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 依旧 看过 以为 这些

一直以为大清亡了,结果看过这些才知道,原来“大清”依旧在……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8 18:41:03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每一张老照片的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悲凉和落寞。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入关以后经历了267年的兴衰荣辱,最终在1912年年初寿终正寝,结束了对全国范围的统治。虽然清朝被中华民国取代不复存在,但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内蒙古各地依旧保留着剃发易服,身穿清朝官袍的旧俗,看过下面这些老照片才知道大清的影响在这里依旧存在,那为何此地依旧保留了很多旧俗呢?为何这里和整个中国都格格不入呢?

下面我们用图说话:

之所以内蒙各地依旧保留旧俗,这和蒙古族、满族之间的历史渊源有很深的关联。不过也并不是所以旧俗都得以保留,毕竟中国已经进入到“共和时代”,这种保留多为象征和礼敬,很多民众依然是剪断了发辫的。

满蒙合作历史悠久

早在明末清初女真人开始在关外兴起时,就非常注意建立和蒙古人的关系,在东北各民族中,女真人率先采用了与蒙古各部友好的政策。和蒙古人联姻达成合作同盟成为了后金兴起的一种战略国策,互相通婚成为常态,这种政策巩固了满蒙的合作关系,后金既消除了来自蒙古草原上的威胁,也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盟友,同盟关系维持了数百年。

这种关系导致双方文化交流默契,很多蒙古王公的穿戴以及官员服装自然趋同于满清样式,即便很多人认为清廷对蒙古的政策导致蒙古民族人口锐减,但双方合作的关系在大环境下始终未变。

展开全文

宗教文化上的认同

虽然民族不同,但两个民族的文化元素非常接近,比如满蒙对萨满教的信仰,都认为万物有灵,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同时两族都喜欢吃烧烤、喝奶茶、穿坎肩、与牛马为伍,后金文字最初也是参考蒙古文,语言也同属阿尔泰语系。

这种饮食、生活、文化、语言上的相似以及同盟300年的政治制度,让大清即使在灭亡之后依旧让蒙古王公心向往之。当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于长春“登基”时,很多蒙古王公依旧到长春来朝拜“新皇(伪),”因此这种满蒙之间的羁绊让30年代的蒙古人,尤其是官员依旧在重要场合身穿清朝长袍来表达礼敬之意。如图:

这是30年代在车站等待班禅光临的呼伦贝尔官员,他们一身官服、顶戴看上去与清朝时期无异,让人产生了“清朝依旧存在”的幻觉。

同时30年代的内蒙古东部各盟同东三省一样遭到了日本人的践踏,成为了“伪满洲”国的一部分,“既然溥仪再次成为了皇帝(实为傀儡)”,那么官员身穿满清官服也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因此“满蒙一家”这种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导致了30年代的内蒙依旧有很多地区保留了清朝旧俗。而且内蒙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封闭和落后的“草原经济”也导致这里无法向东南沿海那样发生及时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日本人也不希望这里发生巨大的变化影响自身,所以在这些上个世纪30年代的老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大清仿佛依旧存在”的历史影像,对此你认为呢?

1909年的陕西老照片,民众贫苦,但地主脚踩一物,证明其真的有钱

晚清女子到底有多美?为何那么多人向往,真实形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此人出身皇族,晚清禁军司令,率团亲赴法国考察做出晚清最后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