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克 遗作 吴宇森 决裂 纪录片

和徐克决裂,遗作给吴宇森,死后被拍纪录片,半个娱乐圈为他站台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8 14:01:04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之前,一部纪录片《大侠胡金铨》,吸引了各路影评人“顶礼膜拜”,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8分。

也许年轻一代很少听过“胡金铨”这个名字,就连70、80后一代人也只是听说过《大醉侠》、《侠女》和《龙门客栈》。

但像李安、徐克、吴宇森、许鞍华这些大牌导演,却都对他推崇备至,他们创作的那些经典作品,也都深受胡金铨电影的影响。

1975年,武侠片《侠女》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拿下最高技术综合奖,胡金铨之名自此扬名海外。

同年,他的另一部作品《忠烈图》拿下芝加哥国际电影节特别艺术贡献奖、苏格兰爱丁堡国际影展最佳外国影片技术奖和澳洲雪梨影展特殊技术设计奖,风头一时无两。

展开全文

1978年,英国《国际电影指南》将胡金铨列为当年“世界五大导演”之一,这是华人导演首次获此殊荣。

提起武侠片鼻祖,很多人会想起张彻,但若论艺术成就,胡金铨则远在其之上。

如此杰出的华人大导演,却有一段曲折人生,幼年时颠沛流离、青年时历经坎坷、中年时事业辉煌、晚年却又生活窘迫、终因手术事故突然去世,给这个世界留下无尽的遗憾。

一、从印刷厂校对到邵氏演员

胡金铨1932年4月29日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由于是家中独子,他从小就得到很好的教育,尤其喜爱看书和绘画。

其父胡源深是长安大戏院的股东,耳濡目染之下,胡金铨从小就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7岁时,胡金铨被父亲送到香港,初到香港的他独自一人在那里打拼,先是到嘉年印刷厂当助理会计兼电话簿校对,后又在龙马电影公司做广告、海报、布景等工作。

这个时期胡金铨结识了蒋光超、马力两人,与其居住的九龙界限街107号,后来他们和冯毅、李翰祥、沈重、宋存寿结为异姓兄弟,并自号为“七大闲”。

他们同甘共苦,一起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这其中蒋光超和李翰祥对胡金铨的帮助最大。

1951年,由于为107号同院的小学生沈家乐补习英文,胡金铨得到学生的家长,长城电影制片厂厂长沈天荫的赏识,受其引荐进入长城电影任幕后工作,由此进入电影圈。

一开始胡金铨干的只是美工和道具设计,后来他加入永华公司任助理导演,开始尝试写剧本。

1953年,在李翰祥的竭力推荐下,胡金铨首次参演严俊导演的《吃耳光的人》。

在这部电影胡金铨的表演受到赞赏,他也因此信心倍增,逐放弃了美工的工作,专心做演员,并兼任助理导演。

直到在永华公司当演员,胡金铨才终于稳定下来,但好景不长,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位未来的电影大师,还要经历更多的挫折。

1954年8月13日,永华片库发生火灾,损失十分惨重,更导致后来被迫改组,胡金铨一下子又失去了工作。

但胡金铨并没有气馁,他又在丽的呼声有线电台找到一份广播员的工作,同时兼任《丽的呼声》周刊的编辑。

期间也辗转于邵氏、电懋、亚东、永华、东方等多家电影公司,无论角色大小,只要有戏拍就接。拍戏的同时,他也通过阅读大量电影理论书籍,以及在片场的学习,渐渐丰富了自身的拍戏经验。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许“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也不是好演员”。

正是由于胡金铨在演员生涯中勤奋好学的这种精神,以及静下心来读书的这种毅力,才让他羽翼渐丰,终于达到能胜任导演职务的能力。

1958年,在李翰祥、邵氏主管邵仁枚和总经理周杜文的撮合下,胡金铨正式签约邵氏公司成为演员。

而胡金铨开出的条件,就是同时兼任编剧,以及助导工作,且未来能够得到机会当导演,这是他朝着导演的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也为未来的导演事业奠定了基础。

二、《玉堂春》崭露头角,《龙门客栈》一鸣惊人

从1958年到1965年,胡金铨在邵氏一共参演了20多部电影,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电影制作,既当助理导演、配导演,也编写剧本,创作过《花田错》,担任《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副导演。

