶合葬的方式,慰抚儿子的亡魂,可他还不知道的是,有人却已经为复仇,积攒下了巨大的能量。
横跨十年的故事,一场人间的悲歌。
我想《灵偶》,或许想用短短70分钟的时长,来证明国产惊悚片的回归,我觉得它最起码做到了一部分。
您怎么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