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 首先要弄清楚“哲学”和“文学”的思维方式是不相同的。
- 文学是偏于感性与事物发生联系,不受想象拓展空间限制。
- 哲学必须讲求理性思辨严谨慎密,层层逻揖论证相扣,比较理性化,没有文学那样生化生动形象。相对于很多人对哲学不理解感到枯躁。
- 哲学和文学的价值功能是不可相题并论的。文学能使人身心愉悦,而哲学则训练人的理性思维判断能力。学哲学能结晶智慧。
文学与哲学相伴所学,更能增加成熟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丰富精神生活,所以学哲学是不会降低文学能力的。
大三,突然不想读书怎么办
大三了,突然不想读书怎么办?很简单,给你两个方法,保证你三天后就想回到学校。
第一:去一下当地最大的人才市场看看社会上的竞争。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从小没有受过苦,也不知道赚钱的辛苦,去到当地最大的人才市场看看,很多人还在因为生活奔波,16岁都在找工作。
凭自己的能力,你是否可以养活自己。在人才市场里面有很多博士生硕士生,找工作都很困难。是否有能力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不妨也去面试一下。
第二:去建筑工地干三天活体验赚钱的辛苦。
建筑工地里面也有很多大学生,他们还在从事的体力劳动工作,工地里面很多小工,每天要爬楼梯上千次。很多工人吃饭的时候,耳朵嘴巴里面全是泥土。去体验一下这种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大三就快毕业了,你现在不是要不想读书,而是想着如何把自己的知识用出效果,能够靠自己在职场激烈晶振中活下来。
第三:跟着观看你的父母任何一方一个星期看看父母为我们的付出。
父母把我们送上大学,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们凭什么而上。如果不想读书了,仔细跟着你的父母一放一个星期,你不想不用说话,重点是感受父母的努力。你的学费是怎么来的?很有可能他们中午为了省钱不吃饭,为了赚更多的钱,主动申请留下来加班。
同时核算一下你父母,为了你从小学中学,直接到大学总共花了多少学费?如果你现在大三放弃就等于你浪费了以前的所有努力。而且还浪费了爸妈的辛苦赚来的钱,你认为合适吗?
做完这三件事后,再摸摸自己的内心,你是继续到毕业还是直接放弃,如果你还决定放弃,那就放弃,毕竟都大三了,成年人得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经历。以上是一个培训师对大三不想读书的看法,你对大三不想读书怎么看?欢迎在文末下方留言。
哪些哲学问题称得上是“终极哲学问题”若这些问题都被解决后会有哪些重大的意义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对这个问题本身的批判。
哲学与“终极回答”处于对立状态。哲学是什么,哲学古老的含义是“爱”“智慧”,“爱”是永无止境的寻觅,“爱”以“自己无知”为起点,以“越有知自己越知无知”为动力,或者用黑格尔的语言“自我否定”为动力,当哲学有“终极回答”,哲学成为宗教性的东西。
哲学的内容是“智慧”,最高的智慧用蒙田的语言“我知道什么呢?”这是一个疑问句。康德用一个词来形容“智慧”:“自在之物”。什么是“自在之物”,一是“灵魂”,即人性发展的主观条件之总和,二是“世界”,即人性发展的客观条件之总和,三是“上帝”,即前两者的综合。这是康德理解的“终极答案”。显然,这是我们不可能达到的“彼岸世界”。
因此,哲学没有“世界的终极答案”之梦。但是哲学有“合目的性”的初心,重视“当下”,“此在”,在“此在”中发现“此在”与“彼在”的“逻各斯”。这是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