60年代初,李翰祥在《倩女幽魂》、《杨贵妃》、《武则天》等片成功之后,开始投入当时流行的黄梅调电影创作。

《玉堂春》原定由李翰祥和胡金铨合作执导,但由于李翰祥分身乏术,他便把电影全权交由胡金铨负责,给自己的好兄弟一个晋升的机会。

然而胡金铨对京戏较为熟悉,对黄梅调电影还是外行,加上女主角乐蒂在拍摄过程中因怀孕请假,又转去参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男主角赵雷又与老东家邵氏闹矛盾,中途转投电懋,导致电影的拍摄一直拍拍停停,成片亦不尽人意。

《玉堂春》在1964年9月底上映,票房成绩并不理想,胡金铨一直都不承认这是他的导演处女作。

但这次导演经历,还是让他得到了新的机会,1964年邵氏让胡金铨编导抗日题材电影《大地儿女》,主演是邵氏当红影星乐蒂和陈厚。

熟悉香港电影历史的影迷一定知道,邵氏一向是电影圈中最懂省钱的公司,其拍摄的许多电影都是使用棚景。

但胡金铨却是个对电影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人,由于是美工出身,他本身对服化道非常有研究,片中出现的军服,他都要求全新缝制。

当时香港人拍摄战争题材片,如需要使用军事道具,都是借的。

但胡金铨嫌那些武器与历史不符合,硬是在片场搞了一间工厂,来制造相关道具,因此《大地儿女》的拍摄花了邵氏很多钱。

电影的初剪版有近3小时的时长,但因为邵氏决定剪掉大量有争议的画面,导致成片只剩下114分钟。

正是由于遭到删减,《大地儿女》于1965年3月中旬上映后票房也不理想,邵逸夫为此大发雷霆。

胡金铨虽对服化道精益求精,但他也是能精打细算的导演。在完成《大地儿女》后,他本想利用那些使用过的服装道具,再拍一部同题材的《丁一山》。

但由于《大地儿女》的票房失利,已经开拍两周的《丁一山》也被叫停,这事让胡金铨和邵逸夫产生了矛盾。

继《大地儿女》之后,胡金铨终于获许拍摄他的首部武侠电影《大醉侠》。

这是郑佩佩转型动作女星之作,也是洪金宝、成龙、火星等未来动作影星参与的作品,但在后期剪片时,胡金铨遭到邵逸夫的故意刁难,导致二人矛盾激化。

这时,电影发行商沙荣峰有意邀请胡金铨到台湾省发展,胡金铨亦深感自己在邵氏不被重视,便索性离开邵氏,跳槽到了沙荣峰的联邦影业。

初到联邦影业的胡金铨得到公司的绝对信任,他也不负众望,为公司献上一份大礼——筹备已久的《龙门客栈》。

《龙门客栈》是开创华语武侠片新风格的惊世之作,胡金铨将时代背景放在东厂势力乱政的明代,讲述了一个武林侠士求助忠良之后的侠义故事。

他不惜成本,亲自翻阅故宫博物院中的大量史料,特别是《出警入跸图》中的服装样式,打造出最符合历史的服化道。

动作设计方面,胡金铨依然启用老搭档韩英杰担任武术指导,后者将京剧的套路经过写实化加工后融入电影中,令观众耳目一新。

由于制作考究,《龙门客栈》的制作成本高达450万元新台币,而在上映后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

其后《龙门客栈》于1968年8月1日登陆香港院线,拿到210万元票房,刷新香港票房纪录。

而在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美国等国家上映后,也同样引起轰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佳绩。

三、《侠女》是其事业顶峰,《空山灵雨》与《山中传奇》票房惨败是其人生的转折点

《龙门客栈》让联邦影业大赚了一笔,但沙荣峰没有兑现给胡金铨分红的承诺。

这是因为胡金铨在离开邵氏时,他的合同上还有6部电影的片约没能完成,邵逸夫以此向联邦影业施压,最终以廉价购得《龙门客栈》在东南亚市场的发行权,令联邦影业损失了200多万港元的利润。

