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的消息迅速从周王室散播开来,楚国趁机攻打韩国,希望借此来扭转秦军东渡黄河的事实,或者说再既定事实的前提下主动采取措施迫使韩国和楚国达成同盟而防止秦国的再一步扩张。
秦国的内忧
本就在这场争位中筹备许久的芈月在这时候迎来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消息,那就是赵武灵王护送远在燕国作人质的秦国公子稷来到了秦国,秦昭襄王在内外势力的不谋而合之下顺利登上的君位,而此时的秦昭襄王年纪十八岁,其母亲芈月在这场权力角逐的游戏当中实际上并没有将他放在计划之中。
惠文后的死也就表明了秦昭襄王即位的不合法性,或者说非正义性,尽管这个尚且年轻而对宫内斗争的事情一无所知,但是他却成为了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也成为了其他准备夺取君位的群公子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也就意味着秦王的宝座下面被埋上了一颗定时炸弹,并且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展开全文
楚国的步步紧逼
当初秦武王重用甘茂联合魏国而攻下韩国宜阳,但是却未曾想到自己逐鹿中原的大志刚刚漫出第一步就再也没法走下去了。秦武王去世的消息让楚国开始蠢蠢欲动,在战国中期以来,楚国的国力逐渐衰弱,一直都是在西边的秦国强权的霸凌之下苟延残喘。秦国内部争夺君位的事情楚国自然也非常清楚。
在《战国策·雍氏之役》中,说当时的韩国在穷困之际向周王室寻求帮助,希望周王室能够在粮草上施以援助,名义上是寻求帮助,但实际上却是赤裸裸地威胁,周王听闻这件事之后也是非常惶恐,面对楚国和韩国这样的诸侯国来说,周王室是两边都得罪不起。
韩相公仲侈听到苏代的阐述之后,不但放弃了向周王室索要粮草,而且还割让了高都给周王室。这件事的历史意义不是很大,并且当初秦武王到周王室举龙文鼎,声称要将王室的九鼎带到秦国去,可见秦国和王室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秦昭襄王即位之后,宣太后执掌国政,这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一跃成为了秦国政坛上最为耀眼的人物,也是开创了古代历史上女人直接干预政治的先河。韩国的使者尚靳用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秦国出兵救援韩国无果之后,又一名韩国使者张翠来到了秦国,张翠到达秦国之后并没有直接以韩使的身份面见秦国公室,而是找到了当时协助秦武王领兵攻下韩国宜阳的甘茂。
两人具体谈了什么,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甘茂曾今策划攻下宜阳的时候为了保证成功取得胜利不惜冒着以下犯上的风险和秦武王定下息壤之盟,甚至到后来拒绝撤军使秦武王被迫倾全国之力攻打宜阳。可见韩国的使者这次是找对人了,因为甘茂非常明白韩国在秦国东进的道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个人拙见
近代的大部分历史论调将宣太后和后来的吕后以及武则天相提并论,认为宣太后才是那个第一人。但是就从秦昭襄王下令出兵援助韩国一事看出,宣太后在当时的秦国远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大影响力,尽管是她一手造成了后来“一后四贵”的局面。
参考文献:
《史记》《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