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舟 江海 余生 从此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8 16:23:03 浏览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古往今来无数才华横溢的文人横空出世,惊艳世人。有誉为翩翩谪仙人的诗仙李白,有忧国忧民尝尽人生坎坷的诗圣杜甫。而最令我敬佩的,是这位至纯而又至性,超脱旷达,极具有现代精神的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因此,《苏东坡传》便是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的故事,每一次的阅读都能带给我更深切的阅读感受,给予我对人生更深层的感悟。

苏轼也曾是一位意气风发少年郎,少时处于“仁宗盛治”这个令无数士大夫向往的大环境下,他接受这家庭的文学熏陶,与父亲兄弟共同吟诗作对。他六岁进入私塾,在一百多名学子中脱颖而出,在十岁时已经能写出奇别致的诗句。不同于堆砌艰深难解的辞藻与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的学子,苏轼专注于淳朴的文章风格,对于炫耀浮华的文字十分厌恶。在殿试中名列榜首,名扬于天下。

然而天妒英才,苏轼一生历经颠沛流离的遭遇,多次被贬谪放逐。作为一名政治家与诗人,苏轼本可以名利双收,但他不屑卷入蝇营狗苟的政治纠纷,因被诬陷而对朝廷感到失望,顺乎本心主动请离,在小地方做一位通判。他那时是一位不得志的政客,直到后来侥幸在乌台诗案中死里逃生,被贬偏僻黄州,才令他的心境从此改变,不再像年轻时过于看重朝堂纷争,放下包袱。尽管他从翩翩公子沦落到过着落魄的日子,但他做到看开了生活上的艰苦,安于现状,坦然接受所有的挫折,甚至还会自嘲贫苦。自那以后,他仍在力能所及范围内变革,无论会招惹何等是非也坚定不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苏轼便是这句诗的最好例证之一。尽管朝廷将他一贬再贬,直到再无可贬,他仍依旧在逆境中成为最清澈的清风明月,无惧风浪。

作为诗才横溢的大诗人,苏轼写过的经典佳句无数,他的诗句都是自然流露,顺乎自然,至纯至性的。有人曾说“壮丽山河成诗者,李白也;洗澡也能成诗者,苏东坡也。”此话委实不错,而且苏轼也不乏有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诗句。其中有尽显兄弟情谊的中秋佳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有尽显英雄本色的狂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还有在遭受贬谪后看开俗世的诗句“一尊还酹江月”。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这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诗是我面对挫折时的勉励。那个时候的苏轼已于黄州被贬三年,三年时间虽然冲淡了他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却成为他寻找人生本意的契机,使他从失望到无奈,从无奈到看淡。毕竟人生似大梦一场,只要活在当下,怜取眼前事,就像自已披着一身蓑衣,再也无所谓外头是风雨还是天晴。

在我看来,苏轼是俗世烟火中的谪仙人。他不是生下来就超脱旷达,而是能在受到朝廷黑暗势力的迫害与诬陷后,承受着不同身份的巨大落差,经历过失意与绝望,仍能绝处逢生并展现出天性自由的一面。“置之死地而后生”便是他最好的写照。这样的精神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十分可贵,放眼过去,古代多少人遭受贬谪而郁郁寡欢?而苏轼却能离开往事阴影,越走越是洒脱,乐于与民同乐,还发明了“东坡肉”等特色菜谱,在拮据生活找到乐趣。在现代社会中,失意之事十之八九,但我们要因为无奈而止步不前,郁郁寡欢吗?并非如此,苏轼告诉我们,只要洒脱旷达,就算是苦中作乐也能活出人生真色彩。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这句话,用来形容苏轼再适合不过了。他仿若出世,又仿若入世,将儒家与佛系思想融为一起却不矛盾。在滚滚尘世,是非喧嚣的逆境中独自超脱旷达,找到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如梦,又譬如朝露,不妨看淡得失,追求真正向往的天性自由。我也愿自已能在逆境中不郁郁寡欢,做到活在当下,知世故而不世故,活出属于自已的洒脱人生。 ——咪咕阅读

咪咕阅读拥有出版图书、原创小说、杂志、漫画、听书等多种内容形态,专注于用户体验、分享互动、丰富内容、个性化设置等,近60万册正版好书,让用户享受随身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