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进史 变奏 鹿鼎记 一个 武侠

《鹿鼎记》一个武侠的演进史与变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8 18:19:05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韦小宝这个人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也是一代大师的武侠文学创作生涯总结,金庸历经十四部小说不断在演进辩证、大破大立,他从不重复探讨一样的问题,至鹿鼎终结,终于写下了一个合宜的句号。

这是一本武侠小说;也不是一本武侠小说,武的传统与侠的精神在《鹿鼎记》中消散无遗。精确地说,《鹿鼎记》是一本写人的小说,这是一本写中国人的共性的小说。

整本书写一个市井之徒、一个不学无术,从没受过任何上层文化熏陶,浑身上下散发着草根、无赖气质的一个世俗文化的具体人物,典型的下里巴人,于当代历史所发生的故事,以及讨论中国人的共性在封建时期如何可能的小说。韦小宝是一个被放大、精练、夸张到极点的中国精神的代表,可以和鲁迅的《阿Q正传类》比,同样都是展示一个中国人,放置到古代封建文化的脉络会有怎么样的反应、思维与影响。

但《鹿鼎记》比《阿Q正传》的长处是它不仅描绘负面,也描绘正面;不仅写悲剧而写出一个栩栩如生、活色生香的有趣故事。韦小宝这样的人,不仅为人轻贱鄙视,也为人嘲弄利用。在各方力量的夹缝中的他没有选择,只有奴颜屈膝;没有思想,只有利益;没有大义,只有小义。

展开全文

这当然是个悲剧。

但是更大的悲剧在于,当放置这样一个人物于时代脉络的结果却是,每个人都需要他。

康熙需要韦小宝,因为康熙需要他在郁积的酱缸与扭曲的权力找一个出口;陈近南需要韦小宝,因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需要他作为一个压抑在无力感与使命感的缓冲阀;天地会需要他,因为被历史轨迹无助地拉上一将功成之路的苍苍白骨需要有个人代他们探探云深不知处,其实只是个历史的闹剧;九难神尼需要他,因为孤绝的仇恨需要簇拥识趣的绿叶;洪安通需要他,因为凶恶奸邪的阴谋需要一个无邪的前驱者。

大家都需要他。大家都需要小宝、韦爵爷、韦香主、晦明禅师、白龙使。

是的,每个人都看不起韦小宝,因为他们都比韦小宝了不起。但是越了不起的人,越需要他。这除了是个奇趣横生的精彩历史翻案故事,也是一个中国封建历史的悲剧性寓言:每个人都需要韦小宝,而这其实是韦小宝的喜剧,大人物的悲剧。

大人物内心的无助扭曲需要韦小宝救赎;甚至,封建文化、乃至受满清阉割的汉人文化也需要韦小宝这样的救世主,我们看看有清一代最为饱学的宿儒顾炎武、黄宗羲、查继佐与吕留良四人怎么说的:

顾炎武道:“韦香主,我们这次来,不是要你行刺皇帝。”韦小宝喜道:“那好得很,只要不是行刺皇帝,别的事情兄弟义不容辞。不知四位老先生、两位小先生有什么吩咐?”

顾炎武推开船窗,向外眺望,但见四下里一片寂静,回过头来,说道:“我们来劝韦香主自己做皇帝!”

乒乓一声,韦小宝手里的茶碗掉在地下,摔得粉碎,他大吃一惊,说道:“这……这不是开玩笑吗?”

查继佐道:“决不是开玩笑。我们几人计议了几个月,都觉大明气数已尽,天下百姓已不归心于前明。实在是前明的历朝皇帝把百姓杀得太苦,人人思之痛恨。可是鞑子占了我们汉家江山,要天下汉人雉头结辫,改服夷狄衣冠,这口气总是咽不下去。韦香主手绾兵符,又得鞑子皇帝信任,只要高举义旗,自立为帝,天下百姓一定望风景从。”

韦小宝兀自惊魂不定,连连摇手,道:“我……我没这个福分,也做不来皇帝。”

顾炎武道:“韦香主为人仗义,福泽更是深厚之极。环顾天下,若不你来做皇帝,汉人之中更没有第二人有这个福气了。”

吕留良道:“我们汉人比满人多出百倍,一百人打他一个,那有不胜之理?当日吴三桂起事,只因他是断送大明江山的大汉奸,天下汉人个个对他切齿痛恨,这才不能成功。韦香主天与人归,最近平了罗刹,为中国立下不世奇功,声望之隆,如日中天。只要韦香主一点头,我们便去联络江湖好汉,共图大事。”

