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疾苦 狭隘 心胸 关心

瀛奎律髓87·卷29旅况类七律,杜荀鹤关心民间疾苦,却心胸狭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8 15:37:02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前言

旅况类七律,方回选录相对五律少了很多,只有二十二首,不过只从中唐以后选取。

其中有不少佳句流传较广,例如: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啼鸟似逢人劝酒,好山如为我开眉。只是全篇皆佳的作品不多。

一、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尚被春催。

晚唐诗人曹松(828-903)字梦徵,最有名的两句诗为: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成名万骨枯。《己亥岁二首》

曹松71高龄中进士,唐末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记载:

天复元年,杜德祥榜,放曹松、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皆以诗卷及第,亦皆年逾耳顺矣。时谓“五老榜”。......松,舒州人也,学贾司仓为诗,此外无他能。

贾司仓,指贾岛。《唐摭言》评价曹松除了作诗外,没有其他的本事。曹松传世作品140多首,几乎都是格律诗。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曹松笔下的越王台,指汉南越王尉佗在广州越秀山公园上的越王台。起句令人错愕,为什么呀,次句给出答案。思念家乡时就不要登高了,否则乡思难以割舍。思,作名词是仄声字。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古人传说雁到衡阳不再南飞 ,雁信不来,自然收不到故园的信息。

颈联写景: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前2字方位语,修饰主语,主谓宾补句式。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尚被春催。尾联,颔联,首联是情语,颈联为景语。

方回点评说:

后四句平正。

纪晓岚则认为前面亦可称许:

起得峭拔,接得遒健,后四句亦称。

及第后的曹松,在两年以后便与世长辞。

二、旅次洋州寓居郝氏园林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方干挺有趣,收了徒弟李频(著名诗人,姚合女婿)教授作诗。然而李频大中八年进士及第,方干却名落孙山。李频通过方干认识了武功体诗人姚合,还成为了姚合的女婿。

展开全文

诗僧贯休(一说清越)作诗《赠方干》说:

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园林》是方干的代表作之一,其中颔联为千古流传之佳句,方回评价说:

三、四绝佳。玄英一集诗,此联为冠。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盘远势、曳残声是投、过的修饰语,表示动作的形式。

关于这个颔联还有个故事 :

余儿时尝闻先君语曰:“方干暑夜正浴,时有微雨,忽闻蝉声,因而得句。急叩友人门,其家已寝,惊起问故。曰:‘吾三年前未成之句,今已获之,喜而相告耳。’乃‘蝉曳馀声过别枝’也。”

后余见其全诗,上句为“鹤盘远势投孤屿”,殊厌其太露咬文嚼字之态,不及下语为工。凡作诗炼字,又必自然无迹,斯为雅道。黄白山评:必是先有下句,然后寻上句作对,故一自然,一勉强。(贺裳 《载酒园诗话》)

贺裳说,方干先有了上联,三年后才得了下联。但是黄白山说,别信这个,一定是先有下联才有上联,因为‘蝉曳馀声过别枝’自然,而“鹤盘远势投孤屿”很勉强,不如上联。

这首诗首尾写情,中二联写景,景中含情。远势、残声、孤屿、别枝,作者用远、孤、残、别修饰中心语,是情融于景的一种方式。

三、秋宿临江驿 杜荀鹤

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

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身事未成归未得,听猿鞭马入长关。

传说杜牧有个妾,后嫁长林乡正杜筠,生了儿子叫杜荀鹤。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曾受朱温赏识,可惜飞扬跋扈的日子不长,患重疾而卒。

太祖(当时的梁王朱温)遇之颇厚。及頵遇祸,太祖以其才表之,寻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既而恃太祖之势,凡搢绅间己所不悦者,日屈指怒数,将谋尽杀之。苞蓄未及泄,丁重疾,旬日而卒。《旧五代史·梁书二十四》

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方回点评这首诗时,单独提到颔联:

三、四世俗所传。

纪晓岚则说,这两句“鄙俚”,方回点评的比较客气:

