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建功立业的开国皇帝,每一个的才干预能力都是万中无一的。然而大部分开国皇帝都是贵族出身,起点最低的也是亭长(亭长相当于乡镇的一把手)。但是,有一位皇帝,他的起点却相当低下,开局一个碗,天下全靠捡。说到这里,想必很多小伙伴都猜出笔者说的是哪位皇帝了,没错,他就是明代洪武皇帝,太祖朱元璋。当然,今天故事的主角并不是他,而是他英年早逝的儿子––太子朱标。朱标若是不死,朱元璋不会杀死那么多功臣,靖难之战也不会发生,有人说:朱标就是一个宽厚仁慈的老好人。《明太宗实录》记载“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笔者觉着,宽厚仁慈只是表面现象,宽厚外表下那颗王者之心才是朱标的厉害之处。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朱标的母亲,就是那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以贤德著称的马皇后,所以他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朱标出生时,朱元璋正在攻打南京,嫡长子的出生使得朱元璋精神为之一振,兴奋地在一座无名山上刻下了:“到此山者,不患无嗣”的语句。毕竟,每个男人当上父亲都会兴奋得像个孩子。朱标出生于战火纷纷之中,朱元璋对自己的长子报有很深希望,甚至请来了很多大师来教导朱标。其中就有高中课本上那篇折磨了无数学生的《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
可以说,朱标从小就是被朱元璋按照继承人的标准来培养的。公元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自立为王,国号为“吴”,并将朱标册封为世子,参与处理政务。到了1368年,也就是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册封朱标为太子,马氏为皇后。让李善长作为太子少师,徐达为太子少傅,常遇春为太子少保。话说中国历史上,太子少保真是个躲不开的魔咒,要么英年早逝,要么含冤而死,要么被人软禁。比如岳飞,含冤而死;常遇春,英年早逝,年仅四十;鳌拜,嚣张跋扈,被康熙软禁一生。好了题外话不多说,各位读者请看太子的师资团队,无一不是当时最顶尖的人中龙凤,朱元璋对太子的期望之深一目了然。
展开全文
很多网友都拿英国的王储——查尔斯王子开涮:天下岂有六十年之太子?这句话的原型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的抱怨之词。自古以来,一把手和继承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微妙而尴尬。太子管得多了,皇帝疑心太子要造反。太子管得少,皇帝嫌弃太子不理政务。总之,很多太子难以找到工作上的平衡点。比如汉武帝因“巫蛊之祸”杀死太子,康熙皇帝二次废太子,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事情发生了。然而朱元璋和朱标这对父子的关系却非常和睦且融洽。自古以来,皇帝的领导班子和太子的都是两套,太子有自己的行政体系。而朱标处理政务却直接使用朱元璋的班子,这也是朱元璋信任朱标的其中一点。在朱标22岁的时候,朱元璋让太子直接处理政务,文武百官可以直接向太子汇报工作,给了朱标一个极佳的实习单位。
朱元璋对太子说:“朕让你每天接触这些大臣,就是为了锻炼你的处理政务的才干。你面前跪着的这些人,有人想的是钱,有人想的是色,有人想的是名,你今后要时刻注意各种政治势力的诉求。平衡各方,你才能岿然不动。你要记住做皇帝的几个要点:首先是要宽厚仁慈,这一点朕并不担心,因为你天性如此,但是也要注意不能一昧宽仁,导致法无可依。其次是勤奋,你自幼生长军中,未曾享受过富贵,我担心你会沉迷于温柔乡,不理朝政。最后是决断,处理政务,要听取别人的意见,然而最后终究如何去处理,还是要英明果断。”朱标从此开始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并保住了很多人的性命。《明史》记载:“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公元1391年,朱标生了大病,一年之后便病死了。朱元璋非常悲痛,追封为“懿文太子”。并且爱屋吉屋,立自己的长孙朱允炆为皇帝,史称建文帝。朱元璋怕年幼的建文帝即位之后难以压服手下那些身经百战的功臣。在晚年大开杀戒,大肆屠戮曾经的战友,“洪武三大案”共杀死文武百官上万人。并且将其他的儿子都赶回封地,不准留在京城。朱元璋死后,建文帝迫不及待地开始削藩,终于引发了永乐靖难,失去了皇位,不知所踪。
在此我们可以开一下脑洞,如果朱标活到了朱元璋去世,那么历史会如何发展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朱标没有去世,朱标生前的威望使得文武百官都一致拥护。因为朱标生于战火,大部分武将都是和朱标并肩作战过的战友,感情非比一般。就连蓝玉这种桀骜不驯的将军都对朱标心服口服,甚至对朱标说过:我看燕王(朱棣)有紫气加身,恐其日后作乱。朱标却不在乎地说:我看着老四长大的,他对我也十分恭敬,无妨,无妨。
在这里笔者要说一下自己家的一件小事,笔者的哥哥比笔者大八岁,从小看着笔者长大,以至于笔者至今不敢守着哥哥的面抽烟喝酒耍心眼。因为如果人有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兄长的话,那种畏惧感是发自内心的,你从小在人家手里长大,打不过他,吵不过他,玩儿心眼儿也斗不过他。此时不只是朱棣,所有的皇子都对朱标恭恭敬敬的。且不说朱标登基之后会不会像建文帝一样铁腕削藩,就算朱标真的采取削藩的措施,以他宽厚仁慈的性格,一纸推恩令即可把兄弟们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根本不会有靖难之战的出现。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如果朱标登基的话,明代历史也会为之改写。
然而,历史是不会重来的,朱标不会复活,建文帝仍会削藩。朱标这个宽厚仁慈的太子,也只能留下很多遗憾给我们品味了,这也是历史的魅力,不是么?
参考文献:
《明太祖实录》《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