这是金庸先生对于封建知识分子最沉痛的嘲讽。

整部书第一回从这些大儒在草船上密议为始、第五十回以同样的班底密议为终,讲的都是大的不能再大的天下大事,也是小的不能再小的螳臂挡车的戏言,所差者只是汉人的民族救星由英雄之首陈近南代换成他的弟子小人之尤的韦小宝,这样的继承关系与代换在结构上的设计不言可喻。同样的夸夸其谈,中间却是韦小宝石破天惊的颠覆历史,再云淡风轻的挥挥手不带云彩。他没有逐鹿天下、问鼎中原;也没有刺杀康熙、背反汉人。他在浩卷白头的中国大历史中走一遭、在苍凉壮阔的中国山水中走一遭,然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韦小宝无意潇洒却真的潇洒,看滔滔江水滚滚红尘、看英雄侠客帝王将相,韦小宝仍然是韦小宝,他任天地轮转日升星沉,然后笑骂一声:踏马的。

这就是他的大功告成;这就是韦小宝。

在《鹿鼎记》之后

金庸先生选择《鹿鼎记》作为封笔之作,小岩认为是极具智慧的。金庸的武侠创作生涯不断在探讨辩证关于武的可能、侠的精神,然后从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接着到无武无侠胜英雄大侠。这是一个武侠的演进史与变奏,是终结也是里程碑。

幸与不幸,金庸从大侠到无侠,千山万水走一遭,为我们编织演绎了最精彩绮丽的武侠幻想曲;却也把最后一个最亮眼动听的音符填上乐谱。作为一个任性的读者,小岩有怨念。小岩希望金庸永远写下去,无止尽地写下去,就算结尾再好,我也想掩耳自欺。

幸好金庸没有顺应这种任性,不然金庸就不是金庸了。

《鹿鼎记》让小岩想到两本小说:《堂吉诃德》与《红楼梦》。

西班牙小说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堂吉诃德》是对骑士精神最戏谑的反讽;也是这个类型最精彩最畅销动人的高峰与总结,而后骑士文学风流云散人去楼寥落。所差者在于堂吉诃德骑士为英雄气驱动“义无反顾”地向风车宣战;而韦小宝向鹿鼎山做了几十万字的追寻,却在大功告成时把看热闹的人赶走,自去开他的丽夏院丽秋院。小岩相信从风车到鹿鼎山,金庸为世界文学填上了一笔。

而中文小说的巅峰《红楼梦》是在才子佳人类小说行至山穷水复的云端华彩;是才子佳人形式的小说巅峰,而《红楼梦》却为才子佳人书做了一个冷酷的总结,参看红楼梦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众人听了,都笑说: “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

贾母笑道:“这有个原故: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他们姊妹们住的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他们一来,就忙歇了。”

自此才子佳人书凄清静默,一直到张恨水写《啼笑因缘》的时候,评论界还是视之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作品。

而《鹿鼎记》也让所有的武功高手当代大侠演弄出一场悲哀的闹剧。陈近南、洪安通与九难都是武侠小说世界中的绝顶王者,理应衣袖飘飘、英风飒飒,举手投足皆有通天彻地之能。但陈近南被主子所杀、洪安通为部下反目、而九难一生郁郁,情无所归,身无所依,绝世武功都成了刺眼的反讽,唯有不学无术的韦小宝一路走来始终如一,笑看了天下英雄,更无余子。

我们回忆《射雕》中的五绝、《天龙》中的萧峰,绝顶武功就是超凡人格的象征,也必然伴随惊世功业。在《鹿鼎记》里高来高去的高手只沦为笑柄,韦小宝的绿叶。

这是一个文体重重的“顿挫”,也是一个大大的里程碑。

只盼天下英雄风云再起,笔下再次纵情江湖。如此一来,这一“顿挫”会是一个赏心悦目的顿号而非句号,是个激励人心的里程碑而非墓志铭。

江湖不灭、武侠不死,是我卑微而热切的渴望。

(完)

相关阅读:

神雕侠侣:让人着魔的“情书”,情爱漩涡的核心,杨过与小龙女

弑父神话的通俗版,一个男人的成长历程——拉扯杨过的长索两端

郭靖与五绝:金书中的武力强度,为什么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