三、四鄙俚。虚谷下世俗二字,却有分寸。

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很多人,说这两句其实偷句于韩愈:

《高斋诗话》曰:山谷尝云,杜荀鹤诗“举世尽从愁里老”,正好对韩退之诗:”谁人肯向死前休“。仆考荀鹤诗元有是对。其诗曰:“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閒“,退之易閒字为休字耳。退之在前,荀用其语。 《野客丛书-宋-王楙》

指人的一生在忧愁中衰老,却不肯在去世前让自己清闲一些。闲,休,意思差不多。

无论这两句鄙俗还是世俗,却是这一首诗的诗眼。

我们看一下这首诗的:首联、颈联、尾联(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身事未成归未得,听猿鞭马入长关)。这三联无论是情语还是景语,说的都是一个字:忙,用两个字解释就是:不闲,三个字:不肯闲。

现实生活中的人,何尝不是呢?

杜荀鹤一生忙着追求功名,好容易攀附上了朱温,一朝权在手,便把仇人杀,真是闲不下来。

我们最熟悉的杜荀鹤诗句还有不少,其中有不少关心民间疾苦的作品,例如: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山中寡妇》

不闻宽赋敛,因此转流离。《送人宰德清》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再经胡城县》:

杜荀鹤的这些诗句浅近通俗,平易委婉。可惜其得势后不久就去世了,否则应该还会留下不少佳作品。不过,身居高位以后,他的风格是不是有变化就不知道了。

四、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霜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皇佑二年(1050年),29岁的青年王安石途经弋阳葛溪(江西上饶市弋阳县),夜宿驿站时作此诗。

这首诗首联和尾联主要写景,中二联主要写情。以景语结尾的诗歌,往往余味更长。

方回评价这首诗说:

半山诗如此慷慨者少,却似江西人诗。

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今抚州市临川区)人,不是江西诗派诗人。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歌,如果看作名词(歌声),上下联都是2-5动宾结构,后5字作宾语。坐、起,第一个动词起到副词作用,修饰第二个谓语动词感、起。

五、二十三日即事 张耒

已逢妩媚散花峡,不怕艰危道士矶。啼鸟似逢人劝酒,好山如为我开眉。

风标公子鹭得意,跋扈将军风敛威。到舍将何作归遗,江山收得一囊诗。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驾崩,宋神宗皇后向氏垂帘听政,倒霉的元佑党人得到了喘息机会,张耒自复州监酒起为黄州通判,这年六月,张耒携子游庐山。这首诗作于回黄州途中。

此诗每一联都有写景。首联即对仗起,点出了两个地名:散花峡,道士矶。一妩媚、一艰危。但是艰危不足惧,妩媚却可喜。方回指出:

此离黄州贬所作,颇似去险即夷为喜耳。

颔联用典,纪晓岚认为用典不太恰当:

五、六把意,然不成语。结太佻。 又:以鹭为风标公子,出杜牧《晚晴赋》(白鹭潜来兮,邈风标之公子)。 又:隋炀帝登舟遇风,叹曰:此风可谓跋扈将军。诗用此语,然不佳。

上联写鹭,下联写风。但是上下联重复用了一个”风“字。

啼鸟似-逢人劝酒,好山如-为我开眉。这种3-4结构句式被称为折腰句,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味。

到舍将何作归遗,江山收得一囊诗。归:回家;遗wèi:给予,给家人朋友带有什么礼物?一首首写有如画江山的诗歌而已。

结束语

旅况类诗歌,描写的是游子离家在外的感受,中间以写景衬托诗人情感。古代的读书人因为做官、访友、科举、归乡等等原因,常常会有机会四处游历,途中触景生情或喜或悲,尽写入诗中。

结束时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为今天作业,七律《杭州至皖南高铁途中遇雨》:

难舍余杭楼外楼,登车西入万山秋。

时来数点横窗雨,偶并谁家逆水舟。

洞口蓑衣何处客,云边烟树几行鸥。

皖南风物可人意,无怪谪仙吟不休。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