这笔钱需算在胡金铨的账上,但沙荣峰并没有将其中缘由向他说清楚,这导致胡金铨对沙荣峰心存芥蒂。

本来胡金铨希望将那笔分红投进他的下一部电影《侠女》中,最后虽然拿不到分红,他还是趁着《龙门客栈》热卖之时,开拍《侠女》。

这次联邦影业光是前期投资就花了1400万新台币,花了9个月搭建了3条仿古街道,剧组的制作人员多达1200人。

为了拍摄满街芒草的景色,剧组将方圆十里之内所有的芦苇都采光了,最后镜头还是未能完成,胡金铨索性停机一年,等到芦苇再长起来再继续拍摄。

在拍摄动作戏时,胡金铨坚持不用威亚,他认为把人吊在空中的画面太假,所有需要跳到高处的镜头,都让演员在弹簧床上跳。

胡金铨又将蒙太奇手法运用到动作镜头的表现中,用剪辑的技巧把几个演员跳起的动作拼接到一起,达到人物飞起的效果。

这样的拍摄极其费时费力,一个10分钟的动作镜头拍了25天。

而胡金铨对每个镜头的要求都近乎苛刻,为了拍摄一个慧圆高僧背后出现佛光的镜头,他带着剧组在山上等了7天,才等到太阳刚好从需要的地方升起。

《侠女》的拍摄前后花了3年,实际拍摄时间其实只有1年,中间停拍了很长时间,这些都令沙荣峰大为光火。

《侠女》的成片长达3个小时,只能拆为成上下集上映,结果上映后票房不理想,其香港票房仅有67.8万港元,胡金铨也因此抱恨离开联邦影业。

其后胡金铨自组金铨电影公司,拍了《迎春阁之风波》和《忠烈图》两部电影,都只有100多万港元票房。

但到了1975年,来华为戛纳电影节选片的导演皮埃尔·里斯安相中了《侠女》,胡金铨于是凑钱买下《侠女》的欧美发行权,将其剪辑成3小时版本送往戛纳电影节参展。

结果《侠女》在电影节上征服了所有评委,一举拿下最高技术综合奖。

《侠女》在戛纳“咸鱼翻身”之后,胡金铨又顺势把《迎春阁之风波》和《忠烈图》也拿去国外参展,结果《忠烈图》也获得芝加哥国际电影节特别艺术贡献奖、苏格兰爱丁堡国际影展最佳外国影片技术奖和澳洲雪梨影展特殊技术设计奖。

由于这两部获得的赞誉,胡金铨的声名达到顶峰,被《国际电影指南》杂志评为当年的世界五大导演之一,这也是当时华语电影导演在国际上取得的最高荣誉。

1977年,胡金铨为罗开睦、胡树儒的罗胡联制有限公司拍摄《空山灵雨》;又为黄卓汉的第一公司拍摄《山中传奇》,两部电影于8月同时在韩国开机。

《空山灵雨》以历史上六祖慧能的事迹为创作蓝本,讲述了明朝中期,一群武林中人为争夺三宝寺中的镇寺之宝《大乘起信论》而明争暗斗的故事。

《山中传奇》则改编自宋人的话本《西山一窟鬼》,讲述书生何云青为抄写《大手印》经书进入山中,却引来鬼怪抢夺经书的灵异故事。

两部电影的故事截然不同,却是同一个剧组同时拍摄,这在电影史上亦是绝无仅有。

胡金铨将全副身心和所有精力都倾注到电影中,使这两部片长都超过2小时的电影(《空山灵雨》片长120分钟;《山中传奇》片长192分钟)皆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是他的巅峰之作。

无奈70年代末的港台娱乐圈进入高度商业化的新时代,影视创作都讲究创作周期短、成品快,而时长短、节奏快的作品也更受大众的欢迎。

因此像《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这种走艺术路线的作品,在市场中很难得到观众的青睐,两部作品最终都遭遇票房惨败。

四、《笑傲江湖》不欢而散、《画皮》惨遭魔改、《华人血泪史》终成遗憾

1976年,由海归导演梁普智和萧芳芳合作执导的《跳灰》,被视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前奏。

其后,由严浩、徐克、方育平、许鞍华、余允抗等一批年轻编剧和导演带起的新浪潮运动,刺激了整个电影市场,使香港电影进入空前繁荣的商业化时代。

这些年轻导演皆是从欧美学成归来,他们为华语电影注入的,是工业化电影制作的新鲜血液。因其投资少、出片快、风格鲜明,受到观众的肯定,也得到资方的支持。

相比之下,像李行、胡金铨、李翰祥这些仍按照传统方式拍片的导演,一下子没了市场。

在《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两部电影票房失利之后,胡金铨一下子陷入困境,找他拍片的投资商也越来越少了。

胡金铨并非不懂得变通的人,他也尝试走现代喜剧路线,拍出《终身大事》这样的作品;也与李行、白景瑞合作过《大轮回》这种奇幻片。

虽然这些电影拍摄周期较短,投资也比较少,但胡金铨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骨,如1983年的《天下第一》中,服化道仍然十分考究。

“不拍烂片”,是胡金铨的底线,为此他不惜勒紧裤腰带饿肚子。

在他的自传中,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自己高兴就行了,我一高兴就什么都忘了,就全力以赴投入进去了。但是别人让我拍一个商业片子,拍一个赚钱的片子,如果是不对我的口味,我不做,而且也拍不好。”

