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 贝:黄盆
宝贝拥有人:潘加国
地 点:泗洪县双沟镇中潼村
我家的厨房里,放着一个老式和面盆。它是用泥土制作,然后放在土窑里烧制而成。面盆的形状大小和脸盆差不多,比脸盆厚实,外表比较粗糙,但里面非常光滑,上了一层棕色的釉子,主要起到和面不沾盆的作用。
由于盆身原料是黄泥,而且外表呈黄色,故我们称作黄盆。在很久以前,这种黄盆家家都有,它是制作面食的必备工具。上个世纪末,在安徽境内,有一个村庄叫黄盆窑,村上建有一座大土窑,专门制作黄盆销往各地,村庄也因此得名。
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看到母亲用黄盆和面,给我们做玉米面饼、高粱面饼。也难得有那么一两次用玉米面掺点小麦面揉在一起做成饼子,在当时属于美食了,喷香可口。过年时,还会用黄盆和面包饺子,但也仅限于过年。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用黄盆给我们和面擀面条。由于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一日三餐基本上以玉米面饼和山芋稀饭为主。除此之外,吃得比较多的就是面条了。农村有句俗话:“面条省,面疙瘩费,饺子用面翻三倍。”吃面条,在面食当中属于最节省粮食的。但是,由于当时种植技术落后,粮食产量很低。条件所迫,人们就想到用豆面代替小麦面做面条。我们全家都喜欢吃豆面条,特别是我的父亲,每逢家中吃豆面条时,他都会吃得满头大汗。
在我结婚后不久,按照当地的习俗,就要自己另立门户和父母分开居住了。重新购置一套生活用具,和面盆是必不可少的。正好那段时期,我也大病初愈,医生交代让我在家休养一段时间,调理一下身体,防止因为过度劳累而使病情反复。因此,我没有外出打工,爱人那时也正在孕期,我就主动学着承担起家中做饭的事务。炒菜、煮饭,相对来说容易学,但是面食确实需要积累经验才能做好,让我为难好长一段时间。虽然有爱人在旁边指点,但我还是会搞得一团糟。不是面多了,就是水多了;不是面没发酵好就是碱用大了。总之,初学和面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没有一次是顺利的。
曾经有一次,我不小心把黄盆弄掉地上摔碎了,只能到街上重新买一个。爱人并没有因此事而责怪我,反而在边上更加耐心地教我,她告诉我:“和面时,首先要知道大概用多少面粉,然后再适量加水,从少量开始,根据需要逐步添加,这样才能保证面团的柔软度。蒸馒头、烙饼,和的面柔软度也不同。蒸馒头,和的面要稍微硬一点;烙饼,和的面则相对要软一点。还有就是在和面时,要把面团揉到不粘手不粘盆才算最佳状态。再就是等面团发酵好以后,添加食用碱也要根据食用碱水的浓度适量添加,也是从少量开始。”直到现在,我都能清楚地记起爱人说的这些话,也正是这些话,让我练就了做面食的功底,掌握了一门生活技能。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我的孩子已经参加工作两三年了,我也从青年迈进了中老年行列。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但是,我家还是一直用黄盆来和面做面食。
黄盆,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记忆,早已把它深深种进自己的生活里。黄盆和面做面食,永远是家的味道。(潘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