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擎天一柱 大明 最后 悍将 孙传庭

最后的擎天一柱,大明最后悍将孙传庭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8 15:33:03 浏览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7世纪后,大明王朝的内忧外患越来越严重,到了崇祯年间,政治腐败,各路利益集团已经将大明瓜分的一干二净;连年天灾,本就被连年苛捐杂税和各项摊牌压榨得瘦骨嶙峋的百姓更加民不聊生;加之强邻崛起,女真-蒙古联盟多次入寇,这个王朝已经到了崩溃边缘。

然而即使如此,仍有无数人为了挽救它而努力,比如——孙传庭。

孙传庭出身于代州镇武卫(山西代县),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进士,此时他只有二十六岁,本是意气风发,国家储备的青年才俊,奈何此时国事已经开始渐渐糜烂,魏忠贤当权,他不满,便弃官回乡。

一直到崇祯八年(1635年),他才出任验封郎中,后来竟被越级升迁为顺天府丞,崇祯九年(1636年)又被升迁为右佥都御史,如此迅速的升迁速度可以看出孙传庭的才干,同时,也可以看出,明朝此时的人才储备已经明显告急了。

一直到这里,他的命运轨迹还是正常的。

可是此时,农民军的风潮已经愈演愈烈,陕西已经事不可为,一片糜烂,巡抚甘学阔屡战屡败,实在无人可用的明王朝将孙传庭派过去了,1636年3月,孙传庭担任陕西巡抚,可此时的巡抚,更多地像一个镇压农民军的武职!

孙传庭临危受命,他在榆林建军,号称“秦军”!此时陕北李自成正在与洪承畴血战,高迎祥从湖广复起图谋陕西,八百里秦川危急,可是孙传庭守土有方,竟然在子午谷(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的那个地方)大破起义军还生擒了高迎祥,并将其送往北京处死。所以,其外甥李自成继任下一代闯王!陕西的局势顿时翻盘。

可此时河南又乱了,中原鼎沸之时,十七路起义军再图陕西,于是孙传庭紧急联络河南明军共同绞杀起义军,孙传庭率兵横扫起义军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镇天王等部,关中不动如山!此时的孙传庭俨然成了一个武将。

展开全文

然而明末的农民战争从根本上来讲就不是一个军事问题,所以即使孙传庭的军事天赋极高,却也陷入了敌人越打越多的困境!尽管孙传庭呕心沥血经营陕西,将此处的生产秩序和国防建设恢复正常,然而全国腐败,不过是杯水车薪。

不过孙传庭仍然在努力,崇祯十一年(1639年),孙传庭痛击从甘肃过来的过天星、混天星部,杀死2000余人,又采取机动伏击战术歼灭了来增援陕西的马进忠、马光玉的宛,洛两部,甚至他还与洪承畴一起在潼关几乎全歼了大名鼎鼎的李自成!史书记载李闯王只有十八骑逃脱。

可是,胜仗打了很多,全国局势却丝毫没有好转,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清兵入寇,孙传庭又被令紧急增援京师,可是因为主战主和之争,他和杨嗣昌等人颇为不和,最后竟然因为政争被贬为平民入狱待判!

可此时由于没有了他,局势更加糜烂,李自成打到了河南,熊文灿、杨嗣昌又接连战败,明王朝终于又想到了他,崇祯把他当做最后的王牌,从监狱放出并让其火速增援洛阳战局!此时的河南可以说是一片焦头烂额,各路将领互相掣肘完全不能协同作战,孙传庭经过艰苦努力才挫败了农民军的攻势,可是此时由于天气不佳,补给艰难,农民军又反杀回来,明军兵败如山倒,撤退时饥肠辘辘的官兵竟然争相采集没有成熟的青柿子充饥,史称此战为柿园之役。

孙传庭败退陕西,重新经营休整,招兵买马准备恢复元气,经过努力终于又打造出了强军,此时崇祯再次督促其西征河南,可是因种种原因,在各路汇集的郏县战役中,各路明军再次惨败。此战过后,明军实力损失殆尽,大明覆亡已定。

1643年,孙传庭升官了,他被命兼督河南、四川军务,随后被升为兵部尚书,现在的明军只剩最后的家当了,孙传庭本不欲轻动,可崇祯频繁催逼,孙传庭被迫西出潼关。

十月初,李自成破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

随后,李自成十万大军围攻孙传庭。

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可崇祯竟然以为他诈死潜逃,不给赠荫。

《明史》记载:传庭死,而明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