曾经有人提着一袋钱到他家里,想找他拍戏,但胡金铨觉得和那人谈不拢,最后还是拒绝了。

他说:“我宁愿饿5年,我也不要妥协”。

在这里要提到徐克和《笑傲江湖》,徐克一直都把胡金铨视为学习的榜样,两人接触过多次,亦相谈甚欢。

1988年,港台报章同时报道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徐克与胡金铨决定合作,拍摄改编自金庸同名小说的《笑傲江湖》。

如往常一样,徐克担任电影监制,将电影全权交给胡金铨,又找许鞍华协助拍摄。

初时,胡金铨仍然启用自己的旧班底,且投入了全部热情,对每个镜头都要求尽善尽美,但拍摄过程推进缓慢,投资商开始着急起来,徐克夹在中间,也左右为难。

慢慢地,徐克开始插手电影制作,且逐步将幕后替换成自己的班底,胡金铨开始感觉自己被架空,原来的拍摄计划受到极大的影响。

最终胡金铨带着自己的团队愤然退出,电影的拍摄也陷入中断,两人从此决裂,这次合作以失败告终。

后来徐克启用程小东、李惠民推倒重来,连女主角叶倩文因档期问题,也宣告退出,换成了张敏出演。

电影上映后拿到1605万港元票房,虽仍然标注胡金铨执导,但胡金铨本人拒不承认这是他的作品。

这次合作的失败也令业界哗然,胡金铨也因此沉寂了很久,直到他的弟子吴明才请他出山执导《画皮之阴阳法王》。

1987年,徐克、程小东合作的《倩女幽魂》大火,市场也跟风拍摄了一批“女鬼”片,王祖贤成了大家争抢的摇钱树。

《画皮之阴阳法王》改编自《聊斋志异:画皮》,也找到王祖贤加盟,主角包括洪金宝、郑少秋、午马、林正英和刘洵,阵容十分强大。

但片方为了市场的需要,应投资商要求把片长剪成95分钟,导致成片观感很不好,在香港仅上映6天便下架,最终票房仅132万港元。

这部电影本想借助王祖贤的人气和胡金铨的声望,取得一定的票房成绩,无奈还是因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而折戟。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再无片商找胡金铨拍戏,他的生活也陷入困顿,只能靠偶尔为杂志画一些漫画来维持生计。

胡金铨一直希望实现的电影计划,是早在1975年就已经写好剧本的《华工血泪史》。

胡金铨希望将清末华工在美国淘金和修建铁路的那段历史搬上银幕,拍摄一部讲述华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当地恶势力斗争的动作片。

胡金铨努力了很多年,直到1996年,制片人莎拉·皮斯柏瑞看上了剧本,由其牵头,英国的Goldcrest公司愿意拿出一半投资(1800万美元)投入电影的制作。

后来胡金铨又找到吴宇森和张家振担任监制,并得到他们拿出的另一半投资。

在吴宇森的牵线下,电影又搞定了由周润发担任男主角,于是胡金铨又召集了人,准备在1997年春季开机。

为了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电影的拍摄中,胡金铨在医生的劝说下决定做心脏导管气球扩张手术。

1997年1月14日上午,胡金铨入院接受手术,术后留在医院静养。

但到了当天下午,昏迷不醒的胡金铨竟出现心律不整的症状,经医生紧急抢救仍不奏效,一代武侠电影大师,竟在当天傍晚6时25分带着遗憾与不甘离开了人世,享年65岁。

胡金铨的突然离世,令《华工血泪史》成为他和全世界影迷的遗憾。

这个项目现已落到吴宇森的手里,但转眼25年过去,如今的周润发早已不是当年的英俊小生,吴宇森亦年事已高,两人都处于半退休的状态,《华工血泪史》的拍摄终难实现。

五、大师仙逝,经典永存

纪录片《大侠胡金铨》在还原胡金铨生平事迹方面其实做得不好,很多故事都未能展开,像《笑傲江湖》的拍摄风波这样的幕后故事也都被一笔带过。

但纪录片还是找到了胡金铨生前与其最为亲近的电影人,让我们跟随他们的回忆,一起缅怀这位电影大师。

胡金铨的前半生是一位好演员,后半生拍摄了16部作品,让世人见证了华语电影所能达到的高度。

如果说李小龙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华人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胡金铨则用电影将中国的文化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认识了东方古国的艺术之美。

虽然胡金铨已经仙逝,但他留下的那些经典作品,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他的热情、专注和一丝不苟的性格,他对知识的渴求、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电影的热爱,这些特质都依然感染着每一个人,给每个热爱生活的人注入前进的动力。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热